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水墨平衡分析与探讨

  胶印过程中,水墨的供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平版胶印是建立在印版图纹部分亲油抗水,空白部分亲水抗油,油水互不相混的原理上。

  印刷原理告诫我们印刷工作者 :“只有当印刷空白部分的水膜和图文部分的墨膜存在着十分严格的界限,油水互不浸润时,才能达到胶印的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是构成平版印刷的基础.在胶印过程中,水墨平衡是否恰到好处,与印迹的正常转移,墨色深浅,套印的准确性以及印刷品的干燥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能否正确掌握和控制水墨平衡,是确保印刷产品质量稳定的关键。

  一,水墨平衡失调的现象分析  

  如何实现水墨平衡,操作者不仅要了解和研究水墨相互间的有机联系,相互间的制约因素以及它们之间产生微妙变化的规律,还应该分析和探讨水墨不平衡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1)水小墨也少的现象分析:在印刷过程中,印版在空白部分有一定的水膜存在,当水膜与油能抗衡时,就不会被墨辊上的油墨沾脏,如果水分过小,水层的量不能抗拒油墨对空白部分的吸附,则空白部分会沾附油墨,产生挂脏,供墨量少则会使印品字迹无光泽,浅淡发灰,印迹不实,印迹中布满雪花似的白点.在这种状态下,虽然也达到了"水墨平衡",但这种"水墨平衡"不是我们所要的"水墨平衡".

  (2)水少墨多的现象分析:此时最易产生印品墨色不均,挂脏,某一部位或大块版面由于缺水导致糊版,糊字.同时印品的印迹墨色也比较深,使印品变的黑糊糊,网点不清晰,尤其对细微网点的再现影响最大,图象分不清层次.

  (3)水大墨少的现象分析:如果版面的水分过大,逐步传布到所有的墨辊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层,阻碍了油墨的正常传送油墨的乳化速度加快,印迹墨色逐渐不饱和,图文变浅,字迹发虚,发灰,发毛,发花,暗淡无光。印迹周围有晕虚不利落,图像不清晰,无层次。

  (4)水大墨多的现象分析:当版面水分过量时,墨色会变浅,往往会盲目的认为供墨量少,因而不断增加墨量,长时间的循环往复,油墨乳化失去了稳定性,造成水墨不平衡的恶性循环,导致油墨严重乳化,堆聚在墨辊表面,使印刷无法正常进行。

  二,保证水墨平衡的原理  

  保持水墨平衡,首先应管理好水。深刻理解水的性质和作用,是管理好水的基础。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他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偶极物质,能与许多其它物质相溶解。但也有与它不相溶的物质,例如,他与油类就是不相相溶的,与其能相溶的物质也有亲疏之别,从金属的亲水性能排列次序上就能看得出来。下面的排列是亲水性能由强到弱的次序:钾,钙,钠,镁,铝,锌,铬,铁,镍,锡,铅等,我们用的印版机就是亲水性能较好的铝金属制成的。胶版印刷油墨一般采用抗水性好、色彩鲜艳、透明度、饱和度、纯度都比较好的油墨。油是非极性物质,在常规条件下与水不相混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纯粹的单一元素的物质,油墨的斥水性也是这样。从油的分子结构上看,油分子中各类脂肪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很长的碳氢链,具有斥水亲油性,称为斥水基团;另有极小部分具有斥油亲水性,称为亲水基团。这两个基团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性质完全相反的基团存在于一个分子中,前者为疏水亲油的斥水基,呈非极性,后者为斥油亲水基,呈极性。也就是说,油具有两重性,既是非极性,又具有极性成分,既存在油水不相混溶性,又存在油水混溶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亲水斥油的极性羧基基团在整个油分子中为数极少,在油分子中只处于从属地位,而非极性的斥水亲油基团占绝对多数,在整个油分子中占取了支配地位,因而油在常温常压下,呈油水不相混溶的特征。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探讨可知,胶印工艺要使油墨一点也不乳化,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掌握得当,达到水墨平衡。

  三、保证水墨平衡的措施和控制方法  

  (1)印刷过程中,印版必须具有牢固的图文基础和空白基础,保持亲油和亲水的稳定。

  (2)在保证印版不沾脏的前提下,把供水量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版面的供水应是26%),并使供水量与油墨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印刷品墨色前后深浅一致和印刷作业稳定。

  (3)掌握水少墨厚的原则。这里指的水少,是以版面空白部分不沾脏为前提。所谓墨厚,也是建立在水少的基础上的。水大造成油墨乳化,墨层不可能厚实从胶印水墨传递过程看出,在一次供水供墨中,共发生三次水墨的混合和乳化,要保持水和油之间严格的分界线是不可能的。因此,胶印中的水墨平衡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完全理想的水墨平衡并不存在。只要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就能印出理想的印刷品。

  (4)根据印版的材料类别选择水墨的大小,PS版水量可适当小些,PVA版水量可稍大些;光滑的纸张水量可稍小些,粗糙的纸张可稍大些,机器运转的速度快,水量可稍小些,低速时可大些。

  (5)环境条件和温湿度也不能忽视。由于版面水分是以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散发,版面水分在满足印刷时水墨平衡需要的同时,大部分是向空间散发,环境温度越高,散发得也就越快。

  (6)必须控制润版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4.5 ~5.5左右)。另外,由于胶印用纸表面的PH值对润版液的PH值有较大影响,所以最好对纸张的PH值进行测定。如纸张的PH值过低时,应稍微提高润版液的PH值;反之,若纸张的PH值过高时,则应适当降低其PH值,使之能中和纸张的OH-,从而缓冲润版液PH值的过度升高。根据有关资料所述和实践得出的结论,当纸张PH值为9时,润版液PH值以4为好;当纸张PH值为8时,润版液PH值以5为好。

  (7)采用科学仪器检测的方法来控制水墨平衡。因为水墨平衡状态下得到的印刷必然墨色厚实,密度一致,可以通过不断的测量密度来检测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的变化情况。当密度值达到标准值范围内时,即可推断出水墨平衡状态正常。

  在工作中,操作者除了考虑水和墨的胶印传递过程外,还应考虑所使用的不同型号的原辅材料(纸张、油墨、版材、橡皮布等)以及工作环境的差异等相关因素,以使水墨达到或基本达到适合印刷工艺要求的平衡。

[时间:2006-12-19  作者:林晓玲 王笑梅  来源:印刷技术]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