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最大面额5万?汉口中原印刷厂曾参与印制

人民币

  知道第一套人民币最大面额多大吗?5万!
 
  汉口中原印刷厂曾参与印制
 
  人民币最大面额是一百元?不,只能说你太年轻!新中国成立以来,钱币的最大面额是第一套人民币中的5万元。
 
  71年前的今天,即1948年12月1日,在全国解放前夕的炮火声中,我国正式开启货币发行的新篇章,为新中国恢复生产建设、稳定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之后,第二套人民币在苏联的帮助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独立设计印制的第一套流通纸币。如今,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发行并投入流通,在防伪性能和货币印制现代化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第一套人民币发行71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人民币发行印制工作中的一些湖北元素:1949年,位于汉口的中原印刷厂,担负起第一套人民币中4个品种的印制工作;第三套人民币二角的背面图案选用了武汉长江大桥。
 
  5万元面额人民币只流通了一年多
 
  11月29日,在汉口崇仁路武汉收藏品市场的一家店里,记者见到了第一套人民币中面额为五万元的样票。当店主杜爱国用镊子将两张样票取出来时,记者发现同样是五万元的纸钞,却有两幅“模样”。其中一张是蓝色,正面右侧为新华门图案;而另一张以墨绿色作为主要基调,正面左侧为收割机图案。
 
  杜爱国告诉记者,收藏界把这两张纸币分别称作“五万元新华门”和“五万元收割机”。“新华门”由北京印钞厂承印,印刷于1950年,发行于1953年,流通时间仅1年3个月;而“收割机”流通时间也只有1年4个月。
 
  事实上,不仅仅是五万元,第一套人民币全是“多胞胎”,集合起来更是一个大家族。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金银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12种券别,版别更是多达62种。其中100元券有10种,20元券和50元券各有7种,而很多市民鲜有了解的五百元、一千元、五千元、一万元……每一个面额都不少于2个版。
 
  为什么同一面额、同一发行年代,有的甚至是同一年印刷还会有这么多不同版本?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上述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通常一个票种只由一家企业生产,但第一套人民币带有“战时货币”的性质,它是伴随解放战争的发展,为适应各个解放区经济贸易的需要诞生的,前期设计和印制大体上借用或套用了原各解放区货币的设计图案和设计元素,同时也出现了同一种面额的钞票分别由多家企业设计生产的现象。加上解放前夕连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快得惊人:北京、天津解放时,最大面值钞票是一百元,而到1950年时便出现了五万元。
 
  第一套人民币的地域特色鲜明,版别多样,例如收藏界熟知的“打场图”、“帆船图”,反映了山东片区的生产生活场景,“蒙古包”“牧马图”“骆驼图”则反映了西北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不过,同样因为第一套人民币券别种类繁多,老百姓防伪识别难度较大,1955年第一套人民币宣告停止流通。
 
  汉口的印刷厂参与首套人民币印制
 
  时下的中国印钞造币公司下属印钞厂主要分布北京、上海、沈阳等地。不过,第一套人民币印刷企业却遍及各大解放区,江城也承担过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工作。资料显示,1949年前后军事接管各印钞企业以后,各个印制企业共制作人民币原版22种,其中位于汉口的中原印刷厂承担了4个品种、4种原版的印制。
 
  中原汉口印刷厂在哪里?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却已答案难寻。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上述资深人士也是一位老武汉人,他告诉记者,根据他的综合判断这家印刷厂应该在现在天津路路口,原来老通城附近。
 
  那这家印刷厂印制了哪个版别的钱币呢?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马德伦主编的《中国名片人民币》一书中只提到了“4个品种、4种原版”。记者多方查询资料了解到,第一套人民币中的“20元六和塔”蓝色版本,正是由中原印刷厂在1949年5月至9月间印制。该钞正面为杭州六和塔和牛群图,发行量极少。
 
  杜爱国说,在不少收藏爱好者眼中,“20元六和塔”的收藏价值并不及第一版人民币的“十二珍”,但是也很少见,目前全新品相的钞票市场价格在4500元左右。
 
  “20元六和塔”和第一套人民币的其它版别一样,在被宣告停止流通后,短短100天就几乎面临全部销毁。1955年3月,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发行,部分券别由苏联代印,成为我国第一套完整、精致的货币。第二套人民币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这套人民币只有10种券别,最大面额从第一套的5万元变成了10元,在换算上第二套人民币1元相当于第一套人民币的1万元;此外,短时间发行过人民币历史上唯一的三元面额钞票。
 
  1962年第三套人民币发行,我国开始独立设计印制流通纸币。随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适应防伪的需要,我国又陆续发行了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
 
  还记得2角钞上的武汉长江大桥吗
 
  在各套各种版别的人民币中,武汉元素出现得并不多。作为武汉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第三套人民币二角钱的主景——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而这张铭记着武汉乃至新中国光辉历史的钞票发行于1964年4月。在第三套人民币纸币的7种不同面额中,只有这张二角人民币纸币的券面主景是建筑物,作为时代标志永驻在人民币上。
 
  人民币在方寸之间铭记历史。
 
  今年已届七旬的陈爹爹告诉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自己还是十几岁,在农村吃大锅饭,青年劳力一天出工最高挣10分,可以赚两毛钱。到了1971年参加工作,开始每月有20元学徒工资,三年后涨到32元,“女工有32.5元,多五毛卫生费。”陈爹爹老伴补充说,那时候很少看到硬币,对第三套人民币五元“炼钢工人”印象很深刻。
 
  “我对人民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我们单位广播里开始经常播放万元户的致富经历。”50多岁的老武汉人李先生回忆称,上世纪80年代初期,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城市家庭,“那个时候,我父母这样的双职工干部家庭月收入在110元左右,而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要400元。”
 
  作为70后,刘女士看到第四套人民币时感觉回到了童年。“小时候,家里抽屉里会放着一些硬币,一角两角钱就可以拿去买糖吃。到了刚工作那会,一个月工资大约两千元,不时会用存折从银行取几百元放钱包里当做日常开销。”
 
  而现在步入社会的90后,钱包里已经很少看到现金。“购物可以刷脸支付,转账可以用手机银行,坐公交车也可以扫码,连进菜市场买一把青菜也不需要零钱了。前天我们办公室4个同事想凑20元钱都没有凑够。”公司白领徐女士说。
 
  从单一防伪措施到票面科技感十足
 
  作为国家名片,人民币与新中国的历史紧密相关,反映了特定阶段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防伪需要也是人民币不断更新的原因。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战时发行的,防伪措施简单且单一。第二套人民币开始采用凹印技术,其中10元纸币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接线印刷技术。”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上述资深人士介绍道,但是当时的台湾在美国帮助下,仍然可以在技术上把假票印成与真票完全近似,老百姓区别不了真假,银行也只能靠少数干部用显微镜来观察真伪。因此,第二套人民币最大的面额只有10元,正是出于防伪的考虑。
 
  随着世界货币防伪技术的更新换代,人民币也在不断提高钞票的防伪技术和印制质量。到现在,我国正在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在防伪性能和货币现代化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2019年新版人民币的宣传点是更安全、更亮丽、更易于识别。
 
  “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百元纸币发行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一条亮光带在‘100’的面额数字上来回滚动,当时这张人民币被称为‘土豪金’。”今年50岁的孟女士说,发行当天她就去银行换了新版百元大钞。今年8月30日,新版人民币发行时,她又前往汉口一家网点兑换了新发行的50元、20元和10元面额的新版钞票。专家说,中国的防伪工作最初需要借助专门的放大设备。而现在处于国际钞票防伪领域前沿的光彩光变技术,科技感十足,又能让普通民众很容易识别。
 
  随着非现金支付方式多样化和便捷化,很多人在逐渐改变支付行为,然而现金使用习惯仍然存在,特别是45岁以上的受调查者日常现金使用量相对较高。“长期来看现金还不会消失。”一名银行界人士说。

[时间:2019-12-04  来源:楚天都市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