8月30日上午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简称BIBF)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从8月30日至9月3日在一号馆和八号馆,共有1463个展台展出。德国以“德国:灵感与创意”为主题,作为主宾国参加本届图博会。
与往届相比,本届图博会的展会规模进一步扩大。展览面积由去年的26000平方米增至34000平方米,国内展台863个,比上届增长35%;国内参展商530个,比上届增长11%。
本届图博会分为专业场和公众场。8月30日至9月1日为专业场,2日、3日为公众场,门票20元一张。在一号馆二楼D厅DC09,每天上午11:00-12:00 ,每天下午14:30-15:30 在“蓝色沙发”名人访谈环节都会安排国内知名作家到场。
本报记者李特报道黑色的多边形小屋子里,一位德国诗人舒展开双臂声情并茂地表演。站在外面的观众,头戴从小屋子里延伸出的大耳机,透过一扇大玻璃专注地盯着诗人。昨天上午,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这种来自本届博览会主宾国德国的“Textbox”(文学玻璃盒子)的新媒介亮相了,它被人称为“世间最小的大众媒体”。
诗人在“盒子”里自由发挥
“Textbox”是德国年轻诗人Bos与 Timo带来的新媒介。这只“盒子”是一个由塑料板和有机玻璃搭建的隔音小屋,从外观上看像迷你播音室。诗人坐在小屋中,对着麦克风自由朗诵诗歌。观众们则站在小屋外,听着从耳机中传来的录音棚般效果的诗句,同时读者还可以看到朗诵者背后两块大屏幕上的中文字幕。即便周边环境无比喧闹,观众依然能清晰地分辨出诗歌的每一个韵节。隔离的有机玻璃带来了一种直接而紧促的效果,一般朗诵会很难获得这样的效果。
谈到这个创意,诗人Timo显得很开心:“我们就是想在这种环境相对嘈杂的地方,为读者提供这种新的阅读方式。戴上耳机的读者即便环境再乱也能专心地欣赏你的作品。传播可以达到一对一的效果,这是我们制作Textbox的初衷。”
多次参加图书博览会的Bos与Timo发现,在展会上很难让读者真的停下来听自己介绍作品。于是在2006年10月他们二人在柏林推出了第一个 “Textbox”。“虽然是为展会制作出来的,但是我发现,它可以在任何公共场所为想阅读的人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Timo解释说,“比如在长城或者天安门广场。”
比传统阅读更有趣
曾经做过DJ的Bos说:“传统读物只能看,广播也只能听,而Textbox这种新媒介,可以听到带有情感的朗读,看到我们的肢体动作,还可以屏蔽掉环境打扰。比看书有趣得多,还能预防你看书时走神。”
德国媒体对“文学玻璃盒子”的评价为:“那里出现了书展朗诵会中从未出现过的一幕。你悬在一丝声音上,这根线牵引着你的知觉前进:诗人的声音如此稠密、贴近,它诱拐着你,领着你迈入了一个谐音的空间,一个头韵迭起、音律重重的世界,元音优美如歌,诗句节奏感极强,激壮浑沉。”
英国传播学家马克鲁汉说过:“媒介是人的延伸”,而文学玻璃盒子则是诗人的媒介延伸——灯光、麦克风、有机玻璃、隔离层、扩音器、耳机以及LED显示屏恰如一套全方位的适配器,让人们能在一种“反诗歌式”或陌生语言的环境中体验诗歌。
“戴上耳机以后感觉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马来西亚留学生小美摘下耳机说,“我第一次接触这种传播方式,很新鲜。用它来读诗很有趣,但是如果用来了解长篇小说就太累了。”
第二个Textbox永久留中国
“这个盒子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第一个在柏林,第二个就是在北京制作的这个。我觉得它跟油画一样,多了就没有什么价值了,目前北京有单位想购买。”Bos表示,第二只Textbox也许会永远留在中国。
据悉,展会期间,Textbox每天会根据参观人数多少,不定时表演诗歌或小说作品。
链接
最古老印刷机
观众体验使用古腾堡印刷机
在昨天开幕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主宾国德国出动了“国宝”级展品——古腾堡印刷机,为北京博览会助兴。
这台1928年造的印刷机完全按照1455年古腾堡发明的第一台印刷机仿制,重1.5吨。身着传统印刷工服装的工作人员Hantmann介绍,布什参观古腾堡博物馆时就操作这台机器,印刷了《圣经》中的一页。北京的观众也可以与布什一样亲手尝试最古老的印刷方法。
在德国,观众每试用一次费用为1欧元,北京观众则可以借博览会的机会免费尝试。因为人数众多,只有领到号码的观众才有机会亲密接触古腾堡印刷机。
从零开始学德语
两名德国姑娘教观众学德语
在主宾国展区,只会讲几句中文的德国语言老师用灿烂的微笑,把参加展会的观众引领到学习区。用实物照片的形式教中国观众从零开始学德语。面对面的对话式教学方式,以及与英语极为相似的德语发音,吸引了不少语言学习爱好者参与。
[时间:2007-08-31 作者:佚名 来源: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