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全民阅读
图书作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精神产品,是传播、积累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宣传不同于物质产品宣传,具有双重属性。图书宣传既有商业属性,是出版社推广产品、占领市场、扩大销售的必要手段;同时又具有社会公益属性,在宣传出版社产品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传播了图书所蕴含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了图书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倡导读书风气,营造读书氛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要从图书宣传固有的社会公益属性,从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全新视角,加深对图书宣传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全面加强对图书宣传作用机制的探讨,重新定义图书宣传的丰富内涵,跳出为宣传而宣传的业务圈子,更好地发挥图书宣传为全民阅读推广造势的效用。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图书宣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图书宣传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效的图书宣传,在扩大图书销售,给出版社带来效益的同时,还通过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对读者的思想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如著名出版家聂震宁的《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出版后,人教社及时组织了“《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出版座谈会暨编辑素养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及青年编辑代表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这些信件的价值和意义,既立意高远又切合实际,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既有创新的观点,又有成功的案例,充分体现了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互动,在青年编辑中引发了热议,产生了共鸣,激发了行业需求,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其次,要从图书的产品特性中,提高对图书宣传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图书是非直观性产品,具有特殊的产品价值结构,图书由内容和载体两部分组成,其中内容是核心资源,纸张等载体只是附属资源,图书的价值由内容决定,图书价值只能通过阅读,在内容与读者思维的互动中得以实现。图书的纸张、装帧等书装形态与内容没有必然联系,装帧精美、用纸高档的图书,内容不一定精彩;内容可读、耐读的图书,其品相不一定引人注目。几十万字的图书内容,读者从书名、封面文案、内容简介等要素中,很难形成对图书阅读价值的整体认知,进而激发阅读兴趣。图书非直观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图书宣传,形象、直观地介绍图书的内容和特色,介绍图书的阅读价值,介绍图书所展示的精神世界,为读者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和充足的阅读理由,激发、激活、唤醒读者的内在需求。
最后,图书宣传作为出版社为读者提供的专业服务,也是重要的引导性阅读推广,目的在于激发、激活读者潜在的阅读需求,抓住读者需求的延长线,引导读者进入知识殿堂,从中增加新的认知,得到新的体验。因此,图书宣传的过程,也是阅读推广的过程,出版社编辑在主动“扮演”阅读推广人的同时,要挖掘社会阅读推广资源,把图书宣传活动提升到阅读推广的层面上,加强融合发展语境下的阅读推广策划,赋予图书宣传以新的文化内涵。鼓励有条件的作者发挥自身的职业、平台、社交等“圈粉”优势,在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讲座、读者见面会、图书签售会、创作体会分享等线下活动的同时,制作以作者为主角的“短视频”,在“现身说法”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既宣传了图书,又为作者提供了有社会意义的表现平台。
这次疫情,在给图书宣传和阅读推广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促进了图书宣传和阅读推广的创新。疫情期间,不少出版社借助沟通无时限、无障碍、低成本的网络平台,从线下转向线下与线上结合,从平面转向立体,从单向输出转为双向沟通,充分利用虚拟世界超时空、跨边界的丰富资源,运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技术,抓住兴趣点,提炼新鲜点、展示知识点,聚焦目标点,全方面、立体式地介绍图书的特点,拓展了图书宣传的时空,延伸了图书宣传的外延,丰富了图书的表现力,增强了图书宣传的吸引力,同时也为出版社进一步了解读者需求,提供了一手资料。正如一位出版社领导所说:作为市场推广的有效手段,出版社需要做好图书宣传;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公益活动,图书宣传不但要做好,而且必须做好,做到极致,做出成效。
[时间:2021-06-07 来源:出版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