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制造业产生五大影响

制造业

  咨询机构毕马威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仅对当下的制造业产生影响,还将在五方面影响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这些影响包括:加大业务和产品组合中的健康元素,配置适量的健康业务并使之与主业形成协同,进一步加强线上销售和物流体系抗冲击能力,提升生产体系的自动化、智能化,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推动办公管理的虚拟化。

  毕马威中国北方区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认为,对于制造业来说,本次疫情可能对中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的一些重要环节的研发、生产活动带来较大冲击,削弱产业链的配套能力。“不过,通过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的教训,企业管理者不仅应积极筹划疫情过后中短期财务和业务应对措施,还须在战略层面思考在新的经营环境和竞争态势下应如何制定企业中长期目标、业务布局、制度保障以及能力建设规划。”
 
  首先,公共部门对公共卫生和流行病防控的投资预期将持续加大,消费者也将更加青睐具备健康管理和防护功能的产品。企业管理者应顺趋势,深入考量自身业务和产品组合可与之结合的方向。
 
  其次,面对突发疫情,公共部门的医疗和物资供应在短期内往往难以满足需求,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可考虑围绕主业配置一定比例的医疗和防疫物资供应能力。此外,交通运输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可以探索与保险机构开展合作创新的可能性,比如在产品和服务中嵌入针对突发传染病和流行病的保险产品,从而实现加强市场营销和风险防控能力的双重目标。
 
  再次,对于消费品行业来说,疫情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不会直接导致市场需求中断,一些日用消费品的销量反而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而渠道供应和配送物流体系会受到较大冲击。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快消品和耐用消费品行业企业可进一步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减小对线下渠道的依赖。尤其是对于企业收入占比大的生活必需品、薄利多销型商品和标准化的产品,有效的线上渠道能大幅减少突发事件给企业带来的生存威胁。
 
  同时,本次疫情也提示制造业企业管理者需进一步提升生产体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生产线自动化和无人化不但顺应当今中国人力成本逐年增长的大趋势,而且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系统在突发疫情下的抗冲击能力。
 
  最后,在5G、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办公管理的虚拟化和线上化已可在许多行业场景实现落地。本次疫情迫使不少企业采取远程方式实现复工,这同时也在考验企业在线上条件下维持正常运营的制度和流程体系、日常和应急管理,甚至包括企业变革能力。未来企业管理者应进一步考量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和虚拟化,在提升运营管理效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的同时增强企业对突发事件的抗冲击能力。

[时间:2020-04-09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