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观察 | 设备维修费用究竟该如何控制?

设备维修

  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内涵已由过去的强调为生产服务,追求较高的设备完好率指标转变到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要求设备管理工作重视维修费用的管理与控制,以最少的维修费用达到最高的设备可利用率。随着能源紧缺日益严重,节能降耗已成为各印刷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其目的便是提高经济效益。印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运作过程,想要实现精益管理,设备管理部分也是不容忽视一环,设备维修费用管控也是一门大学问!

  一、重视设备的采购管理
  
  设备的采购在选型上极其重要,若其可靠性高,可维修性良好,设备的后期维修费用就会减少很多。
 
  另外,要选择统一的机型,既便于备件的储备,通用互换,也便于维修的组织,节省库存费用。设备选型的好坏,决定着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多少。
 
  二、选择适宜的维修方式
 
   如何摆正生产与市场的关系、生产与维修的关系至关重要。不重视维修,生产上随意性大,在组织上、资金上、时间上不能给予设备管理与维修最基本条件的保证,必然会造成设备失修,设备完好状况下降,进而影响设备效能的发挥,造成设备维修费用的增加。改进过去被长期采用的设备三级保养,大、中修等传统做法。应由专人,组织合理的时间进行保养,对于大、中修等计划预修制,则改用灵活的项修、保养来替代。
 
  三、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
 
  设备性能不好,效率不高,以及闲置过多,也是对设备资产的一种无形浪费,造成成本的增高。为此,重视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实行“责任与维修”、“维修人员年度考评制”等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设与维修人员自我约束机制的建设。组织设备完好治理, “五漏”整顿,消除操作与维修“七项有害行为”等多项活动。设备有效作业率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单位维修费用。
 
  四、精心维修与保养设备
 
  对设备认真细致维修、正确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可防止设备零部件非正常磨损与损坏,延长修理间隔期,减少维修费用。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的维修浪费:一是设备失修。这是由于设备检查漏项,预测不准确或由于经费不足,对设备不重视,拼设备而造成的设备失修现象。二是过剩维修。这是由于对设备进行过多的维修安排,以及过分追求设备性能的完好,如要求修旧如新等,要求过剩的功能造成的维修浪费。
 
   五、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和规章条例,对成本有很大影响。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设备管理的重点。为杜绝和减少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漏洞,账物不符、维修保养不到位、设备带病运转、违章操作以及润滑不良等形式的浪费,提高全员的自觉性。公司设备管理部根据统计维修费用的实际情况,先后制订维修费用管理规定、非正常损坏件与设备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制度、关于旧件修复的鉴定与奖励规定等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保养规范,点检与保养记录,强化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
 
  六、制订科学、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
 
  1.指标是指导、检查、评价各项业务、技术、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果的依据。指标可分成单项技术经济指标和综合指标,也可分成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指标的主要作用有:定量评价管理工作的绩效;在管理过程中起监督、调控和导向作用;起激励与促进的作用。
 
  2.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就是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能够综合评价设备管理效果和效率的指标。设备管理的技术指标是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工作涉及到资金、物资、劳动组织、技术、经济、生产经营目标等各方面,要检验和衡量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和设备资产经营效果,必须建立和健全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维修定额 对全面衡量维修的劳动组织、物质、技术装备、修理技术水平有价值,应继续使用,但制定维修定额系数,随时修订和补充。
 
  设备完好率 作为设备技术状态的主要考核指标,目前仍是有效的,可继续使用。但在具体操作中,应对完好标准的定性条款加以研究改进,力求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或对指标的计算加以改进,确保指标的准确。
 
  七、加强成本管理教育
 
  1.为控制维修费用的支出,专门成立了由工程师参加的维修换件把关组,并就备件领用程序、非正常损坏件的鉴定与处理制订了专门的规定。
 
  2.为适应市场形势,维修人员积极参与并配合厂部进行原辅材料优化配置工作,在基本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设备,适应各种原辅材料,使优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大力开展成本教育活动。为搞好成本管理,就费用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分析,商定各种对策,在节假日检修,每日的生产会上经常进行专题说明与要求,并结合修理工考评进行了专项培训,使成本管理工作得以深化。
 
  八、提倡修旧利废,节能降耗
 
  1.为降低维修费用,充分发挥和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就旧件的修复、零件的损坏制订了专门的鉴定程序与奖罚处理规定。
 
  2.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在能源消耗上,设备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资消耗。设备一般都有常备的零部件、易损件,如零部件消耗大,设备维修费用支出就高。
 
  九、加强技术改进工作
 
   技术改进对于完善设备性能,降低维修费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小改小革,消除设备中存在的固有缺陷,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与效率,大大降低了检查与维修的工作量,每年可节省不少维修费用。
 
  十、建立监控体系,突出设备的经济管理
 
  过去维修费用分析,大都在期末进行,属于事后分析,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当前,企业不应单纯搞事后分析,而要加强推广成本预测分析,即把计划分析、预测分析和事后的实绩分析结合起来,成立起完整的分析、预算体系。
 
  建立行之有效的设备监控体系。通过对设备立项的把关,减少不必要的新设备投入;通过技术协议的会签,保证设备的售后服务;通过对设备使用期维修费用的控制与考核,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修技术攻关、外购备件控制、备件的修旧利废等工作;通过设备调剂、调拨、报废再利用,优化设备资源配置,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对设备维修技术监察与考核,加强维修技术攻关,保证设备基本处于完好状态;搞好综合平衡,保持设备管理、设备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时间:2021-11-25  来源:设备人]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