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9月8日,中国智能机器人生态大会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决策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合肥举行。会上,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行动计划、合肥市智能机器人“超级场景”、“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等重磅发布。据悉,合肥市智能机器人“超级场景”是全国首个。
构建“225”产业生态布局
2023年8月,合肥市将智能机器人产业纳入“6+5+X”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体系,作为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沉淀,此次大会现场,合肥市正式发布《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力争建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引培集聚创新创业团队突破50个,培育示范应用场景30个,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积极争创省级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
为此,合肥明确十大重点任务,包括成立合肥市智能机器人工作专班、建立总规模超50亿元的专项基金体系、支持建设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定期开展智能机器人领域“揭榜挂帅”、培育10大智能机器人自主创新产品等。
在支持建设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方面,合肥将给予每年最高2000万元、累计不超过1亿元的经费支持。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将遴选一批重大突破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通过“竞争赛马”等方式,对产业共性技术瓶颈项目给予30万元~200万元支持等。
此外,合肥还将建设数据采集和训练中心、加工服务中心、智能测评中心三大智能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加速协作臂机器人、类人形作业机器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等在制造业、农业、养老、医疗、教育等行业中先试先用,为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提供精密加工、科研样机、中试验证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机器人产业中,合肥将构建“225”产业生态布局——打造2个智能机器人产业园,2个智能机器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5个机器人典型应用示范区。
面向全国发布“超级场景”
机器人产业是合肥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性领域之一,拥有显著的科研优势及良好的产业配套、融合发展基础。基于此,大会现场发布了全国首个智能机器人“超级场景”。合肥面向全国科技企业、高校院所等,发布集成式应用场景,诚邀科创团队带着好技术、好产品成为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合伙人。
据了解,今年5月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基础及发展趋势,绘制形成了智能机器人场景创新图谱,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公共服务、特种服务四大领域开放8个综合性应用场景,努力让合肥成为国内智能机器人场景最开放城市。
目前,合肥积极抢抓智能机器人发展风口,已拥有20余家具有技术优势的智能机器人研发机构平台。今年已签约引进智能机器人重点项目近20个,在智能机器人“大脑”、仿真控制系统、仿生柔性皮肤材料等领域集聚了一批“硬科技”企业。
自研机器人家族壮大
今年7月,安徽省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启江一号”正式发布。此次大会现场,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启江二号”精彩亮相。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厚德介绍,“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60公斤,系统续航可达2小时,全身拥有38个自由度,配备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和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
相比于此前发布的“启江一号”人形机器人,“启江二号”更聪明、更敏捷、更强壮,在“智慧大脑、敏捷小脑和强健肢体”等方面均实现了性能提升。
刘厚德透露,“启江”机器人家族的未来成员已经开展测试。新成员身形将更小,能力更强。
会上,还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决策专业委员会,设立了决策大模型、多智能体强化学习、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智能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等主题分论坛。
本次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推进组办公室(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主办,CAAI智能决策专业委员会、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专班办公室(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时间:2024-09-11 来源:中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