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
2019南国书香节暨深圳书展(简称“深圳书展”)7月19日正式开幕,7月22日圆满落幕。
本届书展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新闻出版局主办,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短短49天内,各主承办单位全力以赴、高效推进,克服了筹备时间短、承办任务重等现实问题,办出了一届让社会各界交口称赞的精彩展会,再次展现了深圳速度与深圳质量,展现了敢闯敢试、能办大事的深圳精神,更展现了这座城市创新发展过程中始终活跃的阅读文化力量。
本届书展以“悦读·为祖国喝彩”为主题,采用“1+5+N”的办展模式,设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为主会场,并依托深圳书城设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5大分会场,依托简阅书吧设多个专项活动点。
展会期间,全国各地300余家优质出版机构应邀参展,约10万种、近100万册精品图书集中亮相,130多项阅读文化活动全市绽放,吸引近50万人次读者和45家图书馆热情参与,主分会场图书零售共1076万元,馆配交易4985万元。在连日雷电、暴雨等恶劣天气下,深圳书展展现出这座城市“雷阵雨也浇不灭”的读书热情和文化追求。
作为落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成果和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一项具体举措,首届深圳书展立足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城市文化菜单,从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城市的创新发展气质出发,呈现出“三多三好”的特色亮点,一炮而红、誉满业界,被领导嘉宾、市民读者、新闻媒体亲切地称作深圳又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名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称赞,这是一届“真正以内容为主的精彩的书展”。
深圳书展的“三多”,书多、人多、活动多
书多:主题读物内容丰富,青少图书品类齐备,本土出版大放异彩,数字出版亮点频出
书是书展的根基与灵魂。本届书展充分发挥集聚效应,集中展销近两年出版的热门新书与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好书,成就浩瀚书海。
位于核心区域的主题读物展精选图书8000种,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带一路与海洋文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岭南文化、深圳原创、深圳书城选书等57个不同主题,内容全面,维度丰富,生动诠释了“悦读,为祖国喝彩”之年度主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阅读与学习营造了浓郁氛围。
恰逢暑期,本届书展着力提升青少图书占比,组织约5万种亲子绘本、儿童图书、中小学读物等亮相,鼓励未成年读者在更加齐备的图书品类中拓宽阅读面,享受富有文化气息的假期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本土出版力量在本届书展中大放异彩,除“深圳原创出版巡礼”立体呈现近900种原创图书及相关队伍、史料图片外,作为“东道主”的海天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还带来千余种优秀出版成果,为读者阅读深圳、爱上深圳提供了良好机会。
秉承“阅读永恒,载体创新”的时代发展理念,本届书展积极组织最新数字出版成果参展,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时代书的内涵与外延。主宾社中信出版社带来了升级版的知识服务APP“中信书院”,其中包含数量众多的听书产品、电子书和知识密集的讲书内容、文化课程等。喜马拉雅APP、懒人听书APP等多家数字阅读龙头企业也应邀参展,共同为读者献上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人多:线上关注讨论,线下踊跃参与,购书热情高涨
本届书展自公布举办消息以来,便吸引众多市民读者关注讨论。“深圳书展SZBF”微信公众号短时间内就获得超过1万名读者的关注,“一年读完20本书难吗”“翻开书 不言输”等多个深圳书展10W+线上传播内容引起广泛讨论,在朋友圈等平台上呈刷屏之势。截至目前,新浪微博话题#深圳书展#已累积产生超过296万的阅读量。
作为早在1990年就被《光明日报》报道的全国人均购书量最高的城市,深圳的读者近三十年读书购书热情不减。展会期间,每天10余万人次走进书展主、分会场,周末两天更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络绎不绝的读者造就了本届书展“买买买”的疯狂盛景,平均每日269万的图书零售量,让中信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南博集天卷等热门出版机构的上千种精品图书热卖脱销,本土的海天出版社甚至连续3天组织补货。充分而广泛的受众参与,打通了展销桥梁,为参展逛展获益共赢奠定了现实基础。
活动多:名家交流场面火爆,亲子文创反响热烈
互动打卡引领新潮,各区活动特色鲜明
书展期间,平均每天有30多项活动在主分会场和专项活动点密集上演,为市民读者奉上了精彩的全城暑期阅读菜单。麦家、池莉、冯唐、李潘、曹文轩、沈石溪、皮耶鲁齐、六小龄童等50余位名家大咖先后亮相,与深圳读者们面对面、近距离交流,场面十分火爆,部分重点活动每场吸引超过1000人驻足聆听。仅冯唐7月20日在主会场的分享签售活动,1小时签售新作693本,让其直呼“右手签残”。
本届书展,主会场特设亲子阅读专区和文创精品展区,打造“童玩悦读节”和“文创文具嘉年华”的整体呈现,配套开展多项亲子阅读、DIY手作、互动游戏、品牌发布、服务体验、论坛沙龙等活动,成为主会场“书展+亲子”“书展+文创”的热门活动区域,延展出热闹活泼、生动有趣的书展文化生态。
本届书展还将“打卡”这一颇具网红性质的互动手段贯穿始终,前期联动全市12家书城书吧发起“阅读打卡”计划,吸引5000人次读者线下参与,网络传播覆盖10.2万人。展会期间,主会场内设立4处打卡点,吸引近200人完成打卡任务,并抽取“南国书香锦鲤”图书大奖。
此外,各分会场根据不同主题策划开展了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活动,包括罗湖区的“图书置换会”、福田区的“时光旅行”文艺沙龙、南山区的“深圳绘本节”、宝安区的“唯你书房”和龙岗区的“智能化与书业融合发展创新论坛”等,展现出与城市各区发展相适应的丰富阅读气候。单霁翔、徐扬生、曹文轩、沈石溪、皮耶鲁齐、六小龄童等名家大咖,也透过分会场及专项活动点活动深入基层社区,与读者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深圳书展的“三好”,服务好、评价好、效果好
服务好:文化惠民无处不在,智能科技升级体验
本届书展以市民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积极落实文化惠民服务。展会期间,主会场绝大部分图书6-8折,部分优惠低至2折,并叠加发放购书抵扣券1200张,阅读福袋300个,累计为市民读者折扣让利279万元。展会同时联合图书馆、深圳书城推广“你选书,我买单”借阅服务,吸引约2000名读者免费借取参展图书,现场办理读者证405张,将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文化服务“搬进”会场。此外,5大分会场和各专项活动点也积极组织图书联展、悦读悦借、社区阅读等惠民活动,开展全城联动的文化服务。
同时,本届书展贯彻“科技办展”理念,推出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的线上阵地和工作载体,“深圳书展SZBF”微信平台实现了在线购票、预约报名、资料下载等服务功能,77%的市民读者选择线上购票入场。主题读物展中的“人脸识别AI荐书”系统可从年龄、性别等维度进行个性化推演,实现了人工智能精准推送、个性荐书的初步构想,是读者体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展会期间为近6万人次的体验者“量身”荐书。依托深圳书城“微商城”平台开发的定位查询功能,能第一时间查找场馆内所有图书的具体位置和库存信息。而10台自助购书机和随处可见的“扫码购”二维码,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买单选择,实现自助购书交易204万元。可以说,整个展会形成了“购票-逛展-消费”的全环节数字化链条,以“书香+智能”创造出全新的书展体验。
评价好:全国瞩目,各界点赞
本届书展是深圳继1996年和2018年两次承办全国书博会后首次设立面向全国书业的城市书展,受到全国业界的高度关注,更在开幕后收到各界领导嘉宾的广泛好评。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称赞深圳书展让深圳的全民阅读有了更高远的立意,希望将其打造成继读书月之后又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年复一年持续开展。央视科教频道《读书》栏目主持人、深圳书展形象大使李潘评价,深圳书展是以市民诉求为出发点办的书展,对推动全民阅读有巨大意义。作家池莉称自己是因为首届深圳书展“慕名而来”,看到这么多读者看书购书参加活动,赞叹“深圳不愧是一座书香之城”。作家冯唐更是用了“大、多、高”来形容深圳书展:“展馆真大,图书种类真多,购书的热情真高”。麦家、阎真、戴军等名家对深圳简洁办展的方式十分赞赏,认为这体现了深圳人的务实、高效和创新。
参展的出版单位和市民读者也乐在其中,好评不断。三联图书营销中心区域经理李锋谈到深圳开辟的“展销结合”新模式在行业内引发了很大反响,大大提升了出版机构的参展积极性。不少读者认为书展是读者和好书之间的媒介,感谢深圳有了自己的书展,提供了很好的书香氛围。更有读者连说五个“没想到”——没想到深圳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书展办得风生水起;没想到全国各地这么多优秀出版单位齐聚深圳,带来这么多精选好书;没想到书展现场有这么多爱书人;没想到深圳人几天内买了这么多书;没想到各类新闻媒体对本届书展都这么关注!
效果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本届书展坚持“展销结合,双效统一”的办展思路,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进一步满足了深圳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尤其是读书购书需求,进一步擦亮了深圳全民阅读这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为丰富“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城市文化菜单”提供了强劲支持。
于个人而言,书展为市民读者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创造了更丰富的选择,组织开展的阅读活动数量达平日3倍,实体书店客流较平日提升23.7%,使阅读进一步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于城市而言,书展为深圳面向全国展现全民阅读成果、发挥引领示范效应创造了更宽阔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名社、领导嘉宾切身感受到深圳全民阅读的浓郁氛围与成熟模式,纷纷发文称道,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形象更加凸显。
[时间:2019-07-24 来源:深圳书展SZ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