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娃式”包装要不得

过度包装

  现如今,一些商品“套娃式”包装盛行,一些商家在包装上可谓是“煞费苦心”,除了从包装的体积重量上下手,甚至还使用红木、贵金属等材料,商品重“颜值”轻品质,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日前,工信部组织完成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二次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以进一步规范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要求,引导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活。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引导绿色消费的重要方式。商品的过度包装会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消费者也会从中吃亏,因为过度包装的成本会通过加价转移给顾客,类似于常说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由于成本增加,一些商家不重视产品质量,导致商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从长远来看,不论是对商家还是消费市场乃至于整个社会都是不利的。
 
  “套娃式”包装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由消费需要向消费欲望转变。由于商品日益被符号化,一些消费者更注重商品外在形式所体现的符号价值,而有所忽视商品本身的价值,因此会更倾向于选择包装仪式感十足的产品。一些商家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需求,开始投其所好,通过一味地丰富包装来获得市场;或者诱导消费者选择豪华包装产品,以提升产品利润,导致小物件大包装、轻物件重包装以及“套娃式”包装屡见不鲜。
 
  警惕“套娃式”包装,应督促企业坚持质量第一。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商品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是否可以实现长足发展。商家应在外包装上做“减法”,给产品质量做“加法”。除此以外,给外包装做“减法”,还是给环境资源保护做“加法”。企业在包装上应注重创新,以增加实用性为主,不可喧宾夺主。20世纪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即是多”理念,极简即是美,这种极简思维也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例如古画中的“留白”、瓷器等,都是极简美的很好诠释。用极简包装来取代繁杂的“套娃式”包装,反而会增添产品的品位与价值。
 
  破除“面子”工程,提倡绿色消费。消费者应当摆脱虚荣心理,追求产品的品质,让“绿色消费”的消费观成为消费过程中的主导,避免落入“套娃”式包装陷阱。
 
  好的产品不应该是“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而应该内外兼修,抱朴含真。看似高颜值的外包装可能会给商家带来一时的利润,但并不能长久。须知“面子”固然重要,但品质才是真正的王道。

[时间:2022-05-16  来源:人民日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