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培训市场呈现混沌局面

  如果让印刷企业历数经营瓶颈,首当其冲的一项便是人——从企业高层到普通的操作人员,工作的熟悉和经验的积累都需要再学习的过程,都需要适时到位的培训。
 

  但细观印刷业,完备、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企业多是“自产自销”,由自己来承担这份责任。但是,以企业单独的力量,无论从培训的广度、深度来讲,还是从成本角度来说,都未见得是最佳选择。参考国外经验,社会力量对培训市场的介入甚至担当主力,应是一个发展趋势。 

   反观国内目前印刷培训市场,却是实力弱小,良莠不齐。强烈的市场需求与混沌无序的供给之间,形成了极大的落差和空白点。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我们一直习惯于用直线和线性方程来解释现实。而现在,混沌数学却将我们生活的宇宙描绘成一个无规则的、不连续的场域。相对于国外系统的印刷培训体系,国内的印刷培训似乎是没有条理的散兵游勇,企业位于中心,或大或小的散点游走周围,企业与散点之间,散点与散点之间,因为经常联合组织培训而织就了错综复杂的网状连线。只是这些连线蛛丝般脆弱。如此,“混沌”的“无规则”特质就成了国内培训市场的最佳形容词。

  各方力量织就印刷培训乱世格局

  在印刷培训的乱世格局中,各方势力都有出演。从政府、院校,到民间的协会、厂商、中介、个人……看清培训市场的面貌,首先要试图看清这些不同角色。

  协会:几乎所有的被访协会都将培训视为自己重要的工作范畴,又加上协会本来就不是一个盈利性机构,所以大多数由协会出面组织的培训都并不以赚钱为惟一目的,公益性的成分也更重些。“在组织培训方面,协会有很多天然的优势,”网印协会的宋育哲理事长如是说。以网印协会的培训中心为例,各大厂商纷纷提供培训用设备,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担当教师,多是倚协会之重。

  政府: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显然认为政府更适合担当培训组织者的角色,“供实习用的胶印设备价格昂贵,靠民间力量难以满足,从这个角度说,政府似乎更有能力来做培训”。

  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像上海这样幸运,大多数地方政府,尤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虽然对当地的培训市场也负有直接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但这些依托于政府的培训内容多是行业资质认可方面的,也就是类似“平版印刷高级技术工人”的考前培训。此类培训往往更偏重于理论。 
      
  设备商:作为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设备商从来没有放弃过培训这块附属的销售阵地。从海德堡到方正电子,设备商几乎充当起了印刷业中“家教”的角色。在某些印刷领域,设备商在培训中的作用更加倍彰显。2002年2月,艾利不干胶标签印刷培训学校在昆山艾利丹尼森涂布工厂内成立,旨在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并推动前沿技术的发展。

  同样利用培训来间接引导技术推广的还有柔印。在业界尚对接受柔印技术有些迟疑时,杜邦、阿诺依油墨、Esko等厂商不仅纷纷加大培训力度,还经常联手行事。设备商培训的极大便利之处就在于实战性强,但也有自身局限,其培训范围仅限于所售设备,很难综合工艺、材料等相关要素。

  专业培训公司:不管是协会、政府还是设备商,培训都不是他们的主要职能,培训的“正规军”,当属大大小小的专业印刷培训公司。

  但现实无奈地表明,良莠不齐,整体实力弱小,是描述这个群体的关键词。专业印刷培训公司,现在还都处在脆弱的成长期。

  业界也不乏一些活跃的个人,他们参与培训市场的方式,或受邀四处讲学,或成立正规公司自成一套培训体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其他:开设有印刷类课程的高校、各地新闻出版学校及职业学校,也有很多印刷培训,但他们主要还是以日常的学历教育为主,并不把主要力量放在培训上。

  印刷媒体也越来越多地在培训舞台上亮相,从报刊到网站,都跃跃欲试。丰富的作者资源,对新技术的职业敏感,都是媒体从事培训事业的优势。

  其实,具有培训行为的主体太多,一个印刷企业,有时候也会派出优秀员工去兄弟企业传授经验,很难说这不是“培训”一族。

  老板怕学了会跑 员工怕学了没用

  “团队大餐”的培训,挑战员工在没有任何指示的情况下,在2个小时内准备一个大型的晚餐。这项看上去“没事找事”的培训,加强了团队之间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使魁北克更加适应越来越被压缩的印刷周期。

  回看中国的印刷企业,别说像“团队大餐”这种“没事找事”的培训,就连基本的技能培训,都成为压缩成本时第一个被砍掉的项目,大多数印刷企业几乎都没有成系统的培训计划。沃尔玛总裁李斯阁曾说过:沃尔玛在中国扩张的速度取决于本土管理人才的培养速度。国内印刷企业显然没有把培训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上。

  印刷企业的管理者对组织员工参加培训的态度不尽相同。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想法是培训会变成员工跳槽的砝码,自己为他人做嫁衣。但也有一些印刷企业老板不会因噎废食。“地区市场化程度不同,对培训的态度也不同,在印刷业相对集中和发达的南方,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我对我的员工进行培训,他走了没关系,我再招来的员工也已经被原来工作的地方培训过了。”一些老板更有自信,他们坚信能用先进的制度和优越的环境留住培训后的员工,他们认为,接受培训对员工意味着公司传递出一个信息:表明你的重要性,公司想留住你并且继续让你发挥才能。

  当纳利、利丰雅高等每年都有自己的培训计划。这些培训不一定由企业独立完成,很多情况下都联合了协会、设备商等企业外部力量。曾经有一个调查表明,美国效益好的印刷企业付给员工的薪金甚至还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他们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却往往是一般企业的几倍。

  换个角度,看看印刷企业员工,也并不是百分百愿意接受培训或主动寻找培训机会。这一方面是感于听课所获不大,另则不乏短视的想法,不愿花费培训所用的时间和金钱。两方的不积极,令印刷培训的发展缺少了原始推动力。

  教师、教材、设备 一个都不能少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诟病,这也同样是印刷培训的软肋。培训后感觉没有提高,是印刷厂员工“厌学”的重要原因。“部分老师的课准备得不充分,与我们距离较远,理论性的东西可以下发讲义,我们自己可以去看”,一位参加了某项培训的印刷企业员工总结,这也表达了众多学员对培训的大致看法。

  学数学出身的李永强老师却表达了讲理论的必要性。“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水墨平衡,看上去简单的4个字,但水要加多少,墨要加多少,机长基本都靠个人经验来掌握,目前没有定量的概念,有的学员就觉得水墨平衡说不清楚。大家偏重的多是经验性的东西,而不愿在理论上下工夫。理论就像理工科学习高等数学,看似无用,但潜移默化指导你的行为。很多技术工人也因为不善于归纳和提炼,所以不容易提高。”

  给一线的印刷机操作者讲课,到底应该讲什么?以上的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理论要讲,但不能空讲,要结合实践;实践要讲,但不能到此为止,要升华为理论。

  这点为学的道理不管是做学生的还是当老师的都懂,关键是能“学”“用”并济的老师并不多。目前培训市场上受欢迎的“大腕”老师,其经历都类似,有长期在印刷一线工作的资本,又有教学技巧,自然还有真心希望学员学有所成的师德。此类老师实属“凤毛麟角“,大多数老师更喜欢坐而论道,“课堂上讲叼纸牙要怎么调整,可是真到了机台,根本不知道叼纸牙在哪里”。究其根本,国内现在还缺乏印刷业教师的培养机制,也缺少专业的培训机构来挖掘潜在的优秀教师。
 
  一位印刷企业培训方面的负责人认为,“培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培训是‘告诉你什么’,现在是要‘帮你解决什么’。企业往往期望通过培训解决诸如员工的观念、主管的管理方式等问题,要产生直接的效益”。

    可能基于这样的“实用主义”,企业对“请进来”的老师要求越来越高。要接受一线工人的现场答疑,有时候甚至会让老师直接到机台上帮助企业解决操作难题,讲得好,干得也好,别人才信服。对全国各地“游教”的老师来说,培训和咨询,两种工作已经合二为一了。

  教材也成为印刷培训业发展的障碍之一。“大家相互抄袭的痕迹很重”,教材做不到“与时俱进”,一些胶印培训课程使用的教材里仍然还在讲05、08机型。毕竟发一本现成的教材省事省钱。

  “我讲课用的是自己的讲义。里面CP2000、CD102都有,印前讲CTP”,李永强这样回答关于教材的选择问题。像他这样能“自力更生”的老师毕竟还是少数。

  设备是印刷培训的发展瓶颈之一。既然要实践,总得有可实践的对象,去哪里找这些价值成百上千万元的“道具”,对各路培训组织者来说都是绕不过的难题。

  “哪个厂会轻易让你去机台上实习呀。”王淮珠老师一语点破。这既有和工厂生产时间相冲突的问题,也与企业安全操作的诸多规定相违。

  政府的缺位和失语

  除了有证书颁发资格的培训机构国家有资质认定的程序外,国内目前对印刷培训没有更多的管理,什么人、什么机构都可以组织培训,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似乎与印刷沾边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挂出“培训”的字号叫卖,让印刷企业雾里看花。

  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初、中、高级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制度,对劳动者实行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不同的等级代表了不同的收入,这在国有印刷企业尤其明显。工人对参加培训考取一个资格证书是充满积极性的,即便这种培训并没有太强的实用性。用一种标准去促进印刷培训也许是政府此举的本意,但现在看来,“形式大于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没什么用”,圈内人直言。并且,各种考前培训已经成为一种政府增收的手段。

  但是,也有一些城市在探索突破途径。上海是印刷培训工作做得较为成功的城市,这与上海市政府创造的培训环境密不可分。为促进劳动就业,上海劳动保障局出资建立了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印刷媒体实训鉴定室,购进了培训所用的设备,还为在媒体实训鉴定室参加培训的学员减免费用。

  上海卓印印刷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也是政府行为的受益者,他们的学员也可以在媒体实训鉴定室里上课,因为政府的这个课堂是向社会开放的。

  政府在培训上的动作,也许不一定要出资,更重要的是要起到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制定游戏规则的作用。印刷培训业的成长,政府只能提供条件,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要靠行业自己的努力,“就算政府出资买了机器放在那里,没有人组织学员去学习,政府也无能为力”。

  混沌困局求解

  专业培训公司的缺席,使得国内印刷培训市场的舞台上少了一位最名正言顺的主角。

  当我们试图找寻专门做印刷培训的公司时,发现其数量要远远小于我们的想像。据一位培训公司的总经理说,在全国这样的公司加起来,也不过十几家。我们姑且把这种说法看做是被访者的个人理解,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分散在各地的培训公司规模普遍很小,其中相当一部分只能做一些印前设计方面的培训,或者坐在教室里讲一些印刷报价之类的有限科目,在目前的培训格局中,他们远没有形成气候。最重要的是,培训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改善师资等办学条件、持续发展壮大的前景并不明朗,未来的日子里,最有可能描述他们生存状态的词语还是“勉力维持”。

   是什么限制了印刷专业培训公司的发展呢?答案零零总总:往大了说,国内培训业的整体发展滞后,管理类的培训相对成熟些,但技术类的培训,很多行业做得并不深入;具体到印刷,又有自己的行业特色,种类繁多,一家培训公司想满足所有的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业内对培训也缺乏正确的认识,趋利的本能让企业对培训期望太高,认定培训效果应立竿见影,殊不知培训是长期持续的投资。对印刷培训公司来讲,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的局限也限制了培训市场的发展。

  按照社会分工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专业的培训公司应该是最终承担起印刷业培训工作的主要力量,由他们来挖掘、组织优秀教师,安排常规培训和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培训。如果培训市场完善的话,印刷企业就可以考虑将培训“外包”,获得最专业、最有效率的服务。现在的印刷企业虽然有很多都想外包培训,但都苦于不知外包给谁。

  我们在耐心等待专业培训机构成长完善的同时,也注意到根据中国印刷业的实际情况,协会变成了  目前可以依托的培训组织者之一。

  重庆一家印刷企业一直想把胶印工和装订工全部培训一遍,由于生产忙,一次只能派几个学员外出参加培训,轮训完所有工人要十几年,最后还是选择由当地协会组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短暂的生产空隙去工厂上课。这样安排不耽误企业生产,花费不到外出培训的十分之一,还能根据企业生产、技术、质量、原材料的实际情况,由企业自己的工程师穿插补讲。

  从需求上说,以基本技能为代表的浅层培训可以由企业自主完成,深层的培训多为一些操作时的诀窍、新工艺的应用,这些要由经年的操作经验积累而来,老师难得一求。可以想见,人们最想通过培训获知的,恰恰是别人最不愿意吐露的。打破这种不平衡的,或者是为了推广产品而扮演专家的设备商,或者是一个更超脱更有权威的组织者。相比其他组织者,协会更容易让印刷企业产生信任感,在师资方面也更有号召力,很多可做老师的专家本身就在协会中兼职。

  从别人的经验中我们也能够发现更多协会的影子。身为香港印刷业商会属下子公司,印刷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香港印刷培训业的重要力量,并得到了香港教育统筹局的支持,推出了多个由政府承担部分学费的培训项目。除了招收学员,该培训机构还为印刷企业和印刷设备制造商量身定制课程,包括提供上门服务,富士施乐、利奥、万里印刷等都是他们的服务对象。

  借用国际力量加强国内印刷培训也是思路之一,至少这条路可以解决高端的技术培训需求。由印刷技术杂志社与欧盟合作举办的“欧盟援助中国印刷技术培训”在几年前名噪一时,大家竞相接受来自海外的技术洗礼。如果说这还是不固定的阶段性培训的话,那么上海美沪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等则扮演了持续从海外引智的角色。这个由NPES(全美印刷、出版与纸品加工技术供应商协会)和上海印刷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三方联袂创造的“混血儿”,在其1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装备有八色轮转胶印机、直接制版系统等。培训教材有不少是从美国印刷技术基金会(GATF)引进的。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是一个隶属于德国经济合作发展部(BMZ)、并在全球范围内服务于德国与伙伴国之间发展合作的机构。1998年初,它与安徽省出版总局合作了中德印刷培训中心项目。虽然安徽中德以学历教育为主,培训非其主项,但BMZ和安徽中德的另外两个合作伙伴—高宝和默克带给中国印刷业的影响,绝不仅限于学历教育。

   分析美沪、中德这些机构的“洋”特色,外方直接教授学员的情况并不多,更常见的是由外方来教授培训机构的老师,或者将老师送到主办方的老家去进修,如安徽中德的专业课教师均分期分批到德国接受一年以上的专业培训。

  外方带给国内培训业的,除了先进的印刷技术,还有超前的培训理念,美沪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美方不希望我们像应试教育一样,要求中方每期培训必须有实际操作”。安徽中德则接受了从德国移植过来的职业培训双轨制模式。

  用更先进的教学办法来代替老师的“口传身授”,也是印刷业培训可以尝试的方法。如果说新兴的卫星培训等离印刷业还太远的话,利用光盘的快餐式培训,与模拟飞行器相似的印刷模拟软件等,令我们看到了解决印刷培训中操作设备难题的另一途径。 
   
  希望印刷培训业的发展,在速度和力度上都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和想像,组织力量和学习模式也远不只如上例举。毕竟像一位被访者说的那样:一个行业要想发展就一定要培训,否则新的力量就不敢进入,老的力量也不能提升。

[时间:2006-12-22  作者:佚名  来源:印刷经理人]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