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我很感动。那我就说两句。印刷术,曾经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什么今天得不到发扬光大?我们这一代有责任。但是,我们靠什么让它重振旗鼓呢?靠的是科学的精神,靠的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精神。没有这些精神,一切都是空谈。我们也没有捷径可走”。
6月的北京,亚洲印刷技术论坛年会和PRINT EXPO 2007先后登场,一时间,多少豪杰蜂涌而至。
发言者,名叫胡雄卿(注1)。
那是他在笔挺着、微笑地站立着,接受相机里的闪光灯聚集后发表的演讲。
他,获授中国印刷行业最高奖——“毕升印刷技术成就奖”。
他,曾将亏损大户、濒临破产的上海光华销售收入从2000年3,800万元“发展”至05年的4亿;他,曾将处于民事再生程序、濒临倒闭的原日本秋山株式会社“救活”;他,仅毕业于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2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可是,除了学生历史课之外,谁还在讲?
现代印刷技术是当代高新科技的综合应用,可是,除了印刷相关企业之外,有谁还知道?
如今印刷产品五彩缤纷,整个社会都从印刷的进步中获得快乐和进步,可是除印刷企业自己,还有谁知道发展的艰难?
再加上行业内不恰当的竞争,更使客户和社会不重视我们,认为印刷是谁都能做的为出版简单配套的一个生产环节。一些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也不断弃印改行。”
北京华联印刷董事总经理张林桂说道。
某广播院校不屑于与印刷学院合并成“传媒大学”;
印刷工价一降再降,北京的商轮价格已经跌破保本价;
一位从事印刷包装报道工作官方报纸的记者称,政府甚至也不重视印刷复制部门;
目前,国外主要印刷机械供应商在我国的发明专利(注2)专利授权合计为2038项,而我国重点印刷机械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仅为5项(注3)。这甚至可以让我们找到为何2003-2005年,中国印刷行业连续三年申报印刷机械中国名牌都名落孙山的理由。曾经对中国印刷术的第三次革命(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商业化)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沈忠康老师,近日接受必胜网采访时坦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印刷机械制商在处理引进与自主创新关系时,对后者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国人似乎已经淡忘了印刷术曾经作为昔日中国的“四大发明”而存在……
3
真理从来就是朴素的,而发展弯曲之路一再延长,何尝不因投机取巧、自以为是,或沾沾自喜于夸夸其谈、尤不知虎狼围夹前后呢?
当然,笔者不指望在一派歌舞升平的氛围中,将形式主义进行到底的人明白此理。
注1: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日本秋山国际株式会社董事、社长。
注2:具有更新换代意义。
注3:见原北人总工程师韩晓良《专利技术:印刷机械产业自主创新概况》。
[时间:2007-06-13 作者:艳美如花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