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时代印刷流程再造刍议

  近年来,CTP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了实质阶段,CTP成为一项趋势性的实用化技术的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国内装机量正在迅速上升。现在业界对CTP已经不再是要不要上的问题,而是在什么时候引进、引进几台、什么型号等细节。

  综观国内现有CTP的实际使用状况,也不难发现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据最近多家单位所做的调查,CTP设备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比例不足40%,大部分设备存在着开机率不高、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当论及具体原因时,人们往往更多的归结在使用成本过高上,其中主要是版材成本。但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也不得不注意到:一是CTP引入后上下游相关设备的配套问题,二是印前工作的数字化问题,这也是制约CTP充分发挥效率的重要因素。现在人们都已经意识到,引入CTP不是添加一台设备的简单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印刷业务流程的系统问题。印前数字化程度、人员素质、上下游设备配套等问题也是CTP设备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于所有的印刷企业,不论已经引进了CTP 还是准备引进CTP,拟或短期内未计划引进者,都必须从现在起注意对印刷业务流程进行适应CTP工艺的再造,从长远发展着眼进行生产流程的战略调整。

  流程再造的必要

   作为界于印前和印刷中间的一个关键工序,传统的CTF工艺和正在蓬勃发展的CTP工艺有着很大差别,它使得印刷和印前工艺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物理、化学、光学等技术因素使CTP的生产水准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其所配套的全数字化折手拼版、版心定位开槽弯版等新的工艺方法颠覆了传统工艺下的照排、制版和印刷的工艺分配规则。

  从表象上看,CTP的应用仅算作是照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只是图像输出在软片和印版这两种介质上的不同。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否则CTP绝不会走过了10年仍然算是新技术。随着CTP应用的发展,大家逐步认识到,CTP的应用消除了人工操作的制版环节,将印刷与印前直接对接起来,对印前和印刷工艺操作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CTP的应用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前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和印刷工艺的配套能力,也就是印前质量控制和工艺操作是否能够达到完全不再依赖于制版工序手工作业的补充;印前人员能否以最快速度的消化印刷对制版的工艺要求;印刷机生产环境与CTP的无缝匹配等。目前多数使用CTP的企业,这两个方面是制约CTP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

  CTP 有很多让们必须采用的理由,现在谁也不会说永远不会上CTP。引入CTP,使得处于中间环节的制版工艺发生了质的变化,印前工作和印刷工作都要相应地进行流程上的调整和再造,这是应用CTP的必然过程。对未引入CTP的企业,同样也需要从现在起从CTP的观点看待现有生产流程的再造,为今后引入CTP做好工艺上的准备。

  印刷工艺配套

  版心定位 在CTF 工艺下,印刷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定位系,由于软片的中介作用,照排机与印刷机不存在直接的定位系对应关系。在CTP工艺下,需要按照版心进行自动化要求极高的开槽弯版,因此每台CTP都会配套一台联线的版心定位开槽弯版机,少数厂由于机器型号多,不得不再加过桥配两台开槽弯版机。此种机器有较高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价格较高,因此多数CTP生产线一般也就是能够配上输出两种以下的规格的印版。

  目前印刷机的定位系仍比较多,不同厂家的印刷机定位一般不同,就是同一厂家的不同型号机器之间,定位系也不尽相同。如曼·罗兰的报纸印报机,虽然同为毫米槽上版,但U N I S E T 6 0 、U N I S E T 7 0 / 7 5 、REGEOMAN、COLORMAN、GEOMAN等的定位系都有区别。CTP应用较好的报社,印刷机的型号都比较少,定位系也就比较少,如羊城晚报、如中国青年报等。与CTP联线配备版心定位开槽弯版机,可以提高CTP机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也出于保证CTP生产线的最大先进性考虑,目前一般CTP会联线版心定位开槽弯版机,形成一条高自动化的CTP生产线。但这样也会出现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就是CTP系统提供给印刷机的定位系比较少,缺少了灵活性,往往成为CTP应用的一个瓶颈。

  随着CTP应用的普及,面对国内各厂设备型号品种较多的实际,定位系过少不应成为制约CTP应用的瓶颈。而出于备份的考虑,目前大多数印刷厂在引进印刷机时仍附带传统的对应CTF工艺的打孔弯版系统,这样当CTP系统出现问题时,可返回原工艺进行打孔弯版。但这样做最大的问题是CTP版材高的对准精度的优点将不复存在,版子上机之后还需要较长的套准时间。因此,有人提议今后在引进印刷机时,应着重考虑其与CTP工艺的配套性,可同时引进符合相应要求的版心定位开槽弯版机,将版心定位开槽弯版机从CTP的生产线配套上改到印刷生产线的配套上。这个观点值得行业人士认真考量。

  版心定位打孔并非只能应用于CTP工艺,它对于CTF工艺同样具有适应性。对于目前没有引进CTP的厂家来说,将CTF工艺的版边定位打孔系统改造为与CTP工艺相同的版心定位打孔系统,对于今后向CTP工艺的平稳过渡,提高CTF工艺的制版时效和定位精度,都很有效。这种方法在很多厂已做过试验,效果很好。由于近年来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各厂都在连续不断的引进印刷设备。

  在印刷机快速更新和 CTP已成为主流的环境下,引进印刷机时必须注意与CTP工艺的配套性。但是,印刷机的引进不能完全被动地去适应印前工艺,已经引进CTP的厂家不能因为定位系的问题而束缚印刷机机型选择,应主动地配合印前工艺。没有引进CTP的厂家,引进印刷机时也必须考虑今后使用CTP后解决相应问题。因此,版心定位开槽弯版系统的配备应与CTP设备相对脱离,与印刷机进行配套,这是理顺目前CTP大发展条件下印刷工艺配套的有效途径。

  CIP4 印刷工艺配套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注意CIP4标准和相关软件的采用。CTP工艺成熟后,可直接输出整张的大版,相对于大版的版面信息导出极为方便,这为印刷与印前的数据联接和共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会推动CIP4标准下的印前、印刷、印后的联网下数据的共享和流通。今年的DRUPA印展上,CIP4标准得到了相关各类设备厂商的一致支持,CIP4的应用正呼之欲出。一些类似或采用CIP标准的产品已经开始出现,如一种印刷油墨预置系统已经在多家报社取得成功应用,从印前获取标准图像信息的印刷机生产品质监控系统也已在国内推广,相信不久会有更多的相关产品出现。因此在选购新的印刷机、印后设备时,都要注意该产品是否具有接收标准的CIP4文档信息的能力,具有开放式的接口,这是需要超前考虑的。

   操作规范 使用CTP系统后,印刷工序的操作规范化程度也应提高。

  一方面,按照工艺要求做好印刷工艺操作,保证版材的使用效果,提高耐印率;另一方面,CTP版材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版材,因此要妥善保管和使用,减少由于使用不慎所造成的补版。CTP版材成本高、输出设备价值大、输出时间较长,相比传统方式下再晒一块版要复杂得多,综合成本也高得多,因此需要印刷工序对版材提高爱护的意识。

  印前工艺配套

  一提起CTP的引进,人们往往考虑的是印前工艺是不是符合CTP的要求,这当然是理智的,但也要注意主动地为CTP的引进创造条件。CTP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何时引进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就要求没有引进CTP工艺的厂家也必须从现在开始注意CTP工艺的印前配套问题。折手拼版的熟练应用、人员的培养、CTF工艺的改进等,都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折手拼大版 折手拼大版是CTP工艺下必须要做的工作,而在CTF工艺下就不是必须的。据观察,目前没有引进CTP的厂家在折手拼大版工艺上的使用仍不全面,主要是个别的大版和多数八开小版拼为四开版时使用,照排输出仍然对手工拼版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大多数印刷厂都已拥有对开照排机和折手软件,完全可以将所有的版面拼为对开大版。折手拼大版的不断熟练,可以有效地解决好印前的数字化问题,为向CTP的平稳过渡做好工艺准备。

  人员培养 CTP的使用会出现人员问题,一是原来照排主系统人员的业务进入制版领域,直接面对印刷工序,对制版业务不够熟悉,特别是在折手拼版工艺、制版质量控制、与印刷的配合等方面较为突出。另一个问题是制版人员面临由于业务萎缩而不得不淘汰。不论是否现在就引进CTP,都可以将制版工作先从从手工转为计算机作业,让制版人员用折手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拼大版,再交给照排输出对开的整版文件,这样可以提高拼版质量,培养人员,也为CTP应用作好人员储备。相比照排人员,原制版人员对制版工艺业务熟悉、工作仔细,对折手理解准确,正好弥补了照排人员的不足。在没有上CTP之前,尽早对制版人员进行折手业务和计算机知识的实际演练,将有利于引入CTP的平稳运行。

  版心定位 原有的传统的CTF制版工艺定位系多次传递问题较为突出。版心定位开槽弯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是CTP版的优点之一。一些报社的实践证明,版心定位开槽弯版工艺也可以在CTF工艺下实现。其操作就是将全部版面计算机折手,然后将输出的整版软片直接在PS版上进行晒版。由于采用根据版面上的十字线标记进行定位的版心定位开槽弯版工艺,因此晒版时也可以不再用挂钉,晒完版后用版心定位打孔机再进行符合相应印刷机要求的开槽弯版。这样制出来的版定位精度大幅度提高了,操作质量好,是对CTF工艺的改进,也实现了CTP和CTF工艺的合理并行,为CTP的完全采用创造了条件。

  采用这种方式后,制版所进行的拼版工艺将与照排主系统工作存在的交叉,会给管理造成一些不便,但是在采用CTP后,照排输出和制版本来就合二为一了,将这种界限模糊也是为今后CTP的过渡做好管理上的准备,是很有好处的。

  试破CTP 应用之惑

  CTP很好,有很多优点使我们必须去采用它,很多企业已经这么做了。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从商业到报业,从出版到包装,CTP的应用还并不普及,我们的步伐远远慢于国外,CTF软片工艺仍是印刷主流工艺,CTP仍在以新技术的面貌出现着。尽管技术环境发生了变化,使用CTP一般不再需要配网点硬拷贝机了;CTP主机的价格也下降了;版材也已国产化了,可CTP的发展仍然不算快。从国外到国内,从以前到现在,影响CTP应用的往往不是成本和价格问题,而更关键的是业务流程的配套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字环境上。应用CTP好的企业,一方面印前人员素质较高,能很快地消化制版工艺,另一方面是在与印刷工艺的配套上解决很好,也就是说具有较好的业务流程条件。

  因此我们说,CTP时代里,按照CTP的要求对现有印前和印刷流程进行调整,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时间:2006-12-2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