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荆油墨
又一起分拆上市正在上演。港股上市公司叶氏化工集团(00408,HK)拟将其油墨业务子公司洋紫荆油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洋紫荆)分拆至A股上市。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营业增长疲软的洋紫荆,其环保型加工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在报告期内(即2017~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均不足五成。而一旦此次IPO募投项目之一的水性油墨和UV油墨生产项目实施,洋紫荆的环保型加工材料将迎来产能翻倍。
此外,洋紫荆还存在报表系统、办公和行政信息管理系统与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共享的情况,并因此需要每年向其控股股东支付数百万元的管理费用。不过,洋紫荆却表示,其确保了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独立性。
营收增速不断放缓
尽管背靠叶氏化工集团,同时在中国油墨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已连续多年位列国内油墨行业市占率第一,但洋紫荆的营收增长并不明显。
2017~2019年,洋紫荆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69亿元、11.31亿元、11.36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80%、0.44%。在不断放缓的营收增速下,洋紫荆同期的净利润也并不稳定,分别录得5875.30万元、4430.36万元、10561.62万元。这一业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原材料价格下降。例如,作为洋紫荆两种主要原材料的树脂和溶剂,其平均采购价格在2019年分别下滑了5.37%、13.16%。
然而,高企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金额,仍将使洋紫荆的业绩质量被打上一些折扣。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洋紫荆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加上应收款项融资)总共的余额分别为5.24亿元、5.60亿元、5.54亿元、5.1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02%、49.51%、48.77%、65.06%。
值得一提的是,在营收增速不断放缓的背后,还存在一个尴尬的现实,即洋紫荆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
洋紫荆的主要产品中,作为完整年度的2019年,凹版油墨、平版油墨和环保型加工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14%、61.32%、43.01%;2020年前三季度,对应数据则分别是90.06%、50.46%、44.11%。
在此情况下,洋紫荆还将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用于年产8000吨水性油墨及3000吨UV油墨生产项目。
水性油墨和UV油墨正是属于洋紫荆的环保型加工材料,也就是说,此次IPO募投项目的实施,将使得洋紫荆环保型加工材料的产能较目前水平接近翻倍。
同时,2017~2019年,洋紫荆环保型加工材料的销量分别为4859.01吨、5043.15吨、4861.67吨,在环保型加工材料销售疲软的情况下,洋紫荆又打算如何消纳这些庞大的新增产能呢?
“现有客户中,目前合作主要集中在溶剂型油墨,与客户在UV油墨和水性油墨的合作尚未全面展开。”洋紫荆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本次募投年产8000吨水性油墨项目,主要是通过引导现有凹版油墨客户的需求,将溶剂型油墨逐渐转化至水性油墨,因此将本次募投项目的水性油墨归属于凹版油墨,本次募投项目的年产3000吨UV油墨归属于平版油墨。
不过,这似乎仍无法完全“解答”为何要翻倍新增产能以及产能如何消化的问题。
公司独立性有疑问
洋紫荆的来头并不小,其间接控股股东为港股上市公司叶氏化工集团。不过,洋紫荆也因此面临和叶氏化工存在较多关联交易,以及公司独立性的问题。
在关联交易方面,2017~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洋紫荆向其关联方的采购金额占公司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15.52%、18.26%、14.40%、11.49%。同时,洋紫荆对关联方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公司整体营收的6.10%、5.55%、0.11%、0.08%。
报告期内,叶氏化工也都是洋紫荆的第一大供应商。而在洋紫荆的关联客户中,最主要的是洋紫荆河北,其同时也是洋紫荆2017年和2018年的第一大客户,直至2018年下半年,洋紫荆河北因环保问题被关停。
2017年,洋紫荆对洋紫荆河北的销售金额和采购金额分别为6411.86万元、2298.76万元,2018年的销售金额和采购金额分别为6160.00万元、2777.01万元。
洋紫荆的招股书(申报稿)并未披露洋紫荆河北的营业收入,不过,2017年和2018年,洋紫荆河北的净利润分别为196.36万元、-433.10万元。
与此同时,除了销售和采购产品外,叶氏化工还向洋紫荆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法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财务服务、风险管控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网络服务,洋紫荆因此每年向叶氏化工支付数百万元的管理费。
而在这背后,洋紫荆存在报表系统、办公和行政信息管理系统与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共享的情况。
洋紫荆则表示,在报表系统方面,仅共享了报表展示服务器,数据仓库及ETL均设置了独立服务器进行保存,保证了公司报表系统的独立性;办公和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则采取了权限管理、数据隔离、接口隔离等内控措施。洋紫荆因此认为,公司确保了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独立性。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7~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洋紫荆总共取得净利润之总和为2.65亿元,但其在2018~2020年前三季度的现金分红金额就总共达到4.59亿元,远超同期的净利润之和。无疑,这背后受益最大的是控股股东。
如今,洋紫荆希望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4.1亿元,其中6337.03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时间:2021-08-1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