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
图书价值,是通过传播影响力来实现的。内容传播越广、延伸活动的触角越长,其产生的出版“溢出效应”就越可观。那么,编辑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哪些具体工作?
出版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图书的市场占有率、IP化规模、社会导向与舆情影响等方面。而编辑工作的“含金量”,反映了编辑的专业水准和创意发挥,体现了编辑精益求精、突破思维局限以及不断迭代更新的职业特性。这种“无形”的投入,在“有形”的图书质量及其“溢出效应”中得到充分呈现。且“无形”的投入越大,“有形”的呈现越精彩纷呈。
做好市场预判是前提
每本书从选题策划到成书出版均有一定的时间周期,需要编辑具备一定的前瞻思维,提前谋划,并对未来某一时期的市场做出准确预判。读者需求不会写在脸上,更多是“无中生有”的弹性需求,编辑顺应形势,对重大活动保持敏感度,把图书市场发展趋势置于国家发展大势的考量中,从而预测读者需求的变化曲线,掌握编辑工作的主动权。
如北教小雨文化传媒的编辑团队抓住建党100周年的契机,从2018年就开始策划“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丛书”。首先,他们将“大处着眼”和“细处用心”有效结合,精心选择影响过几代人、导向鲜明的红色名家经典作品,并认真核实丛书涉及的人名、地名、重大历史事件等,确保内容的准确无误。
其次,为了实现内容与载体的完美统一,该书系封面设计数易其稿,最终以“中国红”为主体色,同时配以深红底色的人物图片和激情昂扬的文字,使封面人物呈现出穿越历史的厚重感,增加了丛书的视觉表现力。
最后,编辑团队与新华书店等机构合作开展丛书“进校园”“北京阅读公开课”等阅读推广活动,有力配合中心工作,为加强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优质产品及服务。截至目前,该书已发行150多万册。这个案例也充分表明,出版“溢出效应”是一个持续性“缓释”的过程,以此延续图书的生命力。
编辑工作的“含金量”是关键
编辑工作“含金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的质量和效益,也决定了“溢出效应”的有效半径。主要体现在编辑工作的进一步细化和量化上,包括审读把关、修改加工、设计制作、营销推广、IP开发等。
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例,面对知名作者刘统精心写就的56万字书稿,编辑与作者反复商讨,多次打磨,采取了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在不影响文意的前提下“化繁为简”;二是变直接引用为间接引用,使得文字表达更通俗、精炼;三是调整部分章节内容,使行文更紧凑,最终成稿近40万字。在编校质量把关中,编辑团队分章分篇,结合“交叉审读”,集中讨论并集合统稿改样。为确保史实内容的准确性,专门约请北京、上海等地党史专家召开书稿评审会,精雕细琢。
在营销推广方面,该社克服疫情困难,在2021年元旦前举行小规模的记者见面会,同时在上海书城布置展览活动,有效地扩大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该书不仅入选2020年度“中国好书”,还被列入“上海青少年深阅读计划”、湖北、浙江、江苏等地读书活动、新华荐书2021年度十大好书等书单,有效地拓展了市场半径。
融合出版是技术支撑
编辑工作的“含金量”如何,最终通过对主题图书诸要素的规范、优化,丰富图书的表现力,为图书内容设计和制作最佳的表现形式,实现内容与载体的浑然一体而得到展现。出版融合手段的运用,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出版主题图书《查医生援鄂日记》的过程中,精编精校的同时,打破视觉和听觉的次元壁,运用出版融合手段,加大了图书表现力。图书正文附有二维码,收录了查医生的学生、仁济医院医生李佳创作的歌曲《等你》《勇气》,还有由东方卫视牵头制作、著名导演鲁国良执导、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演唱的《勇气》MV,以及根据查医生出征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录音整理原声。如此不但丰富了图书内容,还让读者有了更多阅读体验。《查医生援鄂日记》出版后,因契合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新形势的需要引起社会关注,版权已输出海外,“溢出效应”得到充分体现。
[时间:2022-12-12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