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书展大复盘:上海社长谈上海书展

书展

  书香为伴,余韵悠长,墨香为友,文化碰撞。8月18日,2020上海书展落下帷幕。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绝大多数书展取消、延期或转至线上,2020上海书展没有缺席,如约而至,成为今年国内举办的有规模、有影响的实体书展。面对种种困难,上海书展迎难而上,走出“舒适区”,坦然拥抱不确定性,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上海书展的影响力“破圈”。

  上海社长眼中的“2020上海书展”
 
  “安全”和“出彩”是本届上海书展的两大关键词。对此,前来参加上海书展的各出版社社长感触颇深。面对百道网的采访,各位社长口中提到最频繁的词无外乎疫情、转型、线上线下,以及直播等。在他们看来,疫情给出版业蒙上一层阴影,但他们积极寻找出路,加强融合,在疫情笼罩下杀出一条血路。在特殊的2020,出版社社长印象中的上海书展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大家一起倾听“上海社长畅谈2020上海书展”。(受访人按人员姓氏排序)
 
  曹建(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上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出版人有了较多的时间打磨精品和思考时代使命。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小康社会的读者读什么,有哪些“美好的阅读需要”?出版人应该奉上什么样的“美好读物”,接受小康社会读者的检阅和汇报自己五年来的努力?这些问题,是我们在准备和参展过程中,思考最多的,努力最大的,印象最深的。我认为把“十三五”期间的精品呈现出来,把满足小康社会读者“美好阅读需要”的最新图书和阅读活动呈现出来,主动接受读者的“检阅”,是这次书展最大的亮点。
 
  范蔚文(格致出版社社长):上海书展从2003年第一届到现在没有停过,已经成为上海一张文化名片,受到整个社会高度的关注,领导重视,市民参与程度和热情也非常高。今年,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但即便受疫情影响,上海书展的组织工作还是非常好的,既有丰富的活动,又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
 
  费维耀(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今年的书展规模是压缩的,首先是要安全,不能有任何疫情的风险;第二要精致,即所谓项目可酌减,活动继续办,人员减少人流减少,实现创新发展。各出版社都在创新方面下功夫,我们线下活动只有5个,但是线上直播已经有7个,加在一起就达到12个活动。今年线下活动减少,但线上给了出版社另外一个发展空间。而且,我们的五个活动的作者都是上海的,不邀请外地作者。因此安全是最重要的。
 
  冯杰(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整个书展两个关键词,一个叫安全,一个叫出彩。安全,主要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来举办这次书展,安全是第一位的,疫情的防控是第一位的,要出示健康码,要通过一系列的安检,体温检测,也不现场售票,全部网上预定,控制人流,要求实名制,与身份证完全绑定。而且,整个书展面积也扩大了,展区面积扩大了10%,有更充裕的空间,减少人员的密集接触。每个摊位都会免费提供洗手液、口罩、消毒纸巾,这都是标配。第二,既要安全也要出彩。我们原先是以销为主、以展为辅的展销结合。而这一次书展则主要是以展为主、以销为辅的展销结合。最大的变化体现在线下展线上销,我们摊位功能随之进行调整,开展直播活动。
 
  高克勤(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上海书展举办以来,影响越来越大,从空间来说,不只局限于上海展览中心这一主展馆,而且拓展到上海整座城市乃至全国的许多参加书展活动的书店;从时间来说,上海书展不仅只是集中在展会的7天,对关心上海书展的读者和出版者来说,一年都在期望和准备之中,上海乃至全国其他地方的出版社多把上海书展作为展示平台,上海书展首发成了许多出版社制订出版计划的节点;从受众来说,不仅是进书展的读者,还有上海的广大市民、上海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科技界,乃至社会各界,都在这一期间开展与读书相关的有特色的活动。上海书展举办的这一周,可以说是上海盛大的文化节日。
 
  韩卫东(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上海书展一直以来承担着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的功能,为市民提供服务阅读,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但在社会影响之外,上海书展也在面临环境的新变化:互联网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越发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书展作为零售的商业功能与作为信息获取渠道的功能等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面临新的环境,上海书展在承担全民阅读载体的功能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其对于书业发展的新定位和功能,进行新一步探索,尝试本身的服务功能该如何创新,来吸引读者的流量,将流量转化成实际购买。
 
  华春荣(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上海书展自2004年由原来的沪版图书订货会转型面向市民的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7届,而且一届比一届精彩,不断升级。今年由于疫情影响,2020上海书展在形式上有了全面的提升。与以往书展最大的不同就是线上线下融合,正是疫情促进和加快了这种升级。另外,今年更注重宣传和社会效益,除了上海展览中心外,很多书店、社区都在不同程度办分会场,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具有良好的全民阅读习惯,也说明上海书展的形式与品牌深入人心。上海书展已成为上海这座现代化城市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李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上海书展一直致力于促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上海,我觉得书展已经成为上海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有很多家长都会专门腾出时间,陪孩子去逛书展。今年书展主办方采取了预约、限流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保障措施,门票真的是“一票难求”,但书展的线上线下同步,就很好解决了“线下无票”的尴尬,体现了“线上云游”的优势。读者逛书展,大多都是冲着“书”来的,去现场翻翻书,听听讲座,参与交流,真实感受爱书读书的书香氛围,本身就是读书人一年一度的精神享受,更是疫情期间上海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秦志华(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上海书展如期举行,圆满落幕。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上海书展线下活动有所减少,但却实现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云游书展”“云首发”“直播”等线上活动打破了书展的空间限制,让上海书展惠及更多读者。
 
  佘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 上海书展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主要是政府支持、读者热情和出版机构全力投入三方面的因素。首先,上海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对于上海书展的支持力度从一开始就非常大,把上海书展打造成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名片项目。上海读者已经形成了把逛书展列为八月暑期必选项目的习惯,这从每年的销售量以及读者规模可见一斑。政府鼓励以及读者的热情,也激发了出版机构加大了在书展上的投入,不光是本地出版社,外地出版机构也都非常重视上海书展的销售业绩以及宣传效应。每年上海书展的场内外活动总量放在国内外都是首屈一指的。以上三方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促成了上海书展今天的效应,在今年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上海仍然坚持举办书展就可见其重要性。
 
  孙瑜(上海书店出版社副社长):疫情影响下,购票方式、限流、压缩品种、突出防疫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本次书展注定和往年有很大不同。不管是主办方还是参展的出版方,都有意识地把更多的精力和想法转到线上活动,比如线上的讲座、云首发、直播等。这一方面是疫情原因,另一方面也与新媒体日益蓬勃的发展有关,这一点给我印象更深。
 
  田松青(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受疫情影响,上海书展现场限流,人流量变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读者购书和读书环境得到改善,不像之前人流量大的时候,现场拥挤,尤其碰到高峰期,读者体验不是很好。
 
  我们的准备工作跟往年一样,非常充分。但是因疫情影响,活动的数量有所减少。比如往年我们社差不多有20多个活动,但今年就减少到10多个活动。我们当然尽量追求少而精,给大家带来最美好的读书感受。
 
  王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对于很多人而言,2020或许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特别的一年中,第十七届上海书展如约而至。今年的书展,由于限流,展馆现场人流有所减少,但线上活动明显增多,尤其是好几个参展单位增添了直播间,帮助不能来书展的读者线上分享图书信息与专家活动。人流减少,使得现场购书体验感比较好。此外,这次组织者的用心令人难忘:从线上售票到线下安检,程序方便,而且现场大家不再用排队买盒饭,改由电子机器收费。各方面都体现出了上海书展主办方很强的组织能力。
 
  严峰(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今年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困扰,首当其冲的是组织观众困难。书展现场每天限流,线上抢票又难,这也促使我们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我们编辑要自己买票提供给我们的读者。要知道,有些活动需要观众一起参与,限流无疑会使活动氛围受到影响。此外,今年活动的数量也骤减,去年我们十几场活动,今年大概只有六场。当然,我们根据组委会总体的要求,尽量往精品化方向发展,往比较重要的方面去靠拢,侧重发展重头戏。今年现场人少,但逛起来舒服,不像以前人头攒动,空间感比较好,整体比较舒服。
 
  余岚(中国中福会出版社社长):这次疫情后迎来的上海书展比往年更注重阅读的力量。出版社以往更多将书展看作是销售机会,但今年因为书展限流,销售成为次要,出版社由此更注重书展内外的阅读体验,我们会组织场外读者一起阅读。同时,疫情期间的线上课程也带给出版人很多启发,如书展期间一个活动要是放在线上,影响力会更大。因此本次书展上,场内和场外、线上和线下、圈内与圈外进行的互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张莉琴(上海科教出版社社长):从准备工作来说,今年我们展位上的图书跟以前相比要少,以前我们把认为可以销售的图书都拿过来,今年书展我们希望把自己最有特点的图书呈现出来,反映疫情之下出版人的工作成果呈现出来。我们社这次主要带来新出版的科普图书。我觉得上海的读者也是热情的,票很快就被抢完了。今年上海提出来让更多的书店参与到书展上来,我想这应该是给实体书店的一种支持。另外今年疫情的防控要求特别高,要求每个展位、单位都要专门设一位防疫专员,准备防疫物资,日场夜场之间要清场,每小时进行杀菌消毒。
 
  张天志(上海大学出版副社长):今年书展我们做宣传重点宣推品牌。跟往年相比,今年销售额大幅下滑,负担不了相应的装修费、展位费,肯定是亏损的。所以我建议政府做一些补贴比较好。2020我们参加上海书展,主要是给上海做企业形象宣传,也给出版社自己做宣传。17年来,我每年都参加书展,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以往的时候楼梯两侧全坐满了人,每天的销售也非常好。今年确实特殊,但总的方向是要保障安全。2003年首届书展和今年书展,都经历过疫情,所以这两届都特别有意义,今年有种重新再出发的感觉。
 
  张文禄(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今年跟往年确实不一样,因为疫情,又加上人们对于读书多样化需求,经历17年的上海书展需要转型,需要发展。今年书展限制人流后,好的一方面就是读书买书的环境变好了。现在各个出版社都尝试很多新的途径、新的方法,书展组委会也在探索新的路径、新的发展渠道。我觉得这是必不可少的,也很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各家出版社在上海书展如何“玩”起来?
 
  近些年,读者的阅读方式肉眼可见的转变,不少出版商也注意到了读者需求和口味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型融合、升级迭代的思路和途径。此次疫情,只不过是倒逼行业跨出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上海书展亦不例外。从主办方到参展方,从出版商到各平台使出浑身解数,线上线下活动齐上阵,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宣传自己的机会。他们因疫情变,为读者变。2020上海书展上的各家出版社“玩”性大发,嗨翻场内外,他们如何穷尽一切让自己被看见?
 
  曹建:为适应小康社会读者的互动营销需求,我们为重点图书制作了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著名演员佟丽娅、陈昊、刘威、丁嘉丽录制了推荐同名原著小说《高大霞的火红年代》的视频,《你可以的》作者朱涌专门创作和录制了同名歌曲,我们的编辑人员还为《文化极简史》《走进阅读》等制作了推荐多媒体。为了适应线上营销,我们为几乎所有的新书都设计和制作了详情页、广告页。为促进书展现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冈特生态童书》公益支持方北京艾莱发喜公司还提供了数千份八喜冰淇淋。这些工作,如录制音视频,我们的市场和编辑人员还不太熟悉,但大家积极性很高,从文案到现场,干得热火朝天。我们的一位青年编辑说:“心中有读者,再累也欢乐。”
 
  范蔚文:书展期间,格致出版社举办了6场活动。现场活动3场,另外3场线上活动,跟小红书、樊登都有合作,进行直播带货,在现场进行播报。我们还利用官微以及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
 
  费维耀:在书展上,我们有1个触摸屏,举办5个线下活动,7个线上活动,40本书的一个主视觉,还做了线上商城,跟喜马拉雅、FM蜻蜓、QQ音乐等平台合作,得到了各方面的表扬。
 
  冯杰:我们每天晚上6-7点直播积聚流量,还有一些活动的安排都是从线上来做的。本次展会主办方搞“云首发”,我们集团做了150场新书首发,通过云首发的方式向社会第一时间做宣传。线上出彩的含义跟以往比较起来更加注重线上,包括线上的营销、新书的发布,线上的销售。
 
  韩卫东:上海译文出版社一如既往奉上一流作家的重磅新作,通过直播首发,邀请众多大咖嘉宾助阵。此外,译文社首次在展位设立“纸电声创课”体验展台,并打通线上线下,组织重磅新书的“译文云首发”和“译文云书房”共读活动。读者除了可以在书展现场一站式深度体验译文社“全版权、多形态”的产品,还可以在家中参与多场直播活动。
 
  华春荣:我们倡导“阅读点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次书展不论展位设计,还是展览图书都异常用心,处处体现同济风格,城市特色。依靠上海书展展现出我们同济大学出版社为城市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形象和品牌。
 
  孙瑜:我们这次在书展的中心活动区举办“新时代奋斗者系列连环画”新书发布活动,我们希望这种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紧密结合的创新形式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田松青:今年一共举办14场活动,有场内场外、线下线上多种形式。其中线下活动8场、线上直播5场、展览1场,书展内场活动5场,外场签售活动3场。
 
  王焰:书展,对出版社而言是一个必须积极参与和加大形象宣传的活动,也是新书获得检验的过程。此次书展,我们重点陈列了《走进中国战舰丛书》、《红色弄堂》、《学以成己》、《大学思维》等多种图书,并精心策划、组织各类线下文化活动10余场,线上直播活动23场,形成“教育+”“梦想+”“思想+”三大系列活动,新书云首发、名家讲座、线上工作坊、亲子互动夏令营等多样形式,多平台同步直播,全天候、全方位地为读者呈现未来阅读全新体验。如组织了“大夏主播团”,每天进行直播,效果较为亮眼。在直播过程中,邀请了贝文力、张锦江等老师们参与,获得了不少好评。此次书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旗下的工作人员再次获得了“双十佳”,即“十佳”出版社称号、“十佳”服务明星称号。
 
  严峰:我们主要进行线下活动,邀请一批大咖专家,共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另外还进行疫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盛邀业内权威人士进行解答,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张莉琴:今年上海书展,我们坚持做现场活动,在世纪出版馆活动B区举办了 “马丁·加德纳带你玩数学”活动。疫情限流丝毫未影响读者参与活动的热情,场馆外持续高温,场馆内则热情高涨,活动开始前10分钟就座无虚席,充分显示出数学的魅力势不可挡。我们邀请活动嘉宾跟现场观众进行互动,寓教于乐,得到特别好的反馈。
 
  张天志:我们有专门进行数字媒体宣传的负责人,在大力进行品牌建设。
 
  张文禄:我们积极利用融媒体进行宣传,全方位打造更好的出版物,除了传统的CD、DVD,我们还在探索其他新媒体,如扫二维码、微视频、抖音、微信公众号、直播等。下半年要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坚持出版音乐学术精品,另一方面要不断满足社会普及音乐教育的需要。
 
  上海书展影响力“破圈”,未来可期
 
  上海书展走过17年,就像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的那样,“上海书展一直为读者而变,同时力求书展形态与市场形态同步,今年比往年更跨出了一大步”。尤其是今年的上海书展,致力跨界破圈,大放光彩。身为重要参与的一方,各大出版社社长是如何看待上海书展影响力“破圈”的呢?
 
  曹建:我认为上海书展充满了时代感和“烟火气”,逛上海书展不仅是上海市民的时尚生活,也是全国各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读者、作家、学者、出版者、发行者、资源平台交流和碰撞的时尚活动。延安中路1000号,已经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读书人的精神高地和小康社会市民的美好生活家园。上海书展的“影响力出圈”,根本在于上海出版人“心中装有读者”,并在工作中积极适应行业变革趋势和回应读者小康社会的“美好阅读需要”。事实上,并不是上海书展才“影响力出圈”,而是在之前,特别是在今年年初,上海出版就已经强势“影响力出圈”了。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图书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科技知识所携带的内容特点、体验特征、消费特质、跨界业态和聚合力量,通过“云端”的集成传播被放大,被感知,被重视,有力促进了上海出版“影响力出圈”品牌的快速建立。上海书展的“影响力出圈”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当然这次更是“再上层楼”:微信公号矩阵宣传、云书展、云首发,线上线下活动互动,音视频推广,出版社、实体书店、平台方联合营销,沉浸式、实景版……进生活、进社区、进商圈、进海外,“直击”广大读者的小康社会消费需求,又为“上海书展”的品牌建设贡献了实践样本。
 
  范蔚文:我的理解,影响力“破圈”,还是方式的转变,不光要有传统方式的创新与变化,还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的融合。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与其说是“破圈”或者“出圈”,不如说是“融入”,本届书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趋势。
 
  费维耀: 我觉得上海书展跟全国其他地方城市里面培育出来的文化有一点不一样,市民非常积极地参与。上海的领导更多是在培育城市的文化精神,书展盛会一定要让它是鲜活的,一定要让它有一种希望。全球都受到疫情影响,我们中国特大型城市上海却如常开展了书展。第二,项目可以减少一点,活动也可以减少一点,做得精致一点。有的转到云上去,它的传播力会更有影响力。为此,上海做了很多事情,各部门想尽一切办法在服务上做加法,促成“上海书展线上朋友圈”。大家都在尝试转型发展互联网+。我们必须主动地拥抱,而不是被动地去适应。
 
  高克勤:如果把上海书展展馆作为一个圈的话,在空间上、在传播方式上都在出圈,对于出版社来说,为了防控疫情,倒逼我们生产方式、传播方式、销售方式都要改变,进而改变我们传统的出版观念,这也是一种出圈。
 
  韩卫东:出圈可从两个角度来说,一是从扩大社会影响的角度,二是从图书行业本身的角度。作为书展,需要关注的是第二个角度,在这个意义中,“出圈”不是结果,而是手段,对于书业来说,真正重要的还是思考如何通过各种平台(如互联网平台)去“出圈”,接触到更多、更新的目标中的付费读者,更好地直接面对他们,为他们提供优质信息和服务;又如何通过这些各种各样的信息流量的导入口,争取到投资者,进行信息转化,将“出圈”所接触到的读者们“进圈”到出版社自己的私域流量,进而再“圈粉”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们,使他们成为优质阅读的忠实粉丝。只有这样不断地补充、面向新读者,掌握年轻的读者,出版行业,或者图书的阅读服务,才能够不断地常做常新,保有生命力。
 
  华春荣: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书展,让影响力出圈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出版社要从传统出版思维中跳出来,面对信息时代,牢记出版使命,拥抱数字和融合出版。
 
  李芳:今年上海书展提出“出圈”概念,总结得特别好,出版社不能自娱自乐,不能老在出版圈子里玩,一定要知道读者想要什么,要融合、要跨界、要走出去。我认为出圈,就是要把眼光放在外部资源上面,互联网思维就是这样的思维。我个人理解,出圈的概念归根结底就是走到读者当中去。我们要搭台,请读者进来,但是出版界搭台,总是有限的,所以触角要伸出去,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微信社群还是社区街道,伸出去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一个中心、都是一个集散地,那才是真正地以读者为中心,我想这就是出圈的价值所在。
 
  秦志华:我所理解的“出圈”是走出传统图书展示销售的局限,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让更多人分享阅读。今年上海书展首次设立“未来阅读馆”,该展馆着重向读者展示数字化阅读的魅力。数字阅读、知识服务等都是“出圈”的探索和尝试。
 
  佘凌:每年的上海书展都令我们出版人深受感动和鼓舞。今年的上海书展,尽管困难重重,但转型力度前所未有。今年增加了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线上平台。在这个虚拟“中央舞台”,云游书展、云首发、书展攻略、活动日历、直播荐书等功能一应俱全,形成实体书展的线上镜像。上海书展还在扩大“朋友圈”。澎湃新闻、看看新闻、东方网、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等众多新媒体和网络文化平台,共同组成“上海书展线上朋友圈”,深度整合线上线下阅读资源,实现线下活动线上直播。这方面也给我们出版社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视角,如何更好地探索融合,如何更好地出圈,以满足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
 
  孙瑜:我觉得“出圈”既是一种被动选择,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现在基于移动互联的新媒体蓬勃发展,新的平台层出不穷,比如其中的淘宝直播、抖音、小红书等新型的平台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作为出版界的一大盛会,当然不能无视这些新变化,而必须积极拥抱它们。对此我表示赞赏。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的城市品格,我想这也是上海书展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重要原因。
 
  王焰:上海书展的“出圈”,体现在它对普通市民的影响上。上海书展是上海广大读者的嘉年华,对出版业来说,则是一年一度亮相的机会。上海书展体现了书香上海的“全民阅读”氛围,它的影响“出圈”,不止是业内,更是在上海普通市民心底里埋下了很深的阅读种子。今年由于疫情,入场券有些难买,许多朋友都打电话询问;业界各地人士都会坚持到上海来参加这一活动,即使是外地的,也会千里迢迢赶过来,这都可以看出它在普通读者和业界心中的分量。
 
  严峰:在全国的书展里,我一直觉得上海书展是办得很好的,比如说书展本身的吸引力、影响力、反响等,还有参展商、图书的品质,都算得上数一数二。另一方面,我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城市,应该有这样的气魄,其实我希望上海书展可以再迈进一步,争取在国际上都能发挥它的影响力。
 
  余岚:上海书展十七年出圈史更多体现的是上海人做事的一种精神。一桩事情做到了长达17年,还能让大家感觉充满新意,并且每年都希望到这里来走一走,这就很不容易;一个城市能够在17年间一直保持着对阅读的热情,其实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底蕴,也体现了上海人从行业内外对图书的热爱、对阅读的认可。上海书展实际是一种坚持、坚守和对一个品牌的打造。另一方面,我觉得有能力出圈的,必定是对其专业范围内的根基不断进行深入,才能出圈,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坚挺图书主业。
 
  可以说,上海书展是一个围绕图书和阅读,让读者们体会到城市的温度和阅读的热度的活动。无论是组委会,还是参与者们,都非常认可一年来一次上海书展的做法。每年夏季的上海书展对于读者来说,其实便是一个嘉年华,到了八月份,大家都希望来书展走一走,看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哪怕比网上的价格贵,但是大家还会去买一些,这便是是读者对这个书展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张莉琴:出圈更多的是表现出版人在改变自己,展示出版形象。这次能在疫情防控要求特别高特别严的情况下,坚持要办这样的书展,展现了政府和出版界要恢复常态的决心。实际上没开之前,我觉得不确定的东西太多,所以我认为我们出版界,包括我们自己的出版社,要以展示形象为主。实际上就是让大家要看到疫情期间我们还在继续努力。我觉得这次书展来提振大家信心可能更重要。
 
  张天志:上海书展本身是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在运营,出圈是很自然的现象。所以书展走到今天,不光是我们出版行业关注,更是得到全社会关注。从长远来说,上海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它的积淀也是非常深厚的。出圈是必然,书展与新媒体的结合,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结语
 
  有出版人表示,“上海书展来了,行业信心妥了”。足见上海书展在提振行业信心方面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欣慰的是,疫情防控常态下的上海书展,冲破重重困难披荆斩棘,可喜的是,各大出版社社长带领自己的出版社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成功举办上海书展,犹如为出版人注入一剂强心针,而且还为各大出版方指明发展方向,要创新,要跨界,要融合。
 
  第17届上海书展圆满闭幕,这是结束,更是新的开始。相信即将步入18岁成年的上海书展会充满更广阔的想象力,迎来无穷的可能性……今年在国内影响力出圈,来年冲出上海,走向世界,也未为不可能!

[时间:2020-08-25  来源:百道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