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数字化的高教社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上述嘉宾从很多角度论述了数字化和出版的关系。我今天想从一个小的角度,就是从教育出版和数字化的关系,从一个出版社的视角,来谈一谈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事情,希望能够和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讨数字化和教育出版,乃至和整个出版的关系。

  谈到出版,特别是谈到教育出版,谈到教育出版和数字化的关系,应该说有这样四个话题可以讨论,一个是数字化的学习,二是引申的数字化的内容,三是数字化的服务,四是数字化的管理。数字化的学习实际上是我们客户的需求,这种客户的需求从中国目前的现实看,它长期将会是一个混合式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将会有不断增加的现代化的、数字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也还会有传统的教育模式,因此它是一种混合式的发展态势,这样也就决定了做教育出版有它逐步成长的过程。

  下面我主要就两点来做阐述:第一点是关于数字化的管理,第二是数字化的内容。

  高新技术对于出版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天上午署长也讲了王选博士对咱们国家出版业作出的贡献。我们从铅排版走向电子排版,国内的出版社大概用了10年的时间。现在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使教育的出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媒体出版物已经开始影响纸介出版物,即时印刷在冲击着大批量的印刷,网上书店在冲击我们传统的发行,同时网络的出版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出版业务。在这样的挑战面前,高等教育出版社制定了一个2006年到2010年的五年行动纲要,提出了技术兴社的理念,就是要以改革谋发展,以技术促发展的思路。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首先是在数字化管理方面,我谈数字化管理,是因为我们觉得一个企业首先从管理入手,是提高它整体效益的非常有力的武器。我来了合作社以后就发现一些现象,我们年中要开会的时候,要报数据,财务、发行以及运营管理,三个部门给我报的数字是三套,而且各执一词,都说自己的非常对,因为全社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的系统。

  随着我们的事业的不断发展,如果不加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就会制肘发展。因此,2002年10月份,高教社经过8个月的论证,决定上ERP系统,我们用德国的SAP公司,选他的软件,同时请当时的普华永道,购买实施了SAP R3的合同。经过200天的奋斗,我们的SAP第一期项目7个模块终于成功上线,新的模块就把我们主要的生产流程都给上线了,包括项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物料管理、销售管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七个模块。同时也创造了SAP公司一次七个模块同时上线的记录,标志着高教社开始从局部应用自我开发走向了全面集成标准软件定制的新阶段。ERP一期设计了高教社所有主要的业务流程管理,从选题策划、选题审批、合同管理、交稿计划、一二三审计划、排校进度、印刷进度、销售管理以及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随后我们又启动了ERP的二期和三期,到今年五一,我们ERP三期全部都上线了,上线以后基本上完成了对整个出版社供应链数字化的管理,从供应商一直到客户,从上面的资金流到下面的物流、信息流,中间的采购、制造、销售与分销,这样一些主要的环节,都用到了数字化的管理。包括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管理,都已经上去了。我们下一步还要上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管理,内部的知识管理,全面运算管理等等。实施ERP以后,我们明显感到了企业的活力明显增强,首先实施了ERP以后,整个系统能够运行集成,业务信息能够得到共享,实现了跨部门信息的集成。现在我们的数据基本上从输入端,就是从编辑那儿入手,全过程的数据只有一个数据,而且时时共享,这样业务流程也进一步优化,减少了各个业务部门的重复劳动,生产管理等自动化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举个例子,前一阵是教材发售的高峰,这个时候我们的销售部门从早上到晚上都是人头蹿动,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我们像往常一样,静悄悄的,按照订单,很有效地进行。(图)这是我们ERP的界面,后面的主界面是说我们现在正进入到一审的程序,下面两行,一行是现在哪个部门来操作这个事情,下面是产品是哪个部门的,这样管理可以一目了然,我们可以时时跟踪。SAP业务信息仓库和企业门户的模块实施,为我们企业管理层提供了决策功能。现在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ERP系统,高教社昨天销售了多少、库存多少、回款多少全都一目了然,各个中心和各个分社也都可以根据ERP系统找出他们当前销售的热点,适时地作出快速的反应。(图)这张图是高教社销售中的销售走势的同期比较图,大家可以看到三条线代表了三年的销售每个月的走向,通过这样的走向,我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当前的销售趋势以及找出存在的问题,快速作出市场反映。

  同时,我们的ERP系统还实施了CRM管理,通过这样的管理,我们和客户终端的联系也进一步加强了。依托SAP系统,我们的发行公司还专门开发了LDS系统,它专门针对我们的经销商进行物流管理,这样的话,经销商发货情况、库存情况,我们都可以掌握,就可以非常好地掌握终端客户的有关信息,实施真正的远程工作。从去年开始,高教社实行了院校代理制度,我们通过CRM系统,有效地对院校代表进行相关的管理。通过SAP系统为中心的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高教社的管理水平,使我们面向新的数字化挑战的时候,有了重要的基石。

  第二方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数字化内容的建设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内容为王,今天上午署长讲了内容集成为王,我都很赞成。高教社是以教材的出版为主要业务,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学习的要求,对于教材的数字化的问题,也提到了日程上,我们根据教育界的发展态势,也做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最近,我们还做了一次市场调研,调研的结果,7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网络教育最主要是缺乏网络教育资源,我们高教社对学习卡制度做了调研,70%多的用户觉得,高教社用这些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满足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他们还觉得不满意,还觉得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这就说明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在当前的学校当中是有广泛的市场需求的。高教社从2002年开始,启动了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这个建设计划的核心是要推出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的概念就是(图),横坐标是教材的形式,包括教材、教学参考、学习指导,纵坐标是各种媒体的表示形式,纸介质的、音像的、电子的、网络的等等。立体化的教材就是在策划,乃至生产一套教材的时候,综合考虑各种不同的教学要求,以及不同的媒体的优势,把他们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进行生产。

  经过几年的建设,到现在高教社立体化教材的品种已经达到1000种,这些教材有很多都是在书后边配光盘或者配学习卡的方式实现的。比如说学习卡,卡上面有个密码,用这个密码就可以登录高教社的网站,在其中得到一些扩展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和我们预约的作者进行网上的沟通和答疑。这里有一个大学的体验英语系统,这套系统以网络支撑为主,是网络版、文字版、光盘版、电子教案、教学网站等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与学习环境,现在全国有几十万学生都在使用,而且反映非常好。立体化教材的概念提出以后,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也得到了国内教育出版界的认可。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第二步,就是资源库和教学内容集成方案的建设。立体化的教材往往局限在提供一种教学素材方面,我们在跟学校的接触中考虑到无论是数字化的方式也好,传统的方式也好,它不能改变教学的主要矛盾,就是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有些教材推出去以后,包括在非典时期,我们搞了200多本网络课程,使用得并不好,为什么呢?教师说抢了他的饭碗,说有了网络课程,教师的地位就下降了。我们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的教学资源应该有利于教师主动地形成各自的教学方案。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明确地提出来,要适应教学方案个性化的要求,提出来要建资源库和教学内容集成方案的概念。教学的资源库就是把我们在研究多种教材时所形成的知识点所归纳出的文字的、音像的、网络的媒体,按照知识点把它们整合起来。在这样一个数字资源库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根据教学不同的要求,就是老师不同的要求,同时也包括自己教学的一些特点和要求,提出来以后,从资源库当中抓取认为合适的教学资源,通过“四个一”教学平台,形成各自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案。我们形成的教学方案可以是教师进行学习课程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教师具有自己特色的,也可以使学生抓取到以后,是自己能够自主学习的方案。这样一项工程,现在立项的资源库达到11个,教学的方案有17个,并且已经取得了效果,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第三步,从去年开始,我们在研究教学内容的立体化过程中,又提出来要建立内容管理平台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把教材的内容从采集到存储以及管理和再应用,能够放到一起,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是真正能够盘活一本书一本书的资源,能够为出版社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为广大师生服务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这项工作有两个难点,一个难点是,我们在形成编辑的时候,过去用的是北大方正的系统,北大方正的系统的源代码是不开放的,所以在和其他系统的接触中矛盾就非常多。第二个难点是内容的标注,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内容进行拆分,这样有利于今后的重新使用。这两个难点现在我们都在逐步克服。

  过去没有这个系统的时候,我们开发的内容资源都是以不同形式的文件格式分散在出版社的各个部门,甚至有很多都是放在编辑的头脑里,无法形成一个聚合的效果。形成了这种管理平台以后,我们就可以把全社分散的知识变成一个集成的知识,把分散在编辑头脑里的资源,变成整个出版社的资源。我们的这样一个内容管理平台形成一个,就是这样一个系统(图),底层是数据库,中间是内容管理层,最上边是应用层。应用层我们可以为各个客户中心提供服务,为各个网站提供服务,为按需出版提供服务,也可以为作者协同编辑提供很好的服务。一期我们去年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正在一些学科做试点,二期的重点是要完成课程词汇表的建设,完成基于内容管理系统的图书的生产流程,完成内容发布系统的建设,完成有关信息化平台的接口。我认为这确实是一项重大的企业内部的改造工程,经过这样的改造以后,高教社的员工就应该是在一个信息化的平台上,开展信息共享的工作。这件事情我们想经过今年一年和明年一年以后,大概明年年底能够有比较大的成效。

  我同时还想与大家交流一下,在网络经济下教育出版模式的一点思考。传统的教育出版模式是围绕着纸介质来展开的,而且注意力集中在学历教育上,因此主要特点是以产品为中心,根据产品为中心来组织教材的编写、加工、印刷、推广、销售,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制造业的运作模式。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现在充分满足教育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现实。传统的教育出版模式也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这样一场新的变革的龙头应该是资源的集成服务,它首先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然后能够集成最优秀的教学内容资源,以最适当的表现形式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集成本身应该是一个高度智力化的劳动,因此我们认为出版业应该尽快地从制造业的工作模式上过渡到创业型产业的工作模式上来。而且集成本身,从客观上来说,我们首先立足于集成自己的,但是不能限于集成自己的,我们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把全国的乃至世界上最好的资源提供给客户享用。从这方面说,出版业原来是属于服务业的,教育出版应该回归服务业。因此,我们现在正在极力探索和建立在网络经济下教育出版的一个新模式,基本上我们是想建立一套基于互联网的与作者交流、协同编辑、个性化定制、在线学习、即时印刷、网上销售的数字化的服务体系,并且和大批量的印刷、大宗化的销售以及大型书店、便销体系一起,形成网上网下销售的教育出版和服务的模式。

  最近,高教社准备把市场部改成教育服务中心,而且我们也准备在有关的省市设立教学服务的站点,这样更贴近教育一线,同时我们要在大学里建立大学书店。以需求为中心的教育出版的关键,我们认为有四点,首先是我们要做到从做书到做数字化的内容,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过去我们的重点都放在纸介质的书上,而现在我们应该跳到数字化的内容上,通过内容本身,做到一鱼几吃,更满足数字化的需求;第二,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第三,构建网络化的内容发布系统,现在高教社有30多个网站,我们准备整合以后,以集成化的网站服务整个教育界;第四,建立网上网下结合的服务体系。高教社也制定了自己的目标,我们要从国内教材的生产商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教育资源的集成服务商,因此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设想逐步地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同时,我们想内容的标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资源的集成也是更大范围内做的事情,我们也希望有志于建设中国教育资源数字化出版内容的同行们跟我们一起,大家能够在一起商量,也有可能形成中国教育内容的出版联盟,一起努力共同开创教育出版的新天地。

刘志鹏简介

  刘志鹏先生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曾任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2001年6月至今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目前担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资源建设规划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

 

[时间:2006-09-08  作者:刘志鹏  来源:LSS BOOK WORLD blog]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