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创新企业模式探讨

一、印刷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对传统行业的重大冲击,“数字化” 成为21世纪现代工业和企业的时代标志。我们看到:餐饮业在数字化,零售业在数字化,流行音乐在数字化,传统印刷行业同样也面临着数字化的挑战。

  以前,印刷业是传统的加工业,其终极产品就是印刷品。现在,随着现代高新数字技术在印刷业中的广泛使用,世界上的大型印刷企业都声称自己不是传统的印刷公司,而是把自己定位为信息产业。如凸版、当纳利、贝塔斯曼和魁北克等印刷巨人,它们全面支持IT时代数字信息的传播交流,通过对传统资源与技术的充分利用,开创了很多增值服务与新经济增长点。日本凸版印刷已确定五种新的商务领域:信息与网络、生存环境、电子、个人服务与下一代产品,它将印刷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我们几乎不敢想像它以前是一家印刷公司。

  世界上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在通过数字化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日本的amana公司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以前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传统摄影制版公司,现在它是集摄影、图像处理及网络服务的综合性的新型公司,其运营业务已经包括专业摄影、高级图像创意、图像合成、图片的艺术加工及艺术处理等综合项目,这些崭新的项目使其在日本传统制版业萧落的情况下反而生机勃勃,其年产值就能达到7个多亿人民币。

二、雅昌模式

  多年以来,雅昌大力推进印刷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积极探寻传统行业的突破与创新。过去雅昌在做了传统印刷以后,把大部分的数字文件作为“过气”资料处理掉了。现在我们将这些数字资料保存并利用起来,在艺术印刷、数字资产管理、互联网资讯、摄影、出版策划、设计和艺术装帧等方面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那就是“雅昌模式”,即“传统行业资源+现代IT技术+文化艺术”。

  雅昌模式将传统印刷工艺、现代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三者有机结合,将传统印刷行业转变成了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和产品的新兴产业,提出了“为艺术市场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全新理念和“做一个文化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
 

  雅昌的“扇子”:从数据库衍生出来的业务

(1)艺术印刷

  雅昌从1994年开始致力于做高档印刷品市场的领导者,专注于为画家出版画册、为拍卖行印刷拍卖图录,以及为博物馆印刷纪念资料等高档艺术品印刷。雅昌选择中国艺术这个角度,通过这十几年的切入与积累,我们拥有国内最大的图文数据处理中心,建立了一套艺术精品印刷的图像处理标准。

  现在雅昌的印刷技术、管理水平、质量水平都发展到国际一流水平,我们已与国内180多家大型艺术品专业拍卖公司建立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在艺术品拍卖图录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5%以上。

  雅昌在艺术品印刷方面取得的成绩已经获得全球认可。我们先后为我国申奥、申博成功印制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和《中国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报告》,并承印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卡。另外,雅昌公司已连续获得美国、德国、香港、新加坡等全球印制大奖60余项,2003、2004年更是连续包揽了香港印制大奖13项大奖中的10项大奖。精美绝伦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书集》和《西夏文物》荣膺有印刷界“奥斯卡”之誉的美国印制大奖Benny Award(班尼)金奖,其中《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更被评选为2004年德国莱比锡 “世界最美丽的书”全球唯一金奖。

(2)雅昌艺术网

  2000年9月,雅昌创办了国内最大的艺术品门户网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艺术类专业网站-雅昌艺术网(www.artron.net),现在雅昌艺术网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和载体,每天页面浏览量达300多万次,在国际互联网评测机构alexa评测的排名中位居全球网站页面浏览量2176名,中文艺术类网站排名第一。

  目前,雅昌艺术网拥有自1993年国内首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至今将近2000个专场、70万件中国珍贵艺术品的的交易资料,包括图片、尺寸、估价、成交价、拍卖公司、拍卖日期和印鉴题识等详细资料。最近我们每年还提供各大拍卖公司400多次中国艺术品拍卖专场、12万多件艺术品的网上预展等信息发布方面的服务。“雅昌艺术市场指数(AAMI)”迅速成为艺术品投资爱好者值得信赖的投资分析工具,促进了中国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良性发展,被誉为反映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的晴雨表。2005年,以网站为载体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发布系统”也已正式通过深圳市科技与信息局组织的成果鉴定,并荣获深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3)数字资产管理

  雅昌为每个艺术家建设个人专属的作品数字档案馆,艺术家在全球各地可随时上网查询自己作品的数字高图、市场信息以及保存情况。而这些数据资料可以为艺术家建设个人官方网站、作品网上保真画廊,同时还可以委托我们进行作品版权代理、画集策划代理、作品精图光盘设计制作等服务。其文字图片资料可以保留10年、20年,甚至100年,随着将来数字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艺术家即使过世后,这些珍贵图文信息仍然被高度忠实的保存和管理着,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保留和延续。目前雅昌艺术网管理着近4万名艺术家的最详尽图片数据,靳尚谊、刘大为等1000余位当代知名艺术家在雅昌建设了数字资产管理托管库、个人官方网站、在线数字美术馆和拍卖会防伪预报系统等。

  同样,雅昌艺术网将各出版社可供印刷用电子高图存储为标准化数字文件,并专业化分类管理;出版社可随时访问本社图片库,并根据其他书籍出版需要提取图片用于图书编著。

(4)艺术品衍生产品——高端艺术复制品

  高端艺术复制品不仅可以满足艺术品爱好者对文物书画作品收藏的愿望,而且提高了我们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目前,雅昌已经形成了独有的艺术品复制工作流程和工艺标准。在2005美国印制大奖中,由雅昌完成的《红楼梦复制画》获得优异奖,这是艺术复制品在美国印制大奖上首次获奖。

  雅昌打算将数据库里的艺术品用雅昌的印刷技术复制出来,开拓一个售价从几十到几千元不等的庞大复制品市场。通过艺术品复制不仅可以将艺术品得以保存、再现,满足艺术品爱好者对文物书画作品收藏的愿望,而且对中国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是我们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比如1995年创下拍卖价高达603万元的著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画家授权后,雅昌的印刷技术可以逼真地复制这幅画,普通市民都有能力购买。2006年1月,雅昌在深圳联合日本二玄社、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国书画复制作品展”上,用高超的印刷技术再现了一批珍稀的国宝级名画。

(5)策划、摄影和展览

  雅昌模式成为连接艺术家、文化界、学术界、艺术机构和收藏机构的一个平台,雅昌与范曾、徐邦达、韩美林等艺术大师结成合作伙伴,并参与主办了很多文化活动:靳尚谊艺术回顾展、全国画院双年展、王建军澳门摄影展、王石《第八峰》新书首发式等等。在 2005年10月15日,雅昌艺术网又成功主办“2005雅昌中国艺术市场年度高峰论坛”,来自学术界、拍卖行、收藏界、企业界和演艺界的200余位嘉宾参加。
雅昌为每一个分公司都配置了高达3000万像素的高端专业数码相机、专业摄影棚和设备配置,我们的摄影服务已经获得了美术界和艺术界人士的广泛认可。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摄影和图片方面的投资,进一步开发CD-ROM、电子书和视频等更多相关产品。

  在与拍卖行、画商和画家的长期接触中,雅昌也开始有计划地进行艺术品收藏,甚至同意画家用作品来换取服务,到现在收藏了近700幅画作,其中油画300幅。今年5月,占地1万平米的雅昌艺术馆将在深圳开馆,我们希望在这个艺术馆里不仅展览画作,还能传递更多的艺术形式,包括雕塑、甚至是机械工艺。“中国美术馆不超过50家,这个数量远远不够,这也许是下一个好生意。”

  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进步更多的倾向不是单赢,双赢,而是一种多元多赢的局面。传统的印刷业只有不断扩延行业的内涵,与IT技术以及其他行业进行有机的融合,创造新思维、新观念、新技术、新产业,全面进行产业升级,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万捷简历

  万捷, 1984年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现任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协会理事等职务。

  曾荣获中国印刷界最高奖——“毕昇奖”;荣获“深圳经济特区印刷业发展20年杰出成就奖”;入围“CCTV2003及2005年度十大经济人物”;荣获2004年度“最受MBA尊敬的十大创新企业家”;荣获2005年第二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奖。

  万捷于1993年创办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之后成立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包括印刷公司、艺术网公司、文化发展公司、视觉艺术中心等在内的十多家子公司。他独创的“传统印刷+IT技术+文化艺术”的雅昌模式,为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时间:2006-05-23  作者:万捷  来源:-]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