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一带一路”出版业合作成果

出版业一带一路

  日前,由中国出版协会主办的 “一带一路”出版工作交流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上,各出版单位共商“一带一路”工作走深走实的大计,推动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版合作与交流,助力中国出版更好的走向世界。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不断密切,多形式、多维度的出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民心相通、理解包容,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9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依照我国官方公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完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业交流合作情况分析报告。
 
  主题图书数量众多,种类丰富
 
  十八大以来,国内出版机构对“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持续关注,让此类图书形成了长效出版的良好势头。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375家出版单位在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间,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出版图书2814种,并呈现连年增长趋势,2016年此类图书的出版超过700种,2017年猛增到1100种以上,年增幅超过50%。
 
  4年多时间里,“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品种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涉及经济、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20个大类,英文、俄文、阿拉伯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等外语及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少数民族语言。在体裁方面,既有从倡议提出后就存在的普及性读本、思想理论专著、历史论述等,也出现了根据历史改编的小说、名人传记、漫画、纪录片等新种类。在表现形式上,一改纯文字书的展现方式,出现了插图本、图说本、漫画本等形象易读的新形式。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历史与社会、文学传记、儿童读物等是“一带一路”主题图书主要涉猎的领域,其中,经济、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科学体育等细分类别的“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占此类图书出版总量的65%以上。同时,国内“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日渐注重社科类,2017年出版的经济类图书超过500种,占当年“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出版总量的42%。
 
  版权贸易顺差显著,国家资助力度加大
 
  2016-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版权贸易协议从3808项增加到7100余项,3年间增加约3300项,增幅达86.5%,合同数量呈现顺差。
 
  2016年,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版权3222项,从相关国家引进版权586项,输出引进比为5.5:1;2018年,输出和引进数据分别为5921项和1186项,输出引进比近5:1,远远优于全国整体版权输出引进1:1.3的比例状况。同时,引进版权的增长幅度略高于输出增幅,可见在输出版权的同时,我国出版机构也在积极引进优秀内容。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出版机构与相关国家开展合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2018年,与我国在图书、电子出版物、网络文学等方面开展版权贸易的国家从2015年的30多个增长到83个,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占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国家总量的近三分之二。
 
  出版业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友好往来、增进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作为我国实施的第一个国家级图书对外翻译资助项目,自实施之初就支持向俄罗斯、新加坡、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翻译出版我国优秀作品,从2015年起,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力度逐步加大,获得支持的相关国家从12个增加到2018年的32个。作为新闻出版业进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项目,“丝路书香工程”是我国唯一一个专门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翻译出版我国优秀作品的出版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资助项目语种已经从最初的30个增加到2018年的42个,4年间增加了40%。
 
  参与合作的机构不断增长,呈持续化态势
 
  “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民心相通”,以书为媒的文化交流合作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体现,参与其中的机构、人员越多,交流的范围就越广,“民心相通”的效果就越好。2018年,我国有224个出版机构与83个国家的超过200个机构签署了版权输出协议,同时有168个国内出版机构与5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超过130个机构签署版权引进协议,参与交流合作的国内出版机构遍布除甘肃和青海以外的全国29个省级行政地区。以波兰语为例,我国有22家出版机构和11家波兰出版机构签订了127项版权输出协议,有7家出版机构与7家波兰出版机构签订16项版权引进合同。这些版权内容全部落地出版后,将惠及更多中波两国读者。
 
  从承担丝路书香工程资助项目的中外方机构看,我国出版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2015-2018年,我国承担丝路书香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出版机构从84家增加到158家,年增幅都在10%以上;已经完成过翻译出版任务的国外出版机构达119家,其中,有10个国家的13家出版机构已完成10个及以上项目的翻译出版工作,成为我国图书在当地市场的重要“代言人”。
 
  版权贸易产品形态丰富,童书占比较高
 
  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版权贸易涉及图书、电子出版物、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节目、软件等多种产品形态,覆盖我国新闻出版统计制度明确的全部版权贸易类型。图书无疑是我国与相关国家版权贸易的核心产品,占年输出版权数量的92.9%,占引进数量的97.6%。
 
  在图书版权贸易中,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涉及的22个大类在2018年均有交易。其中,少儿图书、文学作品和艺术类图书是版权贸易中占比最大的3类,占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进图书版权的60.9%,占向相关国家输出图书版权的53.4%。少儿图书是最容易开展版权贸易的类型,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380余项少儿图书版权引进协议,签订此类图书的版权输出协议超过1600项。在版权引进方面,我国出版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药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类图书较有兴趣,两类图书占引进版权总量的17.9%;版权输出方面,我国历史地理类图书和语言文字类图书较受相关国家关注,两类图书输出版权合计超过600项,占比超过11%。
 
  图书翻译出版先行,各领域合作推陈出新
 
  版权贸易与图书翻译出版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出版交流合作的“敲门砖”,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的重点项目成为双方拓宽合作领域和丰富合作方式的有益尝试。2014-2017年,36家出版机构参与了58项“丝路书香工程”企业类项目,涉及汉语教材推广、重点图书展会、数字出版产品、国际营销渠道、人才培养项目、出版本土化、国际合作出版等7大类别。
 
  不同类型的企业项目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持续的出版交流搭建了众多平台。在内容方面,中亚学术出版合作项目、北非中国文化合作出版项目、东南亚中国传统文化合作出版项目、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等集中力量在教材、大众、学术三大领域发力,不同项目各有侧重。项目的合作方基本都是当地的主流出版商或发行商,在实施之前,相关出版机构会深度调研当地市场,明确细分目标受众,一方面使项目的实施一步到位,避免走弯路;另一方面,通过打入对方主流市场,深入开展项目,以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渠道建设方面,通过设立中国书架、尼山书屋、博库书城莫斯科分店等海外书店,东南亚中国新闻出版巡回展、“一带一路”国家主宾国活动等国际展会打通图书销售渠道。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立足于项目本身,寻求开拓更多的方式进行多维度的铺陈,力争实现出版全产业链的合作,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积极参与开发与保存,努力输出文化和理念
 
  我国新闻出版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已经从起步阶段进入全面发力的新阶段。面向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我国新闻出版业或可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新闻出版业的交流合作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设,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更应与经济交流合作相呼应。国家层面应分区域、分类型、分方式地对行业进行指引和部署,一方面使新闻出版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我国其他行业形成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严控国内机构一拥而上,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落实的项目实施风险。新闻出版企业应主动参与相关国家和市场发展状况的研判,从高于行业发展的宏观角度进行出版业务合作,达到“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的综合性效果。
 
  第二,加强多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新闻出版业是内容产业的核心层,文化、学术、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是出版内容不断丰富和多向流动的基础和源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应冲破自身行业局限,主动与其他文化、学术、思想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以民心相通为目标,提高议题的设置和话语权的掌控能力,与出版文化之外的“朋友圈”形成合力,促进各个领域在文化层面的交流融通,最终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目标。
 
  第三,加强内容出版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文明的交流与互鉴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延展而活跃,也将因“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而丰富。出版业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记录者,在其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我国新闻出版机构应在努力向外输出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发展理念的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出版资源的开发与保存,为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时间:2019-08-08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