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中国报业正在经历一个由广告收入降低所带来的调整期。报社收入的下滑使所有热心于中国报业发展的人都为之担心,焦虑和迷茫的气氛也逐渐地在报纸印厂弥散。笔者经过对报业现状的分析,通过对降低印刷成本方法的探讨,尝试提出应对目前困境的新思路。
面对报业业绩下滑 是被动受困还是积极应对
2005年,中国报业在经过持续多年的高速上升后,突然停下了脚步,进入了下滑轨道,国内报业广告经营感到了阵阵的寒意,它意味着全国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
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3月成为中国报业的分水岭:我国报业广告的月增长率从此开始同比增速呈现下滑趋势,6月份的同比增幅已不到3%。2005年上半年全国报刊广告额平均仅增长了7.08%,首次低于中国GDP的增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对全国报社和报业集团抽样统计后公布的消息表明,国内报业集团2005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滑,广告实际收入大都下跌10%~30%,跌幅在40%以上的也不在少数,平均跌幅达15%以上。
2005年国家对医疗医药广告的整顿、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以及汽车、通讯等媒体广告支柱行业产值增长的放缓,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报业发展。广告大户对报业的广告投入急剧下降,成为报业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京华时报》总编辑吴海民认为:“以网络为主力、以户外广告、移动电视、楼宇广告、城市广播、电梯广告等为侧翼的新媒体方阵迅猛崛起,瓜分、蚕食了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才是传统媒体广告大幅跳水的最深刻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笔者认为,在此形势下,报业只有积极应对才能走出困境。而对市场进行客观、科学地分析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困难的主客观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同时对有效资源进行整合,开源节流、扬长避短才是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降低印刷成本 田忌赛马取胜之道的活用
印报成本是报社经营中的关键话题,无论是自行印刷还是委托代印,有效降低成本是紧迫而又艰难的工作。印刷成本对于报纸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只有广开思路,合理利用资源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生产率。
在印刷厂的基本投入中,土地、厂房和设备无一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硬件设施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增加报纸竞争力,为印刷厂和报社带来利润。
然而,在报纸市场下滑期间,报社的利润在减少,报社印刷厂作为与报社唇齿相依的一部分,其在印刷环节所实施的各项增产节约措施都会给报社带来明显的收效。因此,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在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经营,对印刷厂的设备进行合理地组合利用,才能缩短投资回收期限,最大限度地满足经营需要。
印厂改革带来的是独立法人和独立核算。独立的、市场化的经营,需要的是合理的投资理念—如何让较低的投入得到高额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印厂在投资设备的时候不光要考虑产能,还需要考虑设备投资的回报周期、印刷设备的投入产出比、设备运行维护成本等,特别是在利润下滑的过程中,对于这些问题的关心就更加深切,而相应的措施就更加举足轻重。
随着报社体制改革的深入,报社下属各单位包括印刷厂将作为独立经营的企业,不光要保证报纸的质量和时效性,盈利也成为了经营的目标。很多改制后的印刷厂,在完成本报印刷任务的同时,大量开展外接业务,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合理而高效地运用设备资源,满足市场对质量、数量、时效、价格等多方面的要求,使业绩和利润重新回到上升通道是印刷厂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如黑龙江日报印务中心,通过合理调用印刷资源,广泛开展外协业务,除出色完成本报印刷之外,还开发了很多精美的杂志印刷业务,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高附加值的产品也为印刷厂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说到印刷厂合理整合资源,我想起了人们熟知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能够通过合理地选用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战胜齐威王的三匹好马最终获得整体性胜利,正是对处于劣势一方的竞争者反败为胜的良策。如果我们把这一方法应用于报纸印刷厂的具体实践,一个应对报业业绩下滑的方案便脱颖而出了。
国产报纸印刷机做为品质优秀、价格合理的产品将成为报纸印刷的生力军
报业印刷的显著特点是在特定的较短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印刷任务。报社在市场竞争中需要的是不断增加版数,为此便产生截稿时间推延同出报时间加速的矛盾,以及不断提高的彩报印刷和彩色广告的印刷质量同生产设备能力的矛盾。实际上,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印刷设备档次,才能解决如上矛盾。各报社印刷厂也就在设备投入和设备选择上审慎研究,力图以较低投资获得更高效益。
如何让投资见效更快呢?显然需要考虑投资的性价比。要针对市场对印刷的需要理性投资,以大投入购置昂贵的进口高档设备不是惟一的解决之道。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的印刷市场的情况有差异而不可一概而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印刷需求是不一样的,报纸以及广告的印刷数量、质量、规格要求也是根据其种类和内容大不相同的,因此,只有根据印刷的不同要求适时适当地导入不同等级、规格和技术特点的印刷设备才是最合理的。不考虑自身的规模和需求,盲目加大投资力度无疑将会加大投资后漫长的回收周期所带来的压力。而用较低的投入换取合理的生产能力,无异于在竞争中已经领先了对手。
在高端报纸轮转印刷设备领域,进口产品以高速度、高质量、高稳定性一直受到青睐。充分发挥进口设备在性能上的优势也多是印刷厂的必行之道。但是,高速大型设备产品规格和种类受限,运行成本高,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目前印价还得不到合理回升的状况下,以优秀的中小型机灵活应对市场的多种需求,同时合理分担大型机的部分生产量则完全类似于田忌的驭马之道。
可喜的是国产轮转印刷机在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小型轮转印刷机市场基本上由国内企业占领,而中型轮转印刷机的市场也出现了国产设备的生力军,其生产能力已经达到7.5万份/小时。对中外印刷机制造技术兼收并蓄的指导方针,使国产中型轮转印刷机以下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水平,而其价格又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就为印刷厂实施多种设备组合、降低印刷成本提供了客观保证。
据了解,辽宁日报社为了适应本地区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投入,他们就是通过反复研究市场的不同需求,正确地确立了进口、国产设备各显其能的设备投资方案。尽可能地采用国产设备,在保证生产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多种机器组合的运行方式不仅提高了设备利用的合理性,保证了印刷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为报社和印刷厂创造了大量的利润。
印前和印后设备的合理搭配
提高生产效率不仅仅只是从印刷机上入手,通过印前和印后设备的合理使用也可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先进的印前设备可以大幅缩短印刷准备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先进的CTP设备,节约了人工拼版出片的时间和制版的精确度,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缩短了报纸出版和准备印刷的时间,提高了印刷的时效性。同时,报社的截稿时间也可以往后推迟,那么新闻的时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也提升了报纸的质量。
印后邮发系统也是报业印刷发展的一个趋势。智能化的印后系统的应用,可以通过联机的自动传送、自动堆积机、自动配页机、自动打捆机、自动封装设备、自动分拣邮发系统等智能设备完成。智能化印后系统的采用,加强了印厂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强了报纸的时效性,提升了报纸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提高生产效率不是单方面、单环节的,有效提高印前及印后设备的能力,有时比单独提高印刷设备的产能更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报业、商业印刷设备的合理搭配
很多印刷厂在发展的过程中,除对报纸轮转机进行更新和引进外,也逐步投入了商业印刷使用的单张纸印刷机或者是商业、半商业轮转印刷机。在满足报社印刷之余,这些设备也可以完成高印刷质量要求的外接订单任务,增加了生产的附加值,印刷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使报纸印刷事业形成了良性循环。所以,应该认识到,很多印刷厂的优势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设备所能实现的印刷能力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多种印刷设备的优势,在不同市场情况下,对印刷业务的侧重做出及时调整,将可以为实现报社利益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通过以上对报纸印刷厂合理利用设备的对策分析可以看出,只要充分把握问题的所在,客观合理地提出解决方案,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在商战中出色发挥智慧和利用优势就可以解决报业面临的一个个难题。我想面对报业业绩下滑的现状,少一些长吁短叹、多一些思考并灵活运用多种市场攻略将有利于报业克服困难,持续地发展。
[时间:2006-06-16 作者:佚名 来源:科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