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2006年度中国报业竞争力检测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竞争力监测项目回顾。第二部分,本年度监测工作说明。第三部分,本年度监测结果综述。第四部分竞争力监测项目展望。
第一部分 竞争力监测项目回顾
2004年在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报纸出版评估论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的平台,充分借鉴国内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成果,遵循发现竞争优势,提供行业发展坐标的原则,尝试建立了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体系。以金碚所长领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和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的专业人士对项目的基础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期监测选择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国内217家晚报都市报,以总署报刊司报纸年度核验数据库的数据为基础数据进行监测。同时借鉴相关机构数据,在首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发布了 2004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公布了国内晚报都市类报纸综合竞争力20强。监测工作和首期结果在国内报界和相关产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和建议后,2005年的第二期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工作在理论依据和数据分析模型上做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报刊司组织力量研究编撰了我国第一部报业发展政府白皮书《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其中对我国报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做了纵向和横向的梳理和分析,使第二期报业竞争力监测工作更加紧密地与报业发展政策和发展战略相结合。
2005年的报业竞争力监测范围由晚报都市类报纸扩大到了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当年总共监测对象278家。在基础数据监测阶段,这类报纸与晚报都市报合并监测,进入综合指数阶段,将这类报纸进入基础指数前50位的进行了单列处理,当年监测报告除了发布2005年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之外,推出两家2005年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周报。监测范围的扩大再带来更大挑战的同时,也促进这一项目的体系建设和应用价值的深入挖掘。
第二部分 2006年年度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工作说明
为了充分体现报业的发展现状和转型趋势,并且基于对单项指标的对比分析价值的评估和数据的可获得性,2006年的报业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从而使报业监测体系更加适应报业发展战略转型的要求,在全新的报业竞争力监测体系当中涉及报业竞争力的指标共有80余个,其中分中级监测指标、测量指标和二级解释性指标。
今年的监测工作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对象范围的数据字段完整性原则,选择表征报业竞争力基本面的数据指标20个加以测量,如报纸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总印张数等等,三类报纸对这些指标的选用和权重赋予不同的区分。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展,本期监测总共涉及到国内382种报纸,占我国报纸总量的 19.87%,其中晚报都市类报纸263家,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74家,行业报45家,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委托总署信息中心传媒情报所承担监测系统的研究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监测项目组。除在2005年年度周刊或改变办报宗旨转为其它类型报纸之外的所有晚报都市类报纸均纳入本年度监测范围。
第三部分 本年度监测结果综述
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经过本轮监测,以下报纸进入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前20位,1、南方都市报;2、钱江晚报;3、齐鲁晚报;4、华商报;5、华西都市报;6、扬子晚报;7、羊城晚报;8、成都商报;9、都市快报;10、楚天都市报;11、大河报;12、北京青年报;13、北京晚报; 14、新民晚报;15、新闻晨报;16、现代快报;17、今晚报;18、海峡都市报;19、金陵晚报;20、宁波晚报。
[时间:2006-08-09 作者:未知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