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 全民阅读再升级

全民阅读

  首届岳麓书会系列活动在湖南长沙拉开帷幕,百场活动荐精品、百种场景聚书香、百位名家齐助阵、千万礼券赠读者;2022天府书展圆满收官,书展展示展销图书逾80万种,举办各项阅读分享活动400余场……临近岁末,天寒地冻,各地的阅读活动却依旧火热。如果将视线拉长,我们会发现,我国公共阅读空间的精彩纷呈已是常态,全民阅读的走实走深、不断升级让人振奋。

  盘点今年以来的阅读事件、阅读现象,“全民阅读”是一个高频词汇。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全民阅读”连续第九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与以往的表述相比,前面的动词由“倡导”变成了“深入推进”。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我国启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之后,各地纷纷举办全民阅读活动,如山东省举办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暨齐鲁书香节,安徽省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确定每年9月为“江淮读书月”,等等。前不久,“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更是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
 
  全民阅读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之所以受到重点关注,重要原因之一是全民阅读已经具备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条件。全民阅读强调“全”,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阅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满足人们阅读需求的能力大幅提升,阅读的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多家。为满足人们高品质、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推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目前,全国已建成1.8万多个类似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加上城市中的7万余家实体书店及众多公益性阅读空间和服务,“15分钟阅读圈”在许多地方都成为了现实。
 
  另外,在科技的助力下,阅读的物理空间也被打破。目前,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图书馆及99%的县级图书馆都能为读者提供海量的数字资源。
 
  可以说,我国全民阅读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人们只要想阅读,都能便利地获得阅读空间和阅读资源。得益于阅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阅读水平整体提升明显。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分别为4.76本和3.30本,均保持了多年连续增加的趋势。
 
  有的吃,还要吃得好,如何利用好这些阅读资源,让人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是全民阅读升级的明确方向和必然要求。今年,许多地方、出版机构、网络平台等推出各种“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实践,让人眼前一亮。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历来重视书香社会建设,其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已经非常精细化。比如,前不久,北京市东城区挑选了38处优质实体书店和街道图书馆,根据它们各自所处的区域特点,规划出“国潮风尚”“书映百年”“国风静巷”“雅集流韵”“老城文华”等5条“书香之城”探访路线,吸引人们主动探索身边的美学场所和阅读空间。
 
  出版机构作为好书的提供者,在深化全民阅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许多知名出版机构求新、求变,借助信息技术和一些知名网络平台,把好书引介给更多的读者。比如,莫言、余华、梁晓声、刘震云、格非等著名作家都曾现身网络直播间,与读者热情互动,畅谈文学创作,实现了好书推荐、阅读推广、图书销售等多方面的共赢。
 
  全民阅读是一项大工程,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如今,在供应方面,我们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有好书读的需求。但阅读是个人之事,读不读、读什么、怎么读更多是个人的选择。全民阅读最根本的还是让每个人都爱上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适逢如此好的阅读大环境,我们应充分利用阅读资源、加倍珍惜“阅读新时代”,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为书香社会、书香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间:2022-12-28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