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童书市场的发展趋势

童书

  当代德语童书和青少年读物的一个特点尤为引人注目——不再为14岁以下读者量身定制,文本的用词、观感和主题能让0~99岁的读者都拥有愉快的阅读体验。

  童书和青少年读物不再回避有分量的话题。就拿那些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简称“STEM”)、制作精良的科普类新书来说,这些富有新意的非虚构类图书在视觉上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将复杂的观点有效地传达给读者。还有一些年轻的女作家并不避讳衰老、疾病和死亡等普遍意义上来说对儿童和青少年有些敏感的话题,用快节奏的对话、风趣幽默的表达和不落俗套的情节,让严肃的故事也能带给读者“悦读”的奇妙体验。
 
  新的非虚构系列强化了STEM领域
 
  近来,非虚构类童书迎来了另一个高峰。互联网也许会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继续阔步前进,但细细考究,非虚构类图书的写作和插画绘制仍然在我们的书架上占有重要一席,尤其是当我们需要可靠准确的信息时,非虚构类图书的巨大优势就得以凸显。因此,数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等STEM主题始终处于前沿,这也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卡斯滕·布伦辛(Karsten Brensing)的作品常常引发热议。自2019年以来,他的主要作品不仅面向成年人,也适合儿童和青少年。他所著的适合9岁及以上年龄段儿童阅读的非虚构类图书作品组成了一个松散的系列,从2019年略文出版社(loewe)出版《动物如何感知与思考》(Wie Tiere denken und fühlen)开始,时隔一年,略文出版社又推出了同样精彩的《动物如何说话: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们》(Wie Tiere sprechen–und wie wir sie besser verstehen)。如今与凯特琳·林克(Katrin Linke)合著的关于微生物学的非虚构类作品《病毒和细菌的奇妙世界》(Die spannende Welt der Viren und Bakterien)也十分畅销。这些书将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布伦辛的广博学识和非凡口才一次又一次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作品让读者变得更聪慧、更明智,有助于形成独特的思考角度。
 
  还有一本保证让孩子们心跳加速、让成年人不寒而栗的绝佳选择——《讨厌的寄居者》(Eklige Untermieter)。作者因加·玛丽·拉姆克(Inga Marie Ramcke)和插画家福尔科·斯特里塞(Folko Streese)在志趣相投的默契合作中向读者展示了我们周围最微小的生物。这或许有时很令人倒胃口,但也让人乐在其中。该书可谓是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的最佳范例。
 
  卡尔森出版社(carlsen)推出了全新STEM系列《埃里克探索……》,埃里克·迈尔(Eric Mayer)既是本书作者,也是德国电视二台发现探索类节目PUR+的记者和主持人,他的播客成为该书的绝佳衍生品。在播客中,他通过与专家的访谈深入探讨书中内容。这套书很好地结合了现实、冒险和幽默,文字与图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要归功于埃里克与插画家、平面设计师伊戈尔·多林格(Igor Dolinger)的默契合作。该系列已出版的两本书——《征服宇宙》(Die Eroberung des Weltalls)和《野生动物》(Die wilden Tiere),都属于跨媒体作品。
 
  特斯洛芙出版社(tessloff)在其成熟的中级阅读丛书《小少校汤姆》(Die Kleiner Major Tom)中增加了纪实系列《太空学校》(Space School)。该系列目前已出版至第13本,展现了快节奏的太空探险,含有大量丰富的科普知识。特斯洛芙出版社30年来一直致力于以有趣的方式为儿童提供科普知识,《太空学校》的诞生是合乎逻辑的、几近必然的一步。在该系列中,第一册《太空冒险》(Abenteuer Raumfahrt)和第二册《人工智能》(Künstliche Intelligence)都高度贴合市场需求。
 
  女性作家在青少年文学中开辟新题材
 
  死亡、衰老、混乱的关系、无政府状态和破产——这些都不是创作娱乐性青少年文学的理想主题……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一些初出茅庐的作家在题材、语言和风格的选择上都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尝试,用风趣幽默和语言技巧,毫不费力地将难以处理的话题转化为极富娱乐性的读物。
 
  迪塔·齐普菲尔(Dita Zipfel)所著的《疯狂是如何向我解释世界的》(Wie der Wahnsinn mir die Welt erklärte)讲述了一个女孩试图逃离疯狂的家庭关系的故事,内容扣人心弦,融合了衰老、疾病和死亡等主题。13岁的露西想离开家庭,为此她需要一份工作。她原本期待的是一份照顾狗的工作,却被要求为一位老人写一本神奇的食谱,最终她成为了一名护工,并第一次坠入爱河。齐普菲尔笔下的故事情节明快,充斥着真实与生动。也难怪她能荣获克拉尼希施泰纳青年文学奖学金;该书也斩获了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和科尔比尼安·保罗·马尔奖。
 
  衰老也是斯蒂法·奎特赫(Stepha Quitterer)作品中的一大主要题材。她笔下的主角明娜试图通过一个名为“为新手改善世界(Weltverbessern für Anfänger)”的学校竞赛来向成年人展现养老院岌岌可危的状况。尽管其中描写了现实环境的严酷,但奎特赫从不予以评判。自讽的主人公、可爱的角色和迅速推进的情节能够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这部小说被提名2019年奥尔登堡文学奖。
 
  现实中,年轻人总是陷入看似无望的死胡同,比如在一家超市里每人都拿着最低的薪资,这听起来似乎问题重重。但莎拉·耶格尔(Sarah Jäger)的《一路向南》(Nach vorn, nach Süden)与之恰恰相反。她笔下有一群形形色色的年轻人,似乎没有受过教育,他们决定去寻找一个在德国的朋友。这群年轻人手头几乎没有现金,还雇佣了一名毫无驾驶经验的司机莉娜,开始了一场关于邂逅和惊喜的公路电影。巧妙刻画的人物、精彩绝伦的对话使其审美趣味十足。本书荣获卢克斯奖,并被提名奥尔登堡文学奖。
 
  安妮·格罗格(Anne Gröger)的处女作暂定名为《嗨,我是小死神!》(Hey,ich bin der kleine Tod!),该书选取了一个古老的题材:小死神的任务是带走塞缪尔——一个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住院的男孩。其实这位小死神是一个仍在接受训练的小女孩,她和塞缪尔建立起了奇妙的友谊。该书诙谐幽默,让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有趣,当之无愧地斩获了奥尔登堡文学奖,并将于今年由德国袖珍书出版社(dtv)出版发行。
 
  《我们的所思所为》(Was wir dachten,was wir taten)探讨了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主题:合作、背叛、道德的彻底沦丧。生于1999年的年轻作家莱亚-莉娜·奥珀曼(Lea-Lina Oppermann)以特殊的视角,出色地重构起关于群体行为的深度思考。这部作品中,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该书已被列入学校的阅读清单。

[时间:2021-07-27  来源:出版商务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