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印刷包装业“玩转”数字化

印刷包装

   “以前这些数据都要靠人工录入,费时费力,现在不仅能在这个看板上实现实时查看,还能在手机上看到。”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印刷”)副总裁、集团研发中心主任谢名优边向记者展示公司的生产数据大屏展示板,边介绍道。

  生产数据大屏展示板动态显示着能源管理数据、产量数据、仓库数据等,生产车间的信息还被以彩色化、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仓库数据页面的任务清单栏上,产品批号、出入库数量和执行人等信息一览无遗。
 
  同样的场景也能在汕头万顺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顺新材”)的智能生产车间上看到。生产线的某道工序一完工,员工就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到。远在办公室的公司管理层人员,也早已在系统或手机上接收到数据及其分析结果与决策建议。在此过程中,生产进度、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都能被实时呈现。
 
  这是数字化转型带给企业的红利。作为汕头两家在印刷包装制品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上市企业,东风印刷和万顺新材在市区两级工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将数据作为决定企业生存和未来的核心生产要素之一,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争当数字化转型的“弄潮儿”,以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智能车间让管理轻松简便
 
  面对人工和材料成本上升、管理难度增大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对于印刷包装制品企业来说,合适的MES和ERP系统有利于对生产流程各环节进行全过程和远程的数据采集、分析、监控与决策,提升企业的管理体系。
 
  2018年,东风印刷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围绕公司生产管理需求,建设MES系统(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升级换代原有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打造智能车间。同年,万顺新材开始筹备智能车间MES项目,通过对设备加装传感器实现数据采集,在此基础上打造智能车间。
 
  谢名优提到,针对车间的常规数据,公司研发了自己的数据感知与采集装置,用于满足大部分日常的生产采集需求。而如果需要采集更专业更高级数据,如每一个工艺温度的高低、每一个电机的工艺压力等,公司采用的是第三方公司的数据感知与采集装置。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关键信号进行外部感知与采集的方式获取,不需要联接设备PLC端口(可编程序控制器),也不需要设备的通信协议,可以低成本部署、获取所需要采集的各种设备的生产数据。
 
  他举例,数据采集系统会监测设备的运行速度,如果运行速度为零,则有可能是故障、停机待料或是工艺等问题。公司MES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停机原因进行分类,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各种智能管理模块利用这些实时反馈的信息,把复杂的管理问题变成了一系列点对点的工作任务,实时分配到工作人员对应的PDA/PAD上面。
 
  “以前生产车间如果出现异常,信息传递经常延误,无法及时处理。而智能车间能够实时反馈,精准定位异常的生产环节,减少在这一方面的人工投入。”谢名优说,基于自动采集的各种生产数据打造的智能车间,让企业的管理越来越轻松简便,“就像外卖系统,把消费者复杂的需求,转化成点餐、付款、骑手送货、评价等点对点任务一样,把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化、透明化。”
 
  万顺新材副总经理黄薇同样表示,智能车间实现各工序快速派工、生产快速汇报、工序转移等,工序生产汇报和转序效率大大提高,将工序计划员从3人减少至1人,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过去遇到生产环节出现问题,我们从上至下进行沟通了解过程中,会因为信号弱等原因,导致数据获取滞后等问题。”黄薇说,智能车间则实现了即使管理人员在远程也能实时获取所需数据,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关键技术创新发明打破垄断
 
  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生产信息化系统和管理信息化系统,东风印刷和万顺新材实现将企业的生产计划、物料、设备、技术或工艺、人员等主要生产要素的数据采集、汇总和分析,数字化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除了上述优势,谢名优表示,数字化升级让企业得以跟踪生产、销售、物流全过程,实时查询产品的具体位置,解决了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订单跟踪不及时问题,及时反馈给客户,由此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提升了企业对外形象。
 
  将员工从繁琐的记录数据工作中解放出来,克服手工单据传递带来的不便与麻烦后,企业除了决策反应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研发创新等更重要的问题上,东风印刷就尝到了甜头。
 
  谢名优告诉记者,数字印刷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但长期以来,由于设备技术、材料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形成了技术垄断闭环,整个行业数字化发展都不得不采用国外的软件、设备和材料,处于被动状态。
 
  “喷墨油墨是数字印刷行业的基础,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材料经常会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针对数字印刷技术,我们意识到高性能的数字印刷油墨非常关键,要打破这样的局面,必须要掌握自己的油墨技术。”谢名优说,2018年底东风印刷联合北京高校,开始了纳米LED UV喷墨油墨的研发。2020年4月,他们成功研制出一款与国外液体电子油墨并行的油墨技术,并投入使用。
 
  “这意味着我们的油墨不必再受进口制约,突破了国外垄断。”谢名优说,在今年6月下旬的北京印刷展览会上,由纳米LED UV(紫外光固化)喷墨油墨打印的数字印刷样品色泽艳丽,层次细腻丰富,没有其他同类油墨呛鼻的异味,得到了同行的认同。至此,东风印刷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再下一城”,对于下一阶段的信息化发展,谢名优信心十足。
 
  黄薇也表示,数字化带给企业的变化是明显的。近年来,万顺新材技术研发中心已获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自主研发了智能光控隔热膜、阻隔膜、导电膜、纳米银膜、纳米炫光膜等高科技产品,率先在国内实现进口替代,促进国内相关行业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并促进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5G网络与人才成为转型关键
 
  谈及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的看法,黄薇认为这是快速变化的当下,企业必然要采取的措施。“工厂的管理方式,从办公室延伸到工厂现场作业的层面,从企业管理人员延伸到现场作业工人,实现了生产信息快速的扁平化管理,能快速响应市场和提高生产过程管控水平,最终也是为了降本增效赢取更大市场。”黄薇说道。
 
  而企业若想取得一定的转型成果,除了公司高层和领导重视,还在于全体员工的共同配合及推动。在这方面,黄薇认为企业要加强员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辅以适当的激励措施,才能有效推进转型。
 
  此外,她还建议政府从政策支持、项目补贴等层面,加速推广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政企合作、共建数字城市,推动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不断推动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发展。
 
  工业4.0时代,数据是生产力,在促进企业技术迭代、管理架构新陈代谢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在哪?谢名优直言,联网费用以及网络安全性是其中之一。目前的Wi—Fi网络并不适合用在工业领域的数据传输上,5G网络保密性强、传输快、丢包率小,但昂贵的联网费用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笔巨额投入。
 
  据了解,东风印刷目前使用的是自己的Wi—Fi无线网络,生产采集的数据存储于公司自身打造的服务器中,内部Wi—Fi无线网络基本满足公司做一些简单的数据采集应用,基本能支撑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但若想采集更复杂、更高级的数据,需要5G技术的支撑,东风印刷也正在测试真正让5G网络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进行更进一步的数字化转型的方案。
 
  与此同时,人才缺失也是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另一大因素之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能将数据转化为制造业可用信息,如ERP系统统计分析而出的一串串进阶数据。但多数企业管理层欠缺发现这些进阶的数据价值的能力,从而影响决策,导致数字化转型效果不佳。因此,谢名优认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最重要是选择、用好适合自己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和模式。”
 
  ■观点
 
  汕头大学工学院教授、包能胜博士:
 
  5G和人才助力企业迈向数字化转型更高台阶
 
  在汕头大学工学院教授、包能胜博士看来,东风印刷和万顺新材这两家印刷包装制品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一定效果,如果有能力有信心,还可以再推进发展。
 
  包能胜认为,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的前提是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智能制造要素要进一步提升,各类生产设备乃至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信息,能够安全、快捷、高效地联接企业MES系统与ERP系统。由此企业管理层才能充分发挥人类大脑无与伦比的分析与决策的高端价值,而不只是粗浅查看统计出来的数据,这需要生产员工、车间管理、工厂管理等不同层级的智能制造人才储备。
 
  此外,他还表示,印刷包装制品行业通常围绕两个发展目标:一是产品提质提效,二是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生产管理愈加精简。企业在采集数据时,若能采集到零部件运行的数据,那么当一台设备出现异常的时候,系统不仅能知道是哪一台设备出现问题,还能知道设备内部的哪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或预测有可能不久的时间出现故障,从而实现设备精准与快速的智能运维,“及时得知零部件的问题就像知道人发烧的原因,企业管理也就越来越精细化。”
 
  从提高印刷包装设备的加工工艺适应性,到研发柔性生产线,及时优化生产订单管理,实现能像传统人员生产线一样的快速转产,到打造体积小、价格低、抗干扰性强、传输安全实时的5G终端。包能胜对于下一阶段数字化转型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一长串清单。他还建议,国家要加快建设以5G网络为骨干的工业物联网,降低网络使用费用,并打造强大的国产化的数据库系统,一方面是保证国家总体的工业数据安全,另一方面是让资金能力不足以支持建设自有服务器的中小企业在“上云上平台”时规避企业数据被泄露的风险。

[时间:2021-08-03  来源:南方PLUS]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