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网络出版的发展综述

  一、前  言

  现今Internet的蓬勃发展势头不容小视,这种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种划时代的新媒体形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已经有太多人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不管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网络都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编辑出版方面,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具有传统新闻出版业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目前网络出版的滚滚浪潮正在促使传统编辑出版活动进行一次空前的革命性变革,它将深刻地改变编辑出版背景、编辑出版模式、编辑出版手段、编辑出版流程等各个领域,使传统的编辑出版形式从手段到运作与管理方式都产生了全新的变化,从而改变了人们对于编辑出版的传统观念。
  而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普及,计算机使用技术门槛的进一步降低,也同时给另一股强劲的出版力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这股力量就是个人网络出版者。

 
  二、什么是个人网络出版

  1、网络出版概论

  个人网络出版也是网络出版的一种形式,所以在给它下定义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网络出版。出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产品公开向社会发布的过程。网络出版尽管再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出版,但在出版的内涵上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事实上,网络出版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他们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的出版物的制作和发行,但网络出版突破了传统的出版物制作和发行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出版”的含义,即基于网络的出版和发行方式,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就传统的出版物和以软盘、光盘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而言,其发行的手段是单项的,非定时的,而且发行对象不广泛,信息的聚焦效应差,用户查找信息难度大、效率的。而网络出版则以其信息的载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网络而弥补了这些缺点。所以我们可定义网络出版是区别于传统纸介质出版,没有物化形态的新的出版方式,即将信息、知识、观念等内容,用文字,图片等代码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传播的行为。

  对于网络出版的较为严格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定义一般为: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并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网络出版物就是网络出版的直接产品和最终表现形式,包括印刷版图书地电子版、纯网络出版的电子图书(即没有相应印刷版的出版物)、个性化的按需印刷定制的网络出版物及通过E-mail发给网络图书订户的图书资源电子文件等等。由于限定了出版者需要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并且要求有“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所以这个定义还是受传统出版概念的影响比较深,可以说是传统出版概念在网络时代的一种延伸。而广义的网络出版定义则不同:“利用互联网创建、管理和传递(或访问)数字内容,并为组织或个人创造价值的过程和技术”,这一概念在2000年初由Adobe公司倡导,也同时获得一些IT企业的协力推广,现今接受的人要更多一些。首先它将出版者不限定于出版机构而拓宽为组织或个人,其次它不强调“销售”行为而转以“为组织或个人创造价值”取代,这里的价值可以是经济利益同时也可以是社会利益,不仅是给出版者创造价值也给其他组织或个人创造价值。可以看出,给网络出版的广义定义其实就是对出版行为的广义定义:将信息公布于众并创造价值,从这点看,网络出版的概念和网络传播的概念又有融合的趋势。

  2、个人网络出版的概念

  个人网络出版中的网络出版,简单地说就是以个人或小集体为出版主体的网络出版,且这里的网络出版是取其广义的定义。个人网络出版是且一直是网络出版中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他虽然与专业出版机构所进行的网络出版行为不同,但由于其出版主体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又具有专业出版机构所没有的诸多特点,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其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的呈现出来,出版主体愈加大众化、过程也愈加简约化。可以说,在网络时代,只要你拥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你就可以随时在网上出版自己的作品。个人出版者只要通过某种既定的渠道将信息发布到网上,阅读者(浏览者)就可在任何国家、任何地点,从终端屏幕上读到信息的内容。

  传统出版活动一般需要由专门的出版机构来完成,出版过程需要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等一系列工序,按三审三校规范进行,出版周期一般很长,普通网络出版虽然在出版过程方面比传统出版简化了出版程序,降低了出版成本,但还是有一些门槛和审查制度。而个人网络出版则没有这些顾虑,相对也要出版程序要更灵活自由的多,出版成本也要低的多,可以说是真正的5W出版(任何人whoever,任何地点wherever,任何时间whenever,与任何人whomever,采取任何方式whatever的出版)。主体自由、方式灵活、内容个性发展可以说是个人网络出版不同于普通网络出版的最显著特点。
  所以个人网络出版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以个人或小集体名义所进行的网络出版活动,它拥有网络出版的共性特点,也有自身性质决定的诸多优点。

[NextPage]

 

 
  三、个人网络出版的形式

  个人网络出版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很多种形式,有的稍纵即逝,有的转型为新的模式,有的则保持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纵观个人网络出版的发展历程,其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个人网站(个人主页)

  互联网发展早期,个人网站只是少数技术精英的玩具,随着主页制作知识的普及,制作软件的傻瓜化,拥有一个自己的网站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发展时,很多空间服务商提供免费的主页空间,以至于那一阶段涌现出无以计数的个人网站,主页成了一个非常时髦的名词,个人网站的站长们互相交换友情链接,邀请别人来自己的站点参观。不可否认,个人网站是个人网络出版的极佳形式,完全符合自由,灵活,个性化的特点。你不需要知道很复杂的专知识,网页制作工具简单到如同使用word排版;不需要受什么人的限制,你在网站上发布的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而定;拥有一定的用户群(浏览者),个人网站一般没有什么资金支持,浏览者的支持和兴趣往往是个人网站站长坚持维护网站的动力。

个人网站按出版内容和发展状况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娱自乐型,这一类网站的内容多以个人展示或者站长的随笔等为主,比如“心情故事”、“心情DJ”之类。它们追求共鸣、寻找知音、慰藉心灵,因此可划归情感服务的范畴。这类个人网站在给浏览者提供信息的同时站长本身也展示了自己,个人认同感也得到了满足,所以说个人站长是出版者的同时也是消费者。另一类则是信息服务型,此类个人网站一般看准了某一市场领域,由单纯的个人出版向商业化出版转型,个人网站本身是出版的内容载体,它可以成为专业、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商,也能成为特定的信息内容提供商。如1995年成立的“真情蓝剑BBS”,目前已有注册会员20多万人。在早期,它也曾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站长杨站移民,而一度陷入衰败。但其后,它找到了发展方向,即将网站做成文库式BBS及提供聊天、娱乐、电影等网络社区服务功能,从而做成了一个吸引网友、颇具商业价值的个人网站。再如浙江“游侠网”,这个由几位游戏爱好者建立的网站,定位十分清晰,即为全国各大游戏媒体、杂志提供原创的游戏攻略、秘技和心得体会,它实际上成为了一个提供游戏资讯商品、专业化的网上通讯社。这些都是个人网络出版转型的例子。

我们再来看一个典型的个人网站发展的例子——华军软件园。从1997年8月开始做个人主页“小猫之家”,到1999年初的“华军软件园”,华军的个人网站日访问量已达到了2万多人次。2万多的首页日访问量在今天看起来或许不算什么,但在自生自灭的个人网站时代,这是个令人惊羡的数字。就在这一年,华军软件园被评为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个人站点之一。在CNNIC2000年的第一次调查中,由网民投票评选出来的优秀个人站点仅有两家,“华军软件园”赫然榜上有名。华军软件园做的是软件下载服务,这其实也是一种网络出版方式,华军每天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收集整理发布软件。华军软件园发展期间也和别的商业网站合作过,比如多来米,但一直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地位,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并不是收购或兼并。 对于个人网站的发展,华军的说过:“我认为个人网站与商业网站的合作非常必要,可以说个人网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网站只能大量出现于那个特定的时期,因为当时网上的内容还非常贫乏。现在,个人网站要是不和商业网站合作,得不到大资本的支持,你的很多想法根本就实现不了。”这对现在的个人网络出版者应该也是一个启示。

对于个人网站的发展,和商业网站合作是一个出路,但是“文学视界”white-collar.com走出了新的路子。文学视界是一个以“百年华文文学”为主题的个人网站,搜集一切二十世纪初以来,与华文文学相关的篇章及资料,站长也是多年如一日的利用个人业余时间维护着网站,所不同的是,他的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网友的自愿捐助,可以说是个人网站生存模式的特殊典范。但这种模式需要个人网站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口碑,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站长辛苦的经营,并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比如文学视界的发展就已经走过五年。
总之个人网站的辉煌已经过去,现在还留下来的较为成功较为有影响力的少数都是转型或者和商业网站合作或者如上面文学视界那样依靠捐助生存的,个人网络出版正在寻求新的大众化模式。

  2.邮件列表服务和推模式出版

  相对于个人网站,邮件列表服务是一种被动接受出版内容的模式。普通浏览者浏览个人网站是一个主动寻找自己需要或者是感兴趣内容的过程,浏览者是主体,他们自己决定自己所接受的信息。这好比去书店买书,是需要读者进到书店里去,主动的寻找并发现自己需要的书籍。而邮件列表则好像是订报纸,报社是将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个人邮件列表就是这个道理,个人网站站长针对某个特定的主题或者针对本站设立一个邮件列表服务,对这个主题或者对该站点动向感兴趣的用户就可以订阅这个服务,只需要提供自己E-Mail地址,也就是将自己的E-Mail加入这个邮件列表中,之后就会定期收到该网站发来的邮件。个人站长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个人出版活动。这有点像微软早年提出的推(push)模式,不过微软是直接将信息“推”到用户的桌面而不是信箱,所以只要用户的计算机连在internet上,就可以即时的收到微软的信息,但这种方式的出版主体是大公司而不是个人出版者。相比之下个人邮件列表还多了一个用户登陆自己信箱查看邮件的过程,不过随着技术的反展,离线收发信件软件(比如outlook,foxmail等)的出现和定时收信技术的发展,用户也可以准即时的收到电子信箱的新信件,说准即时是应为定时收信其实并非即时收信,只是程序在后台自动替用户进行了登陆信箱、收取信件的操作,且是有时间间隔的,并非真正的即时。但一般个人用户没有能力使用微软的推技术进行个人出版,所以目前只有邮件列表这种准推技术可以免费自由的使用。说道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最近Macromedia公司大力推行的Macromedia Central,这是一个全新的推技术平台,用户只需要运行Central的客户端并安装开发者提供的服务组件就可以即时接受到通过Central平台“推”过来的信息。关键的一点,服务端的使用和平台的使用都是免费的,所以个人出版者只需要开发出相应组件即可进行个人出版。听起来很吸引人的一项技术,不过由于开发技术门槛比较高,开发软件并不免费,这项技术在个人用户中并没有普及开来。所以目前来看,邮件列表还是比较实际的一种推技术个人出版方式,其余推技术方式虽然诱人,但毕竟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设计,不适合个人网络出版者。

  3.BBS,论坛

  BBS和论坛可以说是伴随互联网一起出现的事物,可谓元老级的网络出版模式了。其模式也比较简单,个人用户注册成为BBS或者论坛的成员,然后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文章出版自己的作品。现在的BBS和论坛模式都和早期变化不大,只是技术上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健全,进行社会化管理,所以现在的论坛多称作社区,因为在这里就像一个虚拟的社会,引入了很多现实社会中才有的东西,比如货币,年龄等等。相对于前面两种个人出版方式,活动在社区中的个人出版者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没有前两种方式的独立性。但社区方式的出版优势也是很明显的,比个人单打独斗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交流方便,读者(其他用户)反馈即时,作者和读者之间也能充分讨论。中文论坛中比较有名的一些论坛比如“榕树下”,“黄金书屋”等等,都是比较老牌的文学社区(当然网络出版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文字,这里列文学社区只是举个例子)。在这些社区中,个人出版者都可以平等的发表,评论。相对于在一个大社区内发言,多数论坛和bbs都提供了个人文集服务,这仿佛一个依附于这些大社区的个人网站,虽然其功能收到社区服务提供的限制,少了一些个性化的能力,但基本模式是变化不大的,而且和一般的个人网站想比,读者群也比较集中。

  4.wiki和blog

  wiki和blog可以说是完美的个人网络出版解决方案,这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wiki和blog。

  41. wiki

  wiki简单一点理解就是谁都可以随意编辑的网页。在每个正常显示的页面下面都有一个编辑按钮,点击这个按钮你就可以编辑页面了。有些人要问:任何人都可以编辑?那不是乱套了么?其实不然,w iki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人之初,性本善”。wiki认为不会有人故意破坏wiki网站,大家来编辑网页是为了共同参与。虽然如此,还是不免有很多好奇者无意中更改了w iki网站的内容,那么为了维持网站的正确性,wiki在技术上和运行规则上做了一些规范,做到既保持面向大宗公开参与的原则又尽量降低众多参与者带来的风险。这些技术和规范包括:

  1)保留网页每一次更动的版本,即使参与者将整个页面删掉,管理者也会很方便地从纪录中恢复最正确的页面版本。
  2)页面锁定,一些主要页面可以用锁定技术将内容锁定,外人就不可再编辑了。(虽然wiki都有这个功能,但我看到使用它的甚少,这可能跟w iki倡导的精神相违背吧)。
  3)版本对比,wiki站点的每个页面都有更新纪录,任意两个版本之间都可以进行对比,wiki会自动找出他们的差别。
  4)更新描述,你在更新一个页面的时候可以在描述栏中写上几句话,如你更新内容的依据、或是跟管理员的对话等。这样,管理员就知道你更新页面的情况。
  5)IP禁止,尽管wiki倡导“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可参与,但破坏者、恶作剧者总是存在的,wiki有纪录和封存IP的功能,将破坏者的IP纪录下来他就不能在胡作非为了。
  6)Sand Box(沙箱)测试,一般的wiki都建有一个Sand Box的页面,这个页面就是让初次参与的人先到Sand Box页面做测试,Sand Box与普通页面是一样的,这里你可以任意涂鸦、随意测试。
  7)编辑规则,任何一个开放的wiki都有一个编辑规则,上面写明大家建设维护wiki站点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综上可见,wiki可以说是一种合作出版的工具,wiki考虑让更多人参与出版一个作品,因此它的语法与HTML相比要容易的多,几乎与普通写字板编辑文字差不多,很容易上手。wiki最适合做百科全书、知识库、整理某一个领域的知识等知识型出版物等,几个分在不同地区的人利用wiki协同工作可以共同写一本书,比如由cnblog维护的blog百科全书。

  42. blog

  Blog一字本起源于 weblog(web-log,意思“网上日志”),后简称blog。这是1997年 Jorn Barger所提出来的定义,根据Rebecca的文章,在1998年infosift的编辑,将一些类似blog的网站收集起来,寄给Cameron Barret。然后 Cameron将名单发布在Cambworld上,许多人相继将blog的url给Cameron,慢慢的一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成立一个weblog目录,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但是 blog 真正开始快速发展,是在1999年6月当pitas开始提供免费的weblog服务,紧接着8月,pyra lab推出了现在的blogger.com。blog本意是网络日志,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网络上写的日志或以网络为媒介的日记。它是一种以个人或小群体为单位,不定期在网上发布信息的形式。这些信息往往都围绕一个特定的讨论主题,每一条信息叫做一个帖子(post),他们按照发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博客这个中文名字是博客中国的王俊秀灵机一动的产物。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的网页生成技术,方兴东对它的总结是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blog范畴的个人网络出版给了个人充分的信息共享空间,让个人网络出版更加自由便捷,极大的促进了网络出版的发展,拓广了网络出版的范畴。首先它的即时性很强,有很多blog每天都会有新东西发布,有的甚至每天很多条日志。其次是内容专一,blog最初就是由于专业学术的交流的需要才出现的,这也决定了大多数的blog都有特定的讨论范围,往往这样才使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以及个人的独到见解。再次其发布方式十分便捷,有了任何想法思路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写到blog上,这也使得blog的内容经常闪烁智慧和灵感的火花。

  Blog的表现形式也是网页,而且看上去有点像前面提到的个人网站,但它和个人网站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随着互联网热潮消退后,大浪淘沙,个人网站无可避免地纷纷走入了困境,免费的午餐已经不复存在,免费空间没有了,免费域名没有了,但blog的出现给互联网的弄潮儿们一个新的展示自己的空间,因为它是完全免费的。现在的blog服务提供商国内国外都有很多,都可以免费申请,并免费提供使用空间和域名。blog相比于个人网站的另外一个优点是使用几乎没有任何的技术门槛,你不需要懂得HTML以及任何的网页制作技术和后台数据库架设,就可以在网上建筑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用户只需要将精力集中在发布的内容上,点几次鼠标,就可以轻松的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网络上供任何人浏览。著名博客毛向辉有句话说的好,“博客的最大贡献是使互联网可写。”网易博客宣言说道:“拥有博客,就拥有了可写的互联网;持续的书写,就会获得同类者的关注;博客使人的灵魂穿越时空而最大可能地物以类聚,博客使庶民的声音最大可能地被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博客,量力而行不同境界有不同乐趣。只有自己一位访问者的时候,你的博客是个人的网上日记本;几位到几十位访问者的时候,你的博客是与亲朋籍着文字交流的咖啡屋;数百到数千位访问者的时候,你的博客是一份不错的媒体了,你开始拥有力量;如果你的博客有数万访问者,那就已经成为有商业价值的独立业务了。”这些言论我们能看出blog在个人网络出版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43. wiki和blog的区别

  毫无疑问,你完全可以用Wiki(工具)架设你的blog站点。但是我认为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来说,blog和wiki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服务于完全不同的目的。简单来说,blog更是一种无主题变奏,一般来说是少数人(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的关注的蔓延。一般的blog站点都会有一个主题,凡是这个主旨往往都是很松散的,而且一般不会去刻意地控制内容的相关性。blog注重的是个人的思想(不管多么不成熟,多么地匪夷所思),个性化是blog的最重要特色。blog注重交流,一般是小范围的交流,通过访问者对一些或者一篇blog文章的评论和交互。blog也有协作的意思,但是协作一般是指多人维护,而维护者之间可能着力于完全不同的内容。这种协作在内容而言是比较松散的。任何人,任何主体的站点,你都可以以blog方式展示,都有它的生机和活力。

  Wiki则不同。Wiki站点一般都有着一个严格的共同关注,Wiki的主体一般是明确的坚定的。Wiki站点的内容要求着高度相关性。最其确定的主旨,任何写作者和参与者都应当严肃地遵从。Wiki的协作是针对同一主题作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将同一个问题谈得很充分很深入。Wiki非常适合于做一种 “All about something”的站点。个性化在这里不是最重要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充分性以及权威性才是真正的目标。Wiki由于其技术实现和含义的交织和复杂性,如果你漫无主题地去发挥,最终连建立者自己都会很快的迷失。Wiki使用最多也最合适的就是去共同进行文档的写作或者文章/书籍的写作。特别是技术相关的(尤以程序开发相关的)FAQ,更多的也是更合适地以Wiki来展现。

[NextPage]

 

  四、个人网络出版的内容和版权问题

  个人网络出版由于本身的灵活性和个性化,其出版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里我们要打破传的出版内容观念束缚,不要认为只有文字作品才是出版,一旦将出版行为搬倒网络上,其内涵也极大的拓展了,从传统的文字,图片等纸质表现的内容,发展为全新的数字媒体的出版行为。这种全新的内容以用户的计算机终端为表现,以网络为传输和出版媒介,可以说凡是一切通过出版者个人劳动在计算机上创造并利用互联网发布传播的资源,都可以算作个人网络出版的内容。比如软件,多媒体作品,数字图像作品,数字音频视频作品,交互式动画等等。这样看来,网上的个人出版形式将随处可见,不光前面提到的原创文学社区,例如摄影社区,个人出版者可以在这里出版自己的摄影作品;Flash社区,个人出版者可以发布自己的Flash交互动画等等。再看看别的形式,邮件列表,wiki和blog,也都可以出版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内容,而不光局限于文字:通过邮件列表,可以将新近数字图像作品,软件更新信息等发布给订阅者;wiki和blog,自然也是可以将多媒体作品和Flash动画等张贴其上的。对于blog,还有一种重要的形式,RSS。RSS是一个缩写的英文术语,在英文中被认为有几个不同的源头,并被不同的技术团体做不同的解释。它既可以是 “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或“RDF Site Summary”(RDF站点摘要),也可以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易聚合)。RSS 是基于文本的格式。它是XML(可扩展标识语言)的一种形式。通常RSS文件都是标为XML,RSS files(通常也被称为RSS feeds或者channels)通常只包含简单的项目列表。一般而言,每一个项目都含有一个标题,一段简单的介绍,还有一个URL链接(比如是一个网页的地址)。其他的信息,例如日期,创建者的名字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例如Blog。一段项目的介绍可能包含新闻的全部介绍,Blog post等等。或者仅仅是额外的内容或者简短的介绍。这些项目的链接通常都能链接到全部的内容。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例如NewzCrawler、FeedDemon),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发现网站内容的更新。

  对于出版格式,纯文字的作品多是html文档的模式直接显示在用户浏览器上,如果是邮件列表发布的内容也可能是其他形式,比如打包成chm,exe等。这就涉及到了版权问题,一般个人用户没有能力使用昂贵的加密出版格式和加密技术,所以在网上一般都是以自觉为主,所以出现了创作共同约定(creative commonts),这是网络上的数字作品(文学、美术、音乐等)许可授权机制,它致力于让任何创造性作品都有机会被更多人分享和再创造,共同促进人类知识作品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最大价值http://creativecommons.org。“创作共用”协议机制提供了由4个最常见的授权选择的组合方式,任何作品都可以通过选择这性地组合声明自己的作品授权,实际上可以有11种常见的组合方式。这些组合方式构成了从“松”到“紧”的授权限制,给作品的创造者更加灵活便利的选择。为网络上的数字作品提供了新的“护身符”。

  虽然共同创作协议作了一些约定,但终究还是一份君子协定,防君子不防小人。由于出版格式本身的开放性(HTML格式本身就是纯文本,其他多媒体作品只要浏览者能看到就已经复制到他们的硬盘中),一切信息都是可以随意下载并使用的,个人网络出版者的版权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个人网络出版的盈利模式和前景展望

  这里说的盈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网络出版者通过在网上出版作品获得利益,一是个人网络出版服务提供商通过用户的个人出版活动获得利益。

  个人网络出版目前还是比较自由的乌托邦模式,多数凭的是出版者的热情和读者的认同感给自己动力发布的作品,很少有想到用自己的作品拿来盈利的,而做到的就少之又少了。但盈利的例子也是有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作家萝丝。1996年,她所写的小说《Lip Service》并未被那些纽约的传统出版社所接受。于是她自己投入资金建立了一个网站并印了一些书在网上销售,获得了成功。萝丝本人成了个人网络出版的形象。她指出,作者变成了出版人、读者变成了评论家,它挑战我们知道的出版业的每一个旧有传统。

  第二种模式是服务提供商向个人用户收取费用或者利用个人出版者的作品获利。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个人出版者寄居于服务商门下的情况,目前的发展也不成熟,没有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国内几家blog托管商倒是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blogbus(http://www.blogbus.com)近期就推出了收费的vip  blogger服务,在保持原有免费服务不变的情况下,向某些有特殊需要的blogger提供收费服务。比如有空间需要的摄影专题的blogger,有独立域名需要的blogger等。无论哪种模式,在个人出版的盈利方面都还不成熟,所以多数出版行为还是公益性质的。

  对于未来的个人网络出版状况作出展望,我觉得一定会有完善的商业模式出现,但公益性质的的网络出版也不会衰弱,毕竟有很多人只是单纯为了交流和读者的认同感才在网上发布信息的。对于技术方面,出版门槛将会进一步降低,出版方式也会进一步自由灵活化。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出版也不是遥远的事情了,现在已经有些手机可以支持email发送,浏览网页,甚至发布内容,用手机写blog也已经不是天方夜谈。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将为个人网络出版打开一片全新的视野。
 
  六、结  论

  本文从个人网络发展的概念、形式、内容等方面对其发展做了一篇综述性讨论,并从商业模式技术发展角度对个人网络出版的的未来做出展望。

  在网络出版的滚滚大潮中,个人网络出版者作为一股强劲的力量,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现在还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具体个人网路出版将走向何方还很迷茫,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个人网络出版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时间:2006-09-08  作者:戚佳慧  来源:信息中心]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