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县和周边邻县的教育局准备推出一部分中小学生免费教材,却遭到相关利益单位的阻挠,暂时搁浅了”。广东汕尾某小学校长王东(化名)向记者表示。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行政垄断教材出版及发行的体制,由教育行政部门垄断编审,教育出版社垄断出版,新华书店垄断发行。
王东们估计是动了“别人的奶酪”。当然,这只是一个小例子,却反映了国内教材市场的现状。据了解,多数省份的新华书店70%以上的利润依靠教材发行,在很多基层新华书店,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以上。
目前的教材价格依然是以1996年的纸价(每吨8500元左右)作基础核定的,现在纸价已下降到每吨5500元左右,但课本的定价一直没有降下来。
数字显示,国家每年发行的学生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数量惊人,每年仅中小学课本就有1万多种、80多亿册的份量,将近430多亿元的市场销售额。有人透露,全国500多家出版社,有90%以上的出版社都在打教材的主意。
中国教育网总经理、中国教育家协会常务理事马占锋先生认为,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始终按照出版管理部门指定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总发行这种垄断运营机制。按照国家规定,教材价格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是版权费用(稿费或租型费),按教材价格的4%抽取;二是出版印刷费用,包括纸张费用、印刷工价、经营管理费用等,一般占教材价格的60%~70%;三是发行费用,全国统一规定的教材发行折扣为七折,即发行费用占教材码洋(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的30%。
据新华书店一知情人士王先生透露,新华书店的发行折扣为定价的30%,其中利润约占定价的20%;省出版局(出版总社)的利润为定价的30%;原材料费、印刷费、管理费、租型费等为定价的40%。
而课本价格超过实际价值的30%左右。据了解,目前的价格依然是以1996年当时的纸价(每吨8500元左右)作基础核定的,现在纸价已下降到每吨5500元左右,但课本的定价一直没有降下来。
根据国家计委价格司有关人士的推算,中小学教材出版环节利润率(利润占总定价额的比例)在10%以上,发行环节总利润率在8%以上。再加上教科书供给册数和码洋的巨大数量,这些都给出版发行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教科书的高额利润除与教科书的发行量之大密切相关外,也和国家政策规定的定价方式有关。据了解,在定价机制上,教科书零售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印张指导价和教材的印张数量、封面价格、插页价格以及出版发行环节的增值税确定。
计算公式为:教材零售价格=[印张单价×印张数量+封面价格改革+插页价格×插页数量]×(1+增值税率)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教科书定价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印张定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老师王英(化名)认为,利润高的首要原因在于以印张为依据的定价机制极不合理。
这种以印张为依据的定价机制,首先不能反映出随印数变化着的成本。正如一位业者所指出的:图书的成本具有极强的规模效益。因为无论图书的印数多少,作者的劳动量、编者劳动量、校对、装祯、排字、排版等劳动量,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大印数的图书成本会大幅度下降,但定价并不下降。因此图书印数多少对于成本构成影响极大,印数越大,成本越低;印数越少,成本越高。
其次,以印张定价的机制也保证了教材高利润率的实现。据介绍,印张定价沿用的是下面的公式:图书价格=生产成本核算+发行费用+利润+税金。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模糊性和人为性都为教材定价的不合理性创造了条件,因为在生产成本核算中包括了间接成本的核算,(包括管理费、财务费用等)。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国的教材定价将各种形式的回扣甚至都列为成本费用,再加上管理费用中人员增长、工资增加等因素成刚性增长的态势,这些都造成了教材价格居高不下。
另外,按比例给发行和编写者提成的做法也使定价脱离了成本。除了以上的原因,不切实际推行高质量、高标准教材,也是造成教材成本上升的一个原因。正如一个研究指出,同一类教材高规格四色教材比单色教材的印张单价高50%。
原本按照国家规定,教材的零售利润不得超过5%,但实际上已高达45%至50%,从而连续几年,教材出版业都进入了“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
[时间:2007-07-2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