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印刷企业的技术进步,书刊制印质量的总体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有些产品还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水平。但是,在对大量书刊产品的检测认定中发现,确有一些产品存在着图文工艺设计不够规范,因而导至了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影响着书刊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这里所讲的书刊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不合理),包括出版部门的工艺设计和印刷厂的工艺设计(第二次工艺设计)不规范。
笔者在参加新闻出版署书刊优质产品(一等品)检测认定中了解到,大量落选的产品中,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优质品率。以军队送署优检测落选产品为例,2000年度送检产品为728个品种,落选产品(初步确定)为195个品种。在落选产品中,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占有相当比例,达到了46.15%(包括成型工艺不规范在内)。
常见的书刊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的问题有:
1、书刊版心设计位置不统一,造成切口、订口尺寸,天头、地脚尺寸,以及版心外的白边尺寸不规范,使得个别页码、书眉宇、书眉线被切掉,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2、彩色插图页订口、切口尺寸太小(不足2mm),或者没有留出订口位置,装订成册时把插图订在了订口之内,严重影响阅读使用。
3、正文插图的说明文字与图边上下距离设计不合理,有的间距过近(不足2mm),也有的过远(约在7-8mm以上),影响了说明文字的整齐。如果是采用拼卧图工艺,当说明文字与图边过近(小于3个mm)时,晒版时易垫起,造成图边虚花和图边不完整的质量问题。
4、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和插图的文字距离切口(或订口)过近(只有1-2mm),这种设计不但很难看,甚至还可能被裁掉,严重影响着成品质量和美观。
5、封面、封四“齐色”的设计与书的实际厚度不相符,装订成册后出现“齐色”不齐,有的里出外进超过2-4mm,它直接影响了书刊整体设计的美学效果。
6、同一册书的刊头字、头花所用平网底色深浅悬殊,直接影响全书的装饰效果及产品质量。
7、反白压图题字设计平网底色过浅(网点面积不足40%),印刷后易与文字混为一体,难以分辨,影响阅读。
8、黑色(各种深色)压图题字设计平网底色过深(网点面积60%以上),印刷后字与底色易混为一色,影响阅读。
9、正文中实地底色设置不合理(网点面积100%),印刷出来的产品底色必然不平,容易透印、拉纸毛、堆墨起脏。
10、书刊标题中的空心字白笔划过细,印刷后难以再现,必然会失去应有地艺术效果。
书刊产品存在上述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图文工艺设计和印刷厂业务主管(生产调度)的处置不规范造成的。因此和制印中
的具体情况(印刷适性)和可能实现的工艺能力来规范工艺设计,以利于进一步提高书刊制印的整体水平。具体作法是:
1、版心位置应统一(特殊要求除外),以保证全书的切口、订口尺寸,天头、地脚尺寸,版心外的白边尺寸等整齐划一。当版心尺寸固定后,在组版(拼版)中不得随意改动,以保证正确的工艺设计。
2、插图页的订口(白纸边),无特殊要求时应留足12mm,切口应留足3mm。
3、书刊正文插图的说明文字与图边距离,应统一为3-5mm。横竖排版的说明文字应与图边(左、右和上、下)距离应相等,而且不能超过图的宽度。如果说明字的字数较多时,可排成二行、三行……,并保持行距及与正文的间距一致。
4、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及插图的文字与切口距离应为5mm,以免在装订成册时产生误差而被切掉。
5、封面、封底设计的“齐色”(封面与书脊,封底与书脊不同颜色)应与书的厚度一致,防止装订成书之后出现“齐色”不齐的弊病,影响书的外观。
6、同一册书的刊头字、头花所用平网底色,应选用相同百分比的网目作底,防止出现深浅悬殊的弊病。书版纸印刷时,可选用100线-120线网目,涂料纸可选用150-170线网目。
7、黑色(深色)压图题字所衬平网的网点面积应控制在20%-30%,既能起到好的装饰效果,又利于文字的清楚显现。
8、反白压图题字所用平网,应有60%以上的网点面积,以保证文字清晰。
9、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及插图等的装饰实地底色,应平实无透印。如果实地底色无特殊要求,可选用面积网点80%左右的粗网线代替实地底色,这样处理不但能保持底色平服不透印,而且对于防止粘脏、蹲脏、拉纸毛和堆墨起脏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10、书刊标题使用空心字时,应把空心字的白笔划加宽一些,防止印刷时白字笔划糊死而影响阅读
[时间:2006-11-02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