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根据我国行政和地理区划方式,结合机器人产业实地发展基础及特色,中国电子学会将全国机器人市场划分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共六大区域。
从集群区来看,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较好,机器人制造集成与应用市场起步较早,形成了以上海、昆山、无锡、常熟、徐州、南京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创新能力与影响力方面位于全国前列。
京津冀地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地,形成了北京、天津、河北机器人产业集群。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源区位优势与制造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高端制造业作为东北经济未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的背景下,哈尔滨、沈阳、抚顺等地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已积累一定基础和优势。
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时间虽晚于东部沿海地带与东北地区,但凭借地方政府有效的宏观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已逐步在芜湖、洛阳、武汉、长沙、湘潭等地形成产业集群。西部地区主要在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布局建设有机器人产业园和典型企业,总体来说规模相对较小,集聚效应还在培育之中。
政策:各区域侧重点各有不同
我国机器人产业离不开国家政策的统筹规划与积极引导。在政策方面,我国六大地区根据地区发展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长三角落实应用场景,珠三角聚焦技术与人才
图表:截止2018年我国长三角、珠三角机器人产业政策汇总
首先从长三角来看,由于长三角地区综合优势突出,已经建立了功能相对完善、系统较为健全的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在走向应用阶段,因为政策的引导主要聚焦在产业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引入、领域结合应用等方面,如何将技术、产品落实到生产线和领域场景之中,是未来该地区的主要发展重点。
珠三角地区培育了一大批优秀本土机器人企业,因而企业的重点集中在基础核心技术和优质企业培育两方面。未来在珠三角的发展中,推动技术和企业崛起的人才力量,将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京津冀三大地区各抒己长,东北地区多元化发展
京津冀地区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代表省市,三大地区机器人产业链、智能资源、创新平台、应用开发等方面发挥出了技术优势和产业专长,因而其政策重点各有不同。未来该地区发展的重点,仍将是考虑如何将产业发展与自身可利用优势相结合。
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该区域政策一方面巩固工业机器人和相关核心制造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多元化延伸,充分将自身优势利用和扩大,推动机器人产业走向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发展。
图表:截至2018年我国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政策汇总
——政策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依托,种类全面且数量繁多
中部、东部地区由于起步晚,区位资源有限,其机器人产业布局建设规模尚在发展中。在此背景下,国家政策成为了最重要的发展依托,中、西部地区的政策也因此十分的全面和数量众多,共性关键技术和企业集群的打造成为政策的重点。
图表:截至2018年我国中、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政策汇总
[时间:2019-12-09 来源:产业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