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年内督促28家造纸企业转型升级 实施“一企一策”

造纸

  为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治污水平,助推打赢治污攻坚战,东莞市坚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逐一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压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环保专业基地整治、造纸行业整治、零散工业废水行业整治、金属表面行业整治、全市污染企业整治等五大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开展环保专业基地整治。
 
  压实全市7个环保专业基地所在镇街属地责任,推动各镇街分别组建基地综合管理机构,按照“一园一策”工作要求开展专项整治,年内完成各环保专业基地整治任务,提升基地规范化管理水平。目前,各基地已制定详细整治方案,对整体污染防治水平较低的虎门基地、长安基地、沙田基地、中堂基地也已暂停审批基地内所有新建、扩建产生污染的项目环评文件。
 
  二是开展造纸行业整治。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按“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核实整改-销号处理”的闭环管理程序,“一企一策”方式推动整治工作。优化产业结构,整合提升落后生产线,淘汰不合规造纸企业;加快造纸企业污水处理中控系统建设,规范污水处理工艺,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自备电厂燃煤机组“煤改气”,完善燃气锅炉相关环评手续和脱硝措施;推进固废、危废相关设施规范化建设,建设水乡片区集中固废焚烧炉;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对造纸企业碎浆机等高强度噪声源进行分区隔音或集中消音。同时,加快事故应急池规范化建设管理,完成造纸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成立行业协会,推进集中专业化管理制度建设,到2020年底完成全市28家造纸企业综合整治,以生态环境标准倒逼造纸行业转型升级,推动造纸行业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开展零散工业废水行业整治。
 
  全面暂停新增零散工业废水项目环评审批(市、镇重大项目、民生项目除外),研究制定零散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技术规范,建立“产生-存储-收运-处置-排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机制,推动零散工业废水处理无禁区、全覆盖监管。在2020年底完成行业综合整治,逐步引导企业入园集中管理;2021年底,建设信息化监管系统,实现自动预警、快速巡查、及时处理,全面规范全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机制。同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镇街监管责任,不定期对异常企业开展执法行动,依法查处限期内未完成整改的企业,并将处罚结果纳入企业诚信系统。
 
  四是开展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整治。
 
  针对含有电镀(包括配套电镀和线路板)、电氧化、化学镀、酸洗、磷化、蚀刻(含线路板蚀刻)、钝化、电泳等金属表面处理涉水工艺的企业,通过“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围绕“三个整治导向”,全面规范企业建设项目审批,积极推进新增基地、工业园区配建及高标准运营管理,整合基地外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技能环保的存量企业入园。开展金属表面处理企业污染现状核查,建设全过程智能化监控系统,探索行业自律管理模式,指引规范企业污染防治措施,深入推动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全面完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体系,到2020年底,基地外企业采用节能环保型工艺技术和设备,加装全过程智能化监控系统,基本完成整改提升,实现污染物产排污精准监管;2021年底,全面完成金属表面行业综合整治,基地外企业逐步搬迁入园,企业污染物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目前,全市已不再审批工业集聚区外新建、扩建涉电氧化、化学镀、酸洗、磷化、蚀刻(含线路板蚀刻)、钝化、电泳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的项目(市重大项目按“一事一议”执行)。
 
  五是开展全市污染企业整治。
 
  落实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制度,针对全市工业企业及有污染排放的服务行业,以及造纸和制品业(纸浆制造)、金属制品(金属表面处理)、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危险品仓储)、纺织业(纺织及印染)、纺织服装及服饰业(服装水洗)、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子工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屠宰及肉类加工)、塑料及橡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生活垃圾处理)、卫生(医院)、餐饮等重点整治行业,摸清底数,建立整治基础信息清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各污染企业根据全市整治标准和规范,开展自评和自行监测(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压实属地镇街(园区)分局责任,及时组织开展技术审核及抽检,按要求核发排污许可证,同时强化监督执法、关停并转和复核评估,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整治并取得成效,2021年3月前完成所有限期整改并验收。

[时间:2020-05-08  来源:东莞市年内督促28家造纸企业转型升级 实施“一企一策”]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