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最近两年来,商务君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一天,都会细数上一年度的图书质量问题和盗版维权事件。在读者版权意识日渐提高和相关管理部门监管越发严格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正在逐渐往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依然任重而道远。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商务君看到一张海报,海报文案上说“不读烂书,是你最重要的权益”,深以为然。
说到最近的图书质量问题,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在疫情期间爆出的科普童书《动物小百科》中关于野生动物可食用的内容。
据悉,该书已出版多年,并曾在2017年再次印刷。《新京报书评周刊》曾就此撰文批判科普童书领域的乱象丛生,这类图书产品并非盗版,合法但品质低劣的图书在业界被称为“武汉书”。早年间的生活类图书,当下的低幼读物,似乎只要是畅销、门槛不太高就能入局的品类,都少不了“武汉书”的身影。为追逐利润,粗制滥造的图书进入市场,导致市场鱼龙混杂,甚至劣币驱逐良币,这样的劣质图书产品对读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破坏市场环境,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创作者和出版机构的警醒。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图书“质量管理2020”专项工作。将从3月开始,对2019年以来出版的社科、文艺、少儿、教材、教辅和科普类图书进行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加大对引进版、公版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的检查力度,以“三审三校”制度的执行情况为检查重点,进一步加强图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出版物质量全流程管理。
读者到底为什么买伪劣书?
有些伪劣书流入市场,被读者买回家,是因为读者没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被骗了;但也有不少伪劣书是读者自愿买单的,因为便宜!
“憨爸在美国”是一个育儿类大号,策划了不少精品童书。去年12月,“憨爸在美国”发布了一篇控诉其《硅谷工程师爸爸的剑桥英语课》遭遇盗版的推文,先暂且不言推文中对于盗版书和正版书的比对,以及盗版书的错漏百出,让商务君更为惊讶的是推文的留言区,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一本教孩子学习英文的书,准确性的重要不言而喻,在憨爸罗列了那么多盗版书的错漏之后,读者竟然还是觉得便宜更重要。
除了盗版书之外,在图书行业的下沉市场中,更大一部分是伪书、攒书、劣质书。这些正盗难分、出版社可疑、内容东拼西凑的书,登不上书店、图书电商的大雅之堂,过去只在地摊和部分网店中秘密流传,如今借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终于找到了大规模倾销的“天堂”。
比如去年在抖音上爆火的《口才三绝》《为人三会》《修心三不》系列,微信公众号“做书”的一篇推文中说,据不完全统计,该系列在抖音和某购物App上都卖出50万套以上。而且,不同的店铺之间价格相差悬殊,3本书在抖音的店铺中最高可以卖到58元。还有《狼道》一书,一位出版社发行人员告诉商务君,他曾在库房中看着经销商发货,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而据经销商说,这本书的日发货量能达到2万套。
“便宜”“印刷很清晰”“字很清楚”“比想象中厚”……有时候读者对于书的评价似乎完全本末倒置了,书的内容、知识的准确性成了可以被舍弃的东西。
监管和抵制假冒伪劣图书三问
监管和抵制假冒伪劣图书需要多方合力。从国家层面来说,自然要加强监管,必要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规范。“不能一罚了之,放任它‘春风吹又生’,必须打出‘组合拳’,精准发力,不给假冒伪劣出版物生存的土壤。”去年,教育部办公厅曾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的通知。通知强调,要不断提高资源质量和适宜性,严禁盗版图书等非法出版物及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出版物进入图书馆(室)。
去年8月2日,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在北京通州开展的“断链行动”中,打击涉嫌储存盗版图书库房4个、物流站1个,扣押涉嫌非法出版物75万余册,涉案非法出版物总码洋高达1788万元。去年11月,河南洛阳警方查处一起侵权盗版图书仓储案件,现场查扣盗版图书40多种12万余册,案值超过700万元。今年3月,安徽毫州市教育局、市文旅体育局执法支队和市扫黄打非办组成联合执法组,在毫州市区查获一起违规售卖盗版小学教材行为,当场查扣盗版教材110册。
而除了国家层面的监管之外,出版产业链上的任何一环都在维护良好市场环境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要规范授权;出版机构要提高精品意识,以社会效益为先;图书电商要对第三方经销商加强监管,简化维权程序,降低维权成本。
作者和出版机构应该怎么维权?著作权的维权一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耗时间、耗精力,维权成本远高于侵权成本。白岩松、曹文轩等均在读者见面会等活动上发现过读者拿着盗版书来要签名,但除了劝告读者不要买盗版书之外,也无计可施。因为盗版书的来源根本无从查起。在去年4月27日播出的央视《新闻周刊》中,白岩松两次点名拼多多成为“盗版图书集散地”,并呼吁“执法和管理”。
在打盗维权方面,“童话大王”郑渊洁一直非常活跃。去年2月,他实名举报北京两家公司兜售盗版图书,侵犯其著作权。该案被成为“2.22”侵犯著作权案,系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挂牌督办案件。案件告破后,相关执法人员透露,“该案的作案手段隐蔽,网店显示在北京接单,实际在淮安发货;图书存放在厂房内,逃避检查监管;正版盗版图书混搭销售,不易识别。”专案组辗转7省市,行程5万余公里,全环节、整链条铲除了这一犯罪团伙,共查获侵权盗版书籍100余万册,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被侵权出版社达21家。
面对盗版侵权,无论是作者还是出版社都处在弱势的一端。抱团维权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近年来,“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先后与淘宝、拼多多等多家平台就图书版权保护签订合作协议。互联网销售平台的主动防控将会大大缩小盗版书商的可乘之机。
出版机构应该放弃“劣币驱逐良币”的下沉市场吗?假冒伪劣图书的主要倾销地是下沉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正版书不具有价格优势,时常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那么出版机构应该放弃这块市场吗?显然不是。知识无贵贱之分,只有“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文化传承的力量。但下沉市场读者的版权意识和消费习惯仍需时间培育。
谁来提高读者的版权意识?生产和制作盗版书违法,但买盗版书并不违法。要想让读者认识到,盗版是侵权行为,应自觉抵制,尚需要时间。而在并未清楚认识盗版书的危害的情况下,读者图便宜也算情有可原。盗版书不经编校,存在错误,易对读者造成误导;盗版书劣质的印刷质量会直接产生色差,导致内文容易出现重影、文字模糊等状况;最致命的是,在很多色彩鲜艳的盗版童书中,可能含有超标的铅等重金属元素,会通过手口接触、进入人体,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时间:2020-03-17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