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署鼓励出版单位提升文化软实力

  “我们如果不尽快从文化上提升软实力,中国从一个大国变成一个强国的路程会拉长”,朱树豪委员在本月初举行的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如是说。7月24日,全国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问题建言献策。作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出版物“走出去”步伐问题被再次提出。

  “走出去”已成企业自觉行为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二○○六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去年我国出版物版权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比上一年增加35.6%;版权引进输出比为6∶1,其中图书类为5.3∶1,2005年的统计数字则分别是7.2∶1和6.5∶1,很多作家自己或委托经纪人把作品推向海外的输出数量并不在统计之列;实物出口数量也比上一年增加37.6%,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效越来越显著。与此同时,还推出了一批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有关中国主题的各类外文作品,多媒体出版物、游戏软件、报刊等出版物的输出比例也越来越大,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

  为了鼓励更多单位参与“走出去”,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综合配套措施正逐步到位,如新闻出版总署已实施进口权和出口权的分离,凡新闻出版企业申请出口权,只需到商务行政部门备案即可;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也已出台。有实力的新闻出版单位也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并因地制宜地出台配套鼓励政策,如安徽出版集团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输出版权的图书及其它“走出去”项目,并设立专门的外向型经贸公司等。

  进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时

  但是,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如版贸逆差仍较大、实物出口总量少市场份额低、名牌产品缺乏、数字产品出口亟须加强、缺少“走出去”专门人才等。如何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使中国出版物在全球出版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部分政协委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朱树豪委员说,可以考虑借鉴国外成熟的模式,如美国主要通过国家战略鼓励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文化市场运作;韩国完全由政府主导,通过大力度的财税倾斜、赞助、补贴,用较短时间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

  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吴贻弓则认为,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文化总是附属在经济上,往往是文化搭了台,经济去唱戏。现在,党和政府把文化放到了一个应有的位置上去加以重视,是到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时候了。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王蒙也对此深表认同:“不能为了对外文化交流让作家个人倒贴出版费,这样做等于承认自己的艺术作品没有艺术价值和可读性,无疑是自贬身价。”

  输出要以当代文化为主

  除了希望政府部门为“走出去”提供更好平台外,委员们也对出版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张伟超说,搞好对外文化传播,关键还是要先把国内文化建设搞好。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对外文化传播效果才会好。世界知识出版社党委书记兼总编辑、我国驻纽约原总领事张宏喜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拿出吸引人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他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宝贝,但我们不善于重新包装和推销,更缺少现代文化新产品。”九三学社河南省主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涛也认为,不能让国外误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孔孟之道,否则他们很难了解现代的中国,中国也不可能靠孔孟之道实现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崛起。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以发展中的中国当代文化为主。张宏喜建议,加强与外国主流文化机构和汉学家合作的同时,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一大批文化工作的翻译和“走出去”专门人才。

[时间:2007-07-27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