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印刷业形势大盘点之关键词

  2006年,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也太多太多,人事的变迁,政策的变动,让业内的人平添了几分揪心。

  耗材的涨价,工价的下降,业内的很多恶性竞争,增值税的斗争成为印刷企业的几大痛处,而一些国外印刷设备商却因为关税的问题,无辜的少赚了很多银子。回顾2006年,我们看到了等待,也看到了斗争。印刷企业等待增值税,国外设备商等待关税,企业为了工价斗争,设备商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帮助自己的客户一起在中国的市场中斗争。

  涨价与降价

  2006年,人民币升值了,北京的房价一下子窜了老高,石油涨价了,出租车涨钱了,这日常的吃穿住行也比往年多开销了不少。不过汽车降价了,买车的人多了,北京的路也就越堵了。于是新的一年,北京公交实行一卡通全线降价,实惠了。。。

  话归印刷业,这一年来的涨涨跌跌也不少。

  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扬,铝材的涨价,很多印刷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油墨、纸张、版材等原材料的涨幅平均达到了5%以上。但是相反的,在中国,印刷工价却在不停的下降。在5月12日北京印协的“商业轮转机专题研讨会”中,来自很多印刷厂的代表都提出了工价问题。为了能够保证活源,很多印刷厂都不得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印刷圈中以降价的形式来吸引客户,甚至提出了“攻守同盟”的说法,上海市也出台了指导工价。但是说法简单,做起来难。如何进行价格的保卫战,还是需要所有的印刷企业的参与。印刷工价下降了,原材料涨价了,企业的利润减少了,于是,大家说,印刷业的微利时代到来了。

  微利时代

  接着前面的原材料的涨价以及印刷工价的降价,印刷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很多业内人士将这种现象称为“微利时代”。去年的经理人年会,科印也是以微利时代为主题。可以说,微利时代的到来,影响着整个中国印刷行业的发展。05年有一组数据显示出在中国,平均每天就有一个印刷企业破产,当然还有一大批的印刷企业在破产的边缘苦苦挣扎。但是进入微利时代的中国印刷业还是有很多怪现状。一边是不断的压低价格挣抢活源,另一边却是印刷价格昂贵但是活却多的加班加点都做不完。一边是为了能够保证开机,在价格战中恶性的竞争,另一边却是价格高高再上,印出精品无限。于是,企业为了生存,不断的进行创新,开拓自己的新市场,开辟自己的新蓝海。

  蓝海战略

  沈海祥先生从印刷集团退休后,担任了中国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大中华区总监。这位身系中国印刷业发展的前辈在06年提出了柯达的“蓝海战略”。

  所谓的蓝海就是相对于红海而言。红海代表着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空间中,并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蓝海指的是当前尚不存在的所有行业,一个未知的市场。沈总这次提出的蓝海战略的宗旨是希望能够帮助柯达,帮助中国的数码印刷业一起开拓自己企业的盈利点,差异化的经营,精细话的管理。当然柯达的成功一部分也来源于企业成功的转型。一口气收购了六家公司的柯达,也为她的蓝海战略做了充分的准备。

  企业寻找自己的蓝海需要创新与发展;创新发展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规划与导向。怎样能够在未来的五年稳中求发展,怎样才能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憧憬,06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十一五规划

  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06年的发展对中国印刷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有着领头军的作用。“十一五”中,我国的印刷业要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实现出版物印刷的平稳发展,印刷业像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国印刷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8%左右。出版物印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在3%左右,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约10%,其他印刷品印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在1%左右;“十一五”期末,我国印刷业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4400亿元人民币左右,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跻身于世界印刷大国之列,生产加工能力进入世界前列,成为世界重要的印刷基地之一;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印刷产值超过10亿元的印刷企业要有数十家,印刷产值超过1亿元的印刷企业要有数百家;不断提高印刷品印制质量,努力使各类印刷产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十五的印刷业工业产值为3326.7亿元人民币,占有GDP2%。所以要持续发展,开拓创新。

  在06年4月必胜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印刷学院举办的《十一五规划解读》论坛中,新闻出版署的领导以及一些领导就十一五发展的形式做了很多讨论,当然会上也引出了印刷企业的另一个产业界痛:增值税问题。

  增值税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将印刷产业发展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印刷产业是一个配套产业,我们要力推“大印刷观”。印刷是一个文化的辅助产业,但是一直以来,印刷行业却没有享受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一直为17%。2005年11月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件中,明确的指出“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刷有统一刊号(CN)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和杂志,按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也就是说13%的增值税。但是规定中也指出,只能是符合条件的印品才能够享受13%的优惠。这个文件虽然在2005年就已经下发,但是在我们印刷企业中却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由于出版社等客户的不积极配合,很多出版社仍然要求17%的税额,;另一部分原因是税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也是拖来拖去,使得原本对印刷企业非常有利的增值税改革成了烫手的山芋。但是相信,只要印刷企业联合起来,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场增值税的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关税

  关税成为了06年国外印刷设备制造商和代理商的一大痛处。虽然说中国的入世,很多领域的关税大幅下降,但是唯独印刷设备的关税仍然是高高在上。关税一直都是印刷企业与设备商关注的问题。05年,中国海关掀起印刷设备的走私大调查。到了06年,大家千呼万唤的免税政策却被05年12月份的文件给泼了一大冷水。免税的门槛进一步的提高,06年四开机将不再作为免税机型,而全开设备也没有做出过多的说明。多数的印刷企业在等待,多说的国外设备商在等待,等待免税的政策。但是一年过去了,这种免税政策并没有出台。

  合作

  在国内的企业不断走出去的同时,国外的厂商也更加看好中国的市场,加上关税政策的不明朗,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商加强与国内印机企业的合作关系。

  全印展上,三菱与北人首先拉开了国内外合作序幕,在北京组建了合资公司北京三菱重工北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主打产品为三菱钻石1000四开机。接着,华光精工于KBA-GRAFITEC合作,生产KBA-GRAFITEC旗下的一种四开机型。印前方面,惠普indigo与方正签署合作协议,在方正印捷店开始销售惠普Indigo数码印刷机。同时方正也与富士施乐签署合作协议,印捷将启用富士施乐设备。包装方面,九恒机械宣布与太阳机械合作,生产包装印后领域的大型瓦楞纸箱糊盒设备,填补了国内这个领域的空白。

  然而对于一些胃口大的外商,并不只是满足合作,他们纷纷在06年加强了在华的投资。

  投资

  06年在华投资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德国胶印机三大巨头之一的海德堡。久闻海德堡将在上海建立工厂。06年9月28日,海德堡印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和波拉印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并举办了 “海德堡•波拉•中国节”的开业盛典。6月13日,麦贝格机器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产品为输纸机。接着15日,MEGTEC进行了本土化生产,主要为零速接纸设备。  而对于早已在中国站住脚跟的企业,也没有放弃这个投资机会。5月博斯特三期开业,6月UPM宣布在中国常熟建立的纸业加工厂。10月富林特油墨集团广州油墨工厂投入生产,主要产品为水性和溶剂型包装油墨、印刷油墨、UV油墨和特种油墨产品。
而外资的印刷企业,中华商务06年的投资力度最大,先后有3个公司在内陆成立。3月,上海分公司成立,5月,与上海复旦科技携手创立的国内首家 RFID 封装企业集速智能标签(上海)有限公司成立,7月中华商务轮转中心成立。而当纳利东莞也在8月进行了生产。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对中国的企业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国内的企业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实力,以自己的强项搏击外狼的软处,才能够在市场上站住脚跟。敌人的强大会更加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修炼好基本功也是现在国内企业最为重要的课程。

  民族文化

  正在国内的印刷企业在与外狼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候,中国印刷博物馆迎来了她建馆的十周年。同时,今年8月,华联印刷举办了印刷文明开放月活动,10月,中国印刷博物馆在纽约举办了“中华印刷之光”的中国印刷历史展览,为宣扬中国印刷文明史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据悉,中国印刷博物馆将联系更多的国家与地区,举办相关展览,将中国的印刷文明史宣扬海外。

  回头看看,06年的事情发生的还真不少。有忧心的也有喜庆的,不论怎样,忧心的事情需要我们继续解决,喜庆的事情就需要我们再接再厉。时间留给我们的只能是经历,带走的是我们的青春。记下感动的每一瞬间,记下伤心的每一滴眼泪。憧憬2007,我们会活的更精彩。

[时间:2007-01-12  作者:shanshanxu  来源:本站原创]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