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工业机器人市场回暖迹象初显 技术升级成为发展主旋律

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产业拐点将至

  工业机器人似乎有回暖迹象。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6080台,同比增长4.3%,延续10月以来的增长态势。累计方面,2019年1-11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到166595台套,同比-5.3%,降幅收窄。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回正,叠加11月PMI指数超预期回暖,逐步验证机器人产业拐点将至。
 
  不过,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却看到了产业的另一面,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工业机器人产量的增长并没有带动产值的增长,因为制造行业未全面回暖,工厂在采纳自动化的时候还是比较保守,加上机器人企业之间的竞争,产品价格没有提上去,整个产值下滑得很厉害。
 
  在产业一线,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林感受更为直接,“之前机器人行业可能有三四千家企业,但实际上很多都是东买一个零件、西买一个零件,然后组装起来。今年已经有很多机器人公司倒闭了,一些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以市场端为主,资金一断就容易死,另外一些步子迈得太大,也没有撑过去。”
 
  工业机器人的这一波低谷期是从2018年9月开始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当时工业机器人产量较2017年同期下滑16.4%,从1~9月的增速放缓直接转为下滑,当时的分析认为,数据大跌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2017年同期较高的基数,另一方面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下游客户需求下滑带来资本开支放缓。
 
  更有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2018年的年度市场销量首次出现下滑。这意味着工业机器人在产销两端的上升劲头都戛然而止。
 
  下滑态势直到今年10月才有所转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0月国内机器人产量同比增加1.7%,这突然的产量提升让大家摸不清是当月的偶然现象还是产业的总体趋势,而11月增速的延续提供了答案。
 
  11月产量同比增加4.3%的统计数据公布后,机构纷纷表示,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拐点,推荐买入相关概念股。市场也对这一数据反应积极,在消息释出当天,机器人指数录得2.29%涨幅,随后几日也有个股持续涨停,工业机器人似乎又成为了热门行业。
 
  然而,对这一数据,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有自己的解读。张小飞告诉记者,虽然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在增长,但实际上因为企业之间价格战打得很厉害,所以整体产值是下滑的。“根据我们的测算,工业机器人价格在持续下行,产值同比下滑了10%~15%左右。”
 
  “拐点还没到”,张小飞认为,“整个制造业投入产线改造的比较少,主要靠一些比较大的企业拓展新产线时采纳机器人,因为现在一些小厂基本上营收的增长不能覆盖产线改造成本,或者甚至不增长,所以小厂投入去改造产线的不多。”
 
  据高工机器人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在11家已上市的机器人相关企业中,仅有4家出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余7家则出现下滑。
 
  佛山华数机器人常务副总经理杨林感受深刻,“有一些客户确实是受到了情绪的影响,在投资(自动化)这一块,还是会观望一段时间。”杨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下行比较厉害的是汽车产业,相关的投资下滑比较严重。汽车这块我们有公司做新能源相关的,也有一些影响,但是没那么大,因为还是选龙头(企业)做的。”
 
  但华数机器人并不代表行业大多数,其控股股东为上市公司华中数控,资金实力雄厚,且得到佛山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属于规模和产品线比较齐全的大型企业。张小飞认为,这类型中表现最好的埃斯顿、埃夫特等,在中负载和小负载领域的产品线上已经可以和进口的机器人PK。
 
  其他的小厂就不这么幸运了,杨林注意到,以前大量存在的机器人组装厂,今年已经有很多“挂了”,他认为,“因为它们(组装厂)没有核心技术,方向盘稍微打得不对,很容易就死掉了,还有些步子迈得太大,当然也撑不下去。”
 
  技术升级进行时
 
  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来说,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发展以来的第一次“刹车”。“前面直冲,走成一条直线,现在对于工业机器人(行业)来说有点像弯道。”张小飞称,“我认为一个好的方面就是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在技术和产品上有尝试和提升的机会,不好的方面,产业(发展)会减速,会影响到核心零部件的供应,整个产业链慢下来。”  
 
  实际上,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狂奔的多年间,自身发展缺陷也逐渐暴露,主要体现在机器人的稳定性或者说寿命上。制造业大厂富士康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手机制造领域,精度是非常重要的标准,机器虽然能够保证长时间的生产,但往往后期的良率比前期差一大截,因为机器刚开始启用时能够保证精密程度,用久了自然会有磨损,影响精度,这对手机零部件的打磨和制造有致命的影响。
 
  “而且现在手机更新换代很快,当一种产线的机器调配好之后,用不了多久又需要重新设置,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制造厂,可能就因此不会引入自动化设备。”上述人士称。
 
  这也是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面临的普遍难题。张小飞告诉记者,机器人的稳定性跟控制器以及核心部件的耐磨程度等有很大关系,这些核心部件的性能需要提升。“国产现在主要是可靠性差一点。刚开始拿上来比精度,国产肯定高多了,但是长时间使用中能否保持零点零几的精度,这个需要验证,还需要去优化和改善。”
 
  正因此,在高端领域,我国工业机器人仍然缺位。杨林向记者坦言,“为什么我们这次受行业影响没有那么大,就是因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大部分是没有走到汽车主机厂的。汽车厂的机器人订单基本都是被国外的几大家族占领了。国内厂商有一部份涉及了汽车零部件工厂,但汽车主机厂的很少。”
 
  张小飞也称,“国产的机型在码垛之类不需要这么精密的工作中应用比较多,因为性价比高。但是在高精尖领域,比如汽车产业,劳动强度很高,出了故障,一分钟损失数以十万(元)计,就不太敢用,再说用到半中间,精度变低,那装配出来的车子有问题,损失就更大了。”
 
  面对存在的技术差距,《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列为重点突破领域,提出突破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的目标。
 
  例如杨林所在的华数机器人位于佛山的研究院,就是由广东省科技厅和佛山市科技局一起投资设立的。杨林告诉记者,上述研究院属于政府机构,交由华中数控运营,主要研究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涉及核心技术攻关。
 
  技术升级也是目前工业机器人的主旋律,张小飞认为,工业机器人都在往智能化的方向走,比如增加视觉,柔性生产之类。“这主要体现在协作机器人类型中,我们根据业内头部企业节卡、遨博等出货量统计,协作机器人今年增长了37%”。
 
  总体上来说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肯定在提升,从产线的自动化到整个自动工厂。”张小飞表示,“我们看到的大厂,如中兴、华为、富士康之类,都在做工厂的产线升级。”
 
  实际上在2011年,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就曾提出“百万机器人计划”,预计在5~6年时间内完成数字化转型,如今看来这一计划有些太过超前,工业富联2018年年报显示,富士康及其下属企业共拥有机器人8万多台。富士康最新计划到2020年,中国工厂自动化率达到30%。
 
  工业机器人与制造业相辅相成。张小飞认为,当制造业的集中度提升到一定阶段时,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洗牌期也将随之到来。“我们预计明年的产业情况会和今年持平,洗牌期会发生在后年。因为随着各个制造业的集中度提升后,以前用不起机器人的小企业被整合或淘汰,大厂就会有一些扩产行为,而新产线的自动化都比较高,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所以长期来看,自动化是一个大趋势。”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时间:2020-01-0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