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史研究奠基人张秀民先生24日辞世

  为了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印刷史”,他笔耕不辍,从青年到暮年;他被誉为中国印刷史界的“不老松”,但这棵“不老松”于昨天倒塌……我国著名版本目录学家、中国印刷史研究权威学者、越南史研究专家、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张秀民,2006年12月24日9时30分在上海辞世,享年98岁。“走得比较平静,没什么大的痛苦,也没留下什么话。”张秀民外甥、其《中国印刷史》修订版合作者韩琦说。

  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印刷史》而辛“在印刷史和越南史研究领域,他都算得上中国最好的。”1989年,张秀民《中国印刷史》初次出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大推动,但在国际学术领域,中国人对印刷史的研究相当长时间是一片空白。”该书出版后,张秀民不断对之进行增补。今年10月28日,在外甥韩琦的协助下,《中国印刷史》增订版首发。该书从第一版的50多万字增至120万字。

  张秀民1908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嵊州,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学生时代便对目录学发生浓厚兴趣,其大学毕业论文,算得上我国最早研究中国印刷史的论文。大学毕业、初进北图(现国家图书馆)的张秀民,读到美国学者卡特的著作《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看后,他认为外国人写中国印刷史,虽旁征博引,但“隔靴搔痒,好些东西不对”,于是立志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印刷史。

  张秀民在国图一直待到1971年。在国图的四十年间,他利用每天午睡和星期日时间,“看了几十排书架”,翻阅了馆藏全部355种宋版书,200册《永乐大典》,数千种地方志、诗文集、笔记杂论,以及西文、中文版本目录学书籍。他收集了大量有关版本印刷的资料,誊抄成大小笔记约70多本。

  1971年,张秀民因“五七干校”下放而提出告老还乡。在家乡浙江省嵊州县崇仁镇廿八都村,他利用手头上的70多本笔记,在乡间进行《中国印刷史》的写作。乡间没有参考书,连人名、地名词典都要到县城去借,有时要步行去崇仁中学借《明史》、《文物》杂志等。冬天寒气袭人,夏天暑热难耐,张秀民仍坚持写作,老母看了十分心疼,说“这本书写完了,就别再写书了”。

  《中国印刷史》于1984年完稿,198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是迄今为止世界研究中国印刷术最系统、最全面的著作,详尽介绍了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各个时代的刻书特点、刻书内容、版刻特点,以及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该书还提供了与印刷有关的版画、年画、报纸、纸币、纸墨资料等,被誉为有关印刷术的“最完备而系统的综合之作”。

  他常说,做学问不能掠人之美。

  每到春节前,都会有一封寄自“嵊州瞻山廿八都张秀民”的贺年信出现在国图善本部的信箱里。此后,这样一封信不会有了。国图善本特藏部张志清曾于2003年 3月20日,前往嵊州看望过张老。张秀民一生没有孩子,当时,他和91岁的妹妹相依为命,住在老屋里。“厅堂,墙上黝黑斑驳,早已没有了中堂和对联;堂中旧物杂陈,也没有了讲究的格局”。“一张太师椅,就是老人的书桌;凌乱的纸头,就是老人的稿纸;洒满阳光的天井,就是老人的书房。”探望时,他们带给张老一摞稿纸,“成了老人的奢侈品”;带给他500元钱,张秀民说“这钱已经很够了”。

  因童年时在张秀民家读到《中国古代科学家》而缘结“科学史”,外甥韩琦成为了张老的“志同道合者”。

  张秀民经常对他说,做学问不能掠人之美。在他看来,舅舅是一个特别有恒心的人:打太极几乎一天不落,写日记一年至少写三百天。“要看我小时候发生了什么,查他的日记就可以了。” 张老的“乡居”生涯直到去年生活不能自理了才结束,此后,他和妹妹、妹夫一起生活在上海。在他离开家乡嵊州前,他几乎没有停止过对当地村办小学的捐助。国图负责宣传的王燕女士昨天告诉记者,国图原本打算新近举办一个向张老学习的活动。“他学问上要求扎实再扎实,物质上却没有任何要求……自己生活条件本来就不好,还捐助许多人;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


 

[时间:2006-12-2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