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一批来自辽宁现代传媒文化产业园的客人将来到深圳“取经”,他们把考察的重点落在了深圳印刷业的发展经验上。近年来,专程为深圳印刷业而来的全国各地“取经者”络绎不绝,作为深圳文化产业“王牌军”的印刷行业以其骄人的成绩和超前的经验受到了国内外文化产业界的广泛瞩目。
2006年,在深圳文化产业版图上,来自新闻出版领域的贡献占去了“半壁江山”,而印刷业又是其中的绝对主力。在深圳,印刷业的发展离不开多姿多彩的深圳文化,在文博会、读书月、创意十二月等文化盛事的推动下,深圳文化的集聚效应日渐显现,为深圳印刷带来丰富的机会与广阔的前景。那滚滚转动的印刷机所“印”出的,是深圳文化五彩斑斓的未来。
“百强榜”里崛起深圳军团
不久前,在新疆举行的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上,公布了“2006年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榜”。在百强名单中,来自深圳的印刷企业多达21家,高居三甲的印刷业巨头劲嘉、鸿兴和贵联全部出自深圳。根据记者从深圳市新闻出版局得到的数字,目前深圳已有印刷企业2232家,2006年工业生产总值达289亿元,获得了21项国家和地区印刷大奖,设计工艺、文化含量、技术含量均坐全国同业的“头把交椅”。深圳印刷在全国的行业领先地位已经毋庸置疑。
在1979年,深圳仅有龙岗印刷厂和宝安县印刷厂两家小印刷企业,全年产值不过70万元。在龙岗区龙城街道的一栋三层居民小楼里,住着“深圳印刷第一人”之称的88岁老人刘东。半个多世纪前由他创办的“文阁柯式印刷厂”如今仍然在这里飘散着油墨的芳香。他对记者说,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深圳印刷业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间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这是一件了不起的文化创举。
深圳印刷以文化为魂
在深圳印刷业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大奖中,中华商务印制公司荣获美国国际印刷人员协会大奖的作品《银色平安夜》有着明白晓畅的文化意蕴,每一幅图画都经过了精雕细琢,全书的文化形象配件共162个,栩栩如生,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中华商务的副总经理陈均说,当初国外客户提出这本书要用三维立体的方式体现节日文化,中华商务的创意部门用两个月的时间详细调研国外的节日文化后,终于把一项项创意实现。他们的努力使《银色平安夜》成为无数次再版的畅销书。
在中国印刷界有“北书南印”之说,60%以上的高档书刊印刷品、90%以上的拍卖品图录都是在深圳印制的。在各大印刷企业的代表作品中,绝大多数的主题都与文化、体育、艺术有密切的关联。《中国北京2008申奥报告》、《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申办报告》、德国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全集》、《敦煌》等精美图册,皆出自深圳的印刷企业。不久前帮助深圳赢得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申办报告也是在深圳本土印刷的。由于印刷品质优良、美观并且印刷差错率低,深圳成为了公认的高档产品印刷基地。北方的众多杂志名刊纷纷南下深圳完成印刷。深圳印刷成为优秀文化创意的最佳实现者。去年,深圳雅昌企业集团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跻身第二批33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惟一一家深圳企业。以文化为魂魄的深圳印刷获得了永不枯竭的动力。
“不止在印刷”,是深圳一家印刷公司打出的口号,他们已经把自己的触角从生产性服务扩展到了出版、装帧设计等文化产业。与此同时,雅昌等印刷企业也开始涉足艺术收藏、艺术品拍卖,令深圳印刷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浓。深圳印刷业正在演变为多产业融合的现代文化产业。
“白皮书”搭起文化服务平台
在第二届文博会的众多主题论坛中,印刷业国际论坛是最受欢迎的论坛之一。在这次论坛上,由深圳市新闻出版局编印的两本册子——《深圳印刷产业发展状况白皮书》和《深圳印刷业投资指南》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记者注意到,大到深圳文化产业整体面貌,小到印刷企业到市民中心办事的行车路线,在这两本册子里都有非常翔实的指导。在2006年,深圳的印刷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开始搭建,这两本实用的小册子就是平台的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解决深圳印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市新闻出版部门不仅发布了“白皮书”和投资指南,而且开始筹备深圳印刷技术及产品测试中心,鼓励有实力的大型印刷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并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完善印刷人才培训基地,解决印刷文化的人力资源问题。
深圳印刷服务平台正在着力推进深圳印刷产业聚集区的论证和建设,深圳将以印刷业较为集中的宝安、龙岗两区为基础,打造印刷设计、制造、流通、人才培训和相关上下游产品配套的产业链。
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文博会为深圳印刷业提供了走向世界市场的更多机遇,深圳读书月倡导的全民阅读风气客观上推动了不少印刷企业业务量的攀升,创意十二月中的诸多创意成果则为印刷企业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创意资源。深圳印刷业协会会长谭浩辉踌躇满志地对记者说:“有了如此强大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深圳印刷业一定能够在全国继续领跑!”
[时间:2007-02-09 作者:佚名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