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体制在“阵痛”中推进改革

  第三届文博会首次发布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状况》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06年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转入全面推开的第一年,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参加文博会的一些文化企业负责人认为,体制改革经受了最初的阵痛,并在阵痛中继续推进。

  整体改制,“痛并快乐”

  《文化体制改革状况年度报告》课题组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出版研究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报告指出,从2003年6月我国开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今天文化体制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目前,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余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先后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和广东等先行试点地区,已由点到面全面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目前,全国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的地级市已达117个,总体来看,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呈现由东往西梯度推进的态势。

  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欣说,近两年是江苏演艺集团变化最大的两年,集团从上到下的演职员工深刻体会到改革的“阵痛”和发展的喜悦。在没有现成经验借鉴的情况下,2005年1月江苏演艺集团在全国率先完成整体转企改制,进行了全员身份置换,同时对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演职员工正式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积极性和创业热情被有效地调动起来,逐步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出现了抢排练场、抢剧本、抢演员的局面,艺术生产各要素被充分激活。顾欣说,如果说2005年是江苏演艺的“改革年”,那2006年就是集团改革的“成果年”。改制后江苏演艺集团一改传统艺术生产经营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变作品为产品,变剧目为项目,运用现代营销创造品牌生命,在短短半年多时间连续推出两部大戏----昆曲《1699桃花扇》及新创京剧《西施归越》,其中《1699桃花扇》在2006年四举进京,以其精美优雅、风资绰约尽显昆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丰厚传承,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2006年江苏演艺集团经营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演职员工收入增长15%;全年所创剧目集体和个人共获各类国家级奖项43个,省级奖项120个。

  像江苏演艺集团一样,不少文化企业在改制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国国有艺术院团二千余家,已完成整体转制的有29家,主要是戏曲剧团、歌舞团、木偶剧团和杂技团,有的演出中介也整体转制为企业。

   让市场发现“文化资本”的价值

  《年度报告》指出,在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和改制中,出版发行业走在前列。全国28个省(区、市)的新华书店注册为公司,已有23个省(区、市)组建了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实现了省内或跨省连锁经营。全国国有电影制片厂已有11家完成转制或改制,约占国有电影制片厂的三分之一。在改制中,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的经历让人们看到了文化资本的巨大增值效应。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哈九如介绍,从2004年9月起到2006年10月,在两年时间里上海新华集团完成了由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国有多元企业,再改制为混合多元企业,最后成功借壳上市的过程,创造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多项第一----全国新华书店第一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造的发行集团、第一家通过市场挂牌竞价交易产权成功的文化企业、第一家成功在国内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哈九如说,我国文化市场相对还不成熟,资本市场上如何评估国有文化资产的价值是一大难题。事实上,以市场发现价格的机制来显现国有文化资产的真正价值,是文化领域体制改革中资产定价的最有效手段。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原帐面净资产为2.23亿元,经资产评估和竞价出让,仅转让49%股权就获得了3.48亿元,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而证券市场又进一步提升了文化资产价值,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分拆出约6.5亿元经评估的资产进入上市公司,按目前的市场价格,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价值约21亿元。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和证券市场上市等市场化的手段真正提升了国有文化资产的价值。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齐勇锋对此评价认为,长期以来,在传统文化体制束缚下,我国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几乎脱离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缓慢发展,捧着“金饭碗”找饭吃。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开放文化市场准入,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利用资本市场,使国有文化资本产生迅速增值的放大效应,加快发育以国有文化资本为主导的投融资主体,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

  早改革,早主动,早受益,不让改革者吃亏

  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企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大增。据《年度报告》显示,目前,全国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制作的民营投资主体逐步增多,其中电影业的民营主体参与部分约占80%的份额,投资电影制作的民营公司和其他性质的社会机构已达277家。在演艺上,全国民间职业剧团已有2773个,个体演职人员共计2万多人。在出版发行上,民营及民营控股的出版物总发行企业有13家,全国连锁经营企业8家,民营发行网点已达10万个左右。到2006年底,我国全面开放了出版物分销和印刷领域。目前外商投资书刊发行的企业已有45家,其中具有批发资质的12家。这些外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中外期刊合作项目达52项。《年度报告》提出,由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的时间较短,还存在着文化市场主体数量偏少、社会保障政策衔接难、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主体不明确、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等问题,制约着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必须突出重点、攻克难关。要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目标,鼓励法人交叉持股,大力推动产权改革,打破行业界限,推动资源整合,尽快培育一批竞争实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条件成熟的要优先推荐上市,使其尽快成为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在市场上抢占发展先机。要尽快制定向先行改革的地区和单位在政策和资源上倾斜的切实措施,确保早改革、早主动、早受益,不能让改革者吃亏。(完)

[时间:2007-05-21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