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于23日至25日在山西太原举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也将发布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据了解,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攀升至82.1%,人均纸质与电子书合计阅读量达8.31本,数字化阅读接触率首次突破80%。
在促进全民阅读的倡议进入第19年的今天,国民阅读有哪些新变化?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新场景、新风尚?阅读如何重塑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图谱?如何继续推动全民阅读向高质量、纵深化发展?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专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
从纸质书到电子屏,从单向阅读到交互体验,数字化已成为驱动全民阅读增长的核心引擎。调查显示,202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较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至80.6%,其中手机阅读占比高达78.7%,连续三年增幅超0.4%。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指出,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使阅读突破时空限制,地铁通勤、午间休息等碎片化场景成为新增长点。“主要上升是来自移动端的手机阅读,而电脑端的阅读近年来有所下滑,这主要还是因为手机阅读是随时随地的,24小时在线也极为方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一部分电脑阅读的习惯。”徐升国说。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电脑端在线阅读比例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68.3%,折射出移动互联时代阅读载体的代际更迭。与此同时,新兴媒介正以独特优势拓展阅读边界:38.5%的国民选择听书,5.7%通过视频讲书获取知识,AI技术催生的“有声书+知识付费”模式带动了纸质书销量的增长。
在徐升国看来,短视频与AI既降低阅读门槛,又通过导读、解析激发深度思考,形成“碎片化预热—系统性精读”的良性循环。
徐升国说:“短视频与AI降低了我们的阅读门槛,提升了我们对阅读的关注度,促进了阅读的发生。很多人就是听着一个主播讲一本书的内容,进而去阅读纸质的图书。还有的人是通过AI讲书、听书,再看纸质书的时候觉得阅读困难降低了。特别是听一些有声书,替代了一部分的纸质阅读,可以说它满足了我们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阅读的需求,也使我们的阅读方式更加立体化、多元化。已经有接近40%的人,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听书已经成为我们阅读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数字化红利普惠城乡的同时,阅读资源的结构性失衡仍待破局。数据显示,2024年未成年人阅读率(86.6%)与人均阅读量(11.65本)远超成年人,但农村地区综合阅读率及低龄儿童的阅读率依然有提升空间。对此,徐升国强调,需建立“靶向施策”的阅读推广体系。
徐升国说:“在做全民阅读的推广工程的时候,要特别针对这些特殊人群,专门设立相关的阅读推广项目,例如乡村的留守儿童阅读促进计划、乡村的中老年人的阅读促进计划、儿童阅读起跑线促进计划、分级阅读促进计划等等,有重点地提升这些人群的阅读服务供给,培养新一代的阅读人口。当然我们现在也可以采用各种新的方式来促进乡村的阅读。例如,把阅读和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传播进行融合,把乡村阅读和农耕体验、非遗体验进行融合,这些创新性的乡村阅读,我认为都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和意义。”
据了解,多地创新实践已初见成效。浙江实施“乡村阅读点亮计划”,通过农家书屋数字化改造与“乡村领读人”培育工程,使乡村儿童阅读时长大大提升。河南信阳光山县将稻田阅读与茶文化体验结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采用“文化传承+全民阅读”模式,使阅读从书本延伸至生活,与地域文化、民族精神紧密相连。
在城市,阅读空间的形态创新也正重新定义城市文化肌理。在上海,24小时公园图书馆无缝衔接人们的生活;在深圳,智能立体书库实现全自动图书分拣和垂直调阅,从全馆540万册纸本文献中调取一本书到读者手中,只需要10分钟;在北京,机器人馆员招手即停有问必答,可以帮你在15分钟内精确定位取书并送到桌前……新场景、新技术赋能“阅读+”的无限可能。
徐升国认为,未来的阅读空间应是物理载体与数字服务的深度融合体。
徐升国说:“全民阅读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实现了阅读的创新。新型的阅读空间通过建设城市书房、阅读驿站以及‘书巢’,把书房建到商场、公园、车站里边,使阅读服务充分的泛在化,形成10至15分钟的阅读圈。像智慧图书馆,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采用用户画像、智能推送、AI导读、AI讲书、虚拟数字人的阅读陪伴等等,把数字化的技术和线下阅读的场景、阅读空间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更好地进行阅读引领、阅读服务、阅读支持,满足不同的阅读的需求。”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写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也是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第12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在政策制度顶层推动全民阅读促进工作长期深入开展。徐升国表示,全民阅读需构建常态化公共服务体系,从而推动阅读服务从“活动式”转向“常态化”。
徐升国说:“全民阅读要持续地深化和高质量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系统性地建立全民阅读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的参与度、知晓度和满意度。同时,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的投入,包括资金保障、制度保障、组织建设、重点群体的阅读项目方案工程,从而使我们的公共服务常态化,通过持续常态泛在化的系统化阅读服务,更好地满足读者对阅读服务的需求,同时提升国民的阅读率、阅读量、阅读时长、阅读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一方面使全民阅读持续深入,第二个方面也使阅读在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时间:2025-04-24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