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文化
6月28日,以“印刷与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的第15届印刷文化学术研讨会于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印刷博物馆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印刷术与古今文化及人民生活的紧密关系,着眼印刷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入研究探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刷文化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对世界文化传承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研讨活动得到印刷出版领域相关院校、科研单位、出版社和专家学者的积极支持,共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涉及印刷文化历史起源、遗产考证、技术作用、服务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印刷文化在弘扬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等。
研讨会共邀请10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发言。北京印刷学院龚小凡教授从图像学角度对红色文学书籍封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图像与政治、艺术与历史之间的关联作用。
北京印刷学院高杨文教授通过对调查研究成果的出版研究,探讨了出版印刷对促进调查研究思想赓续传承的积极作用。人民出版社侯俊智编审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出版印刷工作研究,清晰界定了出版印刷工作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美术》杂志社盛葳副主编以版画中的水印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印刷、版画与出版的密切关系和联动作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黄晓新研究员通过对学术出版史料的分析,更清晰地界定了近现代学术出版产业发展和制度形成等情况。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通过梳理《王祯农书》四库本系统抄校对、刊印的复杂过程,分析探讨了印刷对规范出版工作和促进知识传播的重要历史作用和当代意义。福建江夏学院吴嘉陵教授通过对清末民初的年画、画报等的研究,探讨了印刷出版对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价值。
燕山出版社俞伽副总编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墨锭制作与使用的历史演变,分析界定了中国传统墨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艺术内涵和历史价值。故宫博物馆翁连溪研究员通过研究梳理《孔子圣迹图》早期绘本、刻本、拓本等版本体系,为深化版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金融时报》艾俊川编辑通过研究分析考证吐鲁番出土的元代纸牌,更准确地提供了印刷术向世界范围传播的重要历史物证。本次研讨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贯穿古今,通过分析界定印刷文化丰富的历史遗产价值和积极的现实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印刷与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这次研讨活动由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印刷文化研究委员会联合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大学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海南省新闻出版局、福建省新闻出版局、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共同组织。
[时间:2023-07-05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