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擎!数字经济大潮起

数字经济

  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举办成立20周年庆祝晚会。20年间,阿里巴巴从当年只有“十八罗汉”的小公司发展成有10万员工的大企业,从一家主营线上交易业务的电商平台发展成一个覆盖衣、食、住、行、娱全生态的“阿里数字经济体”,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跻身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公司之列。阿里巴巴的崛起是中国数字经济风起云涌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在互联网激荡中腾飞的中国经济,以及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下奔向美好未来的中国社会。

  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1994年,一条46K国际专线的开通开启了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的新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持续推进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增长,互联网应用逐步在中华大地上出现,国家也在信息化建设和推进互联网应用方面做出部署规划。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标志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互联网+”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互联网+”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密集出台,掀起一股互联网创业的热潮,推动“互联网+”应用呈井喷式增长。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区等,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对数字经济发展发表重要论述。
 
  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到2018年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4.8%,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互联网引入到数字经济遍地开花,25年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领跑者,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9月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显示,美国和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数字产业化打造发展新动能
 
  1998年3月6日,一位名叫王轲平的媒体人通过中国银行网站,从世纪互联公司购买到10小时的上网时间,完成了中国第一单电子交易的支付。自此,“电子商务”变为现实,线上交易打造了“没有淘不到的宝贝,没有卖不出的商品”的全新零售模式,在电商浪潮下,淘宝、当当、京东等电商平台接连登场,电商平台敲开了我国迈向数字经济的大门。
 
  2003年5月淘宝网上线,那一年全国网络购物的交易额仅有7.9亿元,而到了2006年,我国网络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2年突破10000亿元大关,其间增速一直保持在50%以上。如今,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商消费国家,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6.39亿,“网购”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电子商务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移动支付成为数字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如今,在超市收银台,收银员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微信还是支付宝”;乘坐出租车一到地方,师傅便打开手机二维码让你扫一扫;菜市场的小店老板听到“已收款”的语音播报,便把菜递到你手中……从过去的“面对面交钱”到“扫一扫付款”,移动支付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如今“出门不用带钱包”“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常态。尽管我国的移动支付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16年,我国的移动支付规模就达到了美国的50倍,到2019年6月,我国手机支付用户已经达到6.21亿户,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也成为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活动能够实现的基础,带动了更多传统行业从线下走向了线上。
 
  2012年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手机网民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全面连接起人们的线上和线下生活。大到提供在线教育、远程医疗、互联网金融等专业服务,小到满足打车、订餐、送花、洗车、美甲等生活需求,一时间,互联网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几乎所有的传统服务都被“端”到了线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伴侣”。无人零售、网上外卖打造了“衣食”新模式,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带来了“住行”新体验。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8.47亿,人均安装手机App56个,用户月均使用移动流量达7.2GB,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
 
  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种类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带来日益增长的数据资源,让我国成为生产和积累数据量极大、种类极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海量数据快速增长,数据量年均增速超过50%。”在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在“触网”短短25年的时间里,我国已飞速成长为当之无愧的“数据大国”。
 
  凭借庞大的数据资源和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飞速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物联网产业总体规模达到1.2万亿元;我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我国区块链产业规模约为10亿元,与区块链相关的产品交易、教育等衍生产业规模约为40亿元;我国大数据产业相关人才占全球总数的59.5%。一串串数据彰显出数字产业的澎湃动力。
 
  2018年,“一块可以改变命运的屏幕”引发全社会的关注,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提升了几倍。今年3月,海南的神经外科专家凌至培,通过远程操控手术器械,为身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患者植入“脑起搏器”,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一个个智慧应用描绘出数字产业改变生活的美好未来。
 
  产业数字化开启发展新空间
 
  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也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你是否认为中国的工厂是在灯火通明的车间里,一排排流水线上坐着繁忙劳作的工人?中国的工厂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工厂大门紧闭,车间灯光熄灭,流水线空无一人,机器孤独运转,富士康的“熄灯工厂”颠覆了传统工厂的生产模式,已成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的重点行业、企业便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化改造;“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信息化改造制造业,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不仅打造了新兴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还提升了机械、冶金、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速度,增强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工业云、工业App等数字化解决方案促进我国工业制造水平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工厂、无人工厂、熄灯工厂不断涌现,既颠覆了传统工业生产方式,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红岩汽配厂,总经理通过手机和电脑,便能随时随地查看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在绍兴市喜临门家具厂,在采用5G网络控制生产线后,生产效率提升了12%,合格率提升了9%。
 
  2017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推动工业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2019年,“工业互联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应用的落地推广加速,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9%,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达到了49.5%,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了35.3%、25.3%和8.1%,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了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了59万台。在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碰撞中,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全面提升,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从“工业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20世纪90年代,国家“863”计划提出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开启了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步伐;2015年,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工作开展;2018年农业农村部开展“数字农业”专项,今年5月数字乡村发展纲要印发。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得到应用,“互联网+农业”改变了千百年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如今,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无人机为2万亩梨园成功授粉;在黑龙江红卫农场,无人驾驶机器接连登场,数字农业勾勒出一幅新时代的乡村中国画卷。
 
  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也带来了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并催生出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新兴职业。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当年就业总人数的24.6%。
 
  在共和国70年的成长历程中,互联网以浓墨重彩的方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瑰丽的篇章,开启了百姓智慧生活的新时代和产业智能转型发展的新征程。5G时代,将进一步开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新蓝海,推动数字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时间:2019-09-27  来源:人民邮电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