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出炉的一份“2005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名单,证实了深圳印刷业傲视群雄:深圳有19家印刷企业入选百强,其中前三名尽收入深圳印刷企业囊中。入选百强的19家深圳企业,2004年总销售额为119.38亿元,占百强总销售额的30.03%。
位列前三名的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鸿兴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更是中国印刷领域中的“巨无霸”,三家企业2004年的销售收入49.77亿元,占了百强总销售收入的12.5%。
毫无疑问,如今的深圳已和北京、上海一起被公认为国内三大印刷基地,并且还是全国最重要的高端精品印刷中心,而回首深圳印刷业的发展历程,可谓异军突起,深圳印刷业在短短20多年间实现了超常规的飞速发展,目前已有印刷企业18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4万多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年总产值接近200亿元,占了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的20%,进出口则达到260亿美元。几乎所有世界顶级的印制大奖,深圳印刷企业都曾获得过,其中深圳雅昌彩印便两度荣获全球印刷最高奖“美国印制大奖”金奖。
变局:昔日“北书南印”,如今少见“北雁南飞”
在中国印刷界,曾普遍有种说法叫“北雁南飞”,它所指的不再是一种候鸟迁徙的自然现象,而是指国内期刊的印刷出现“北雁南飞”、“北书南印”现象,即北方的众多名刊大刊,纷纷南下深圳完成印刷。由于印刷品质优良、美观并且印刷差错率低,深圳成为了公认的高档产品印刷基地:2001年,全国85%以上的电话号码簿、60%以上的高档书刊、画册和杂志、90%以上的拍卖品图录均在深圳制版印刷。
然而,近几年不少内地刊物开始回流到本地进行印刷,使深圳印刷业面临市场的新变局。
深圳印刷行业协会会长李秋光介绍,“近两年来,长三角城市和北京印刷业上得很快,硬件上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设备、技术都跟上国际潮流,在软件上深圳也为其做出很大贡献。”李秋光透露,随着内地印刷业的崛起,今年以来,对深圳一些较依赖国内市场的印刷企业来说有很大影响,来自内地的订单萎缩了约百分之七八十,“北书南印”、“北雁南飞”盛景不再。
利丰雅高印刷(深圳)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顾克毅也向记者证实了来自北方城市的订单已下降,甚至来自南方广州的一些杂志的印刷也转而交给内地印刷厂,比如多年来一直委托利丰雅高深圳公司印刷的广州杂志《南风窗》,今年结束了和利丰雅高的合作,而委托济南、北京等地印刷厂设分印点。
对策:大力发展本土创作、出版;深企北上办厂抢滩市场
南飞的“北雁”减少了,深圳印刷业能不能指望“本地雁”呢?从文化产业链条的角度来考量,印刷业是一个处于中后端的一环,前端还有创作、出版的环节,有关人士表示,早年上海之所以成为我国现代印刷的发源地,正是因为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集聚了一大批文人,创作繁荣带动出版繁荣,进而带动了印刷业的发展。那么深圳印刷业是否有也这种来自本土创作、出版业输送的养分呢?答案是否定的,利丰雅高营销总监顾克毅表示,深圳目前的创作、出版业是较弱的,出版社只有海天等极少量的出版社,从利丰雅高接到的订单来看,深圳本土刊物也就《女报》、《现代装饰》等两三本刊物,精装书这块深圳本土基本没有,精美高档的画册主要是在北京、上海、江浙一带有出版,“深圳印刷业如果靠印刷本土刊物就太危险了,割断产业链单独扶持印刷业会不讨好,需要创造条件吸引文化人才搞创作、做强出版业、培养市民阅读习惯,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作、出版、印刷、发行、消费的文化产业链条。”
深圳宝峰印刷集团总裁张红梅表示,从接单的情况来看,深圳本土出版物所占比例1%都不到。“我认为我们有两方面工作要做,一是继续稳住深圳在全国的高档印刷品业务优势,抓好各省的重点出版物;二是作为深圳市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市委市政府继续扶持、大力开发本土的出版物。”张红梅介绍,深圳很多的印刷企业利用深圳印刷业的品牌,纷纷北上,成立公司、组建印制基地,继续抢滩市场。记者了解到,中华商务便在北京设有分公司,上海分公司也在建,并计划向西部发展,深圳雅昌彩印有限公司也在北京开设了生产基地。
出路:占领高端市场,拓展海外印务
深圳市新闻出版局一位负责人也谈到,上世纪整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是深圳印刷业最辉煌的时候,当时出现“北书南印”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的资源配置行为,而如今北书不再南印,这位负责人表示对此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深圳如今是减少了粗放型、低端印刷品的印刷量,而稳定甚至增加了高端印刷品的印刷量,整个深圳印刷业依旧是发达的,真正会出现困难的是那些主要依靠内地市场、质量不高的小印刷企业,而这种印刷企业在深圳占得并不多,深圳主要是外向型企业,因此深圳大型企业生产业务非常稳定。”该负责人并且认为北方印刷业的崛起对深圳印刷业也是件好事,“这等于是内地推了深圳一掌,让深圳跑得更快一些。”
深圳印刷行业协会会长李秋光也提出深圳印刷业的出路应“向外”,要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国内市场萎缩,开拓国际市场应是深圳印刷业的一个方向,要多借香港为桥梁接国外的单。”事实上,深圳印刷业最初的成功,就首先受益于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香港是世界四大印刷中心之一,香港上市公司中有5家印刷企业,全部在深圳设有工厂,深圳成为香港数百亿港元印刷品出口的实质生产基地,具备了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近年来,这种深港印刷业合作所采取的“前店后厂”模式,一度促进了两地印刷业的快速增长。
目前,深圳大多数印刷企业都以接国外订单为主。如:中华商务外单约占70%;而鸿兴的外单更是达到了90%以上;过去以国内业务为主的雅昌如今也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探讨:印刷产业园,建还是不建?
深圳要做大做强印刷业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模式?让我们先看看上海、北京两大印刷基地的做法。据了解,2002年,上海建设了占地1000亩,集展览、商务、设备、设计、印刷、金融、物流于一体的行业CBD——国际包装印刷城,并形成若干大型印刷企业集团引领小型分散的服务型印刷企业共同前进的分布格局,带动着全市印刷包装的发展;北京是全国印刷的主要市场和全国最大的新闻出版基地,产业力量雄厚,如今规划发展了2000亩地的印刷城。
有人提出,深圳也应建设一个印刷产业园,既让大型核心企业入驻,也让小型印刷厂入驻,由核心企业带动小型卫星厂。但行业有关人士并不认同这种由政府划地建产业园的做法,该人士表示,发展印刷业集聚基地不该是由政府来搞“圈地运动”,“硬把十万只小木船绑在一起也不会是艘航空母舰,产业集聚地应该是市场自然发育出来的”。
目标:使深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印刷基地
看来,以何种模式发展深圳印刷业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而要做大做强印刷业却是深圳坚定不移的选择。在市委市政府今年出台的《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便明确要把印刷产业作为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将提升印刷业科技含量,进行印刷技术研发,实施将印刷业作为深圳市传统优势产业的扶持政策,建设印刷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立“深圳印刷奖”,全面提升印刷产业的技术等级,推动印刷业向多色、高速、数码化和个性化印刷发展,使深圳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印刷制造基地。
宝峰印刷集团总裁张红梅表示,深圳在珠三角地域中具有IT本行业信息技术应用、装潢设计专业人员集中、地域和信息畅通等优势,在胶版、凹版、特种印刷以及印前印后设备、制造工艺水平、薄膜包装材料和印刷材料制造工艺水平及行业群体规模等方面仍领先于国内大部分地区,且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印刷产业结构体系。
据悉,这个月深圳市将召开印刷行业的座谈会,进一步了解业界发展趋势,明确行业重点和发展策略,有关部门并将认真研究,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印刷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时间:2006-06-30 作者:佚名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