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质量管理
质量是出版业的生命线,也是出版行业常谈常新的话题。
近年来,出版管理部门对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家新闻出版署每年启动的质量管理专项工作,都会专门侧重对相关图书进行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2019年初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中,由内容质量和编校印装质量二级指标组成的分值占据总分一半的比例。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开展图书“质量管理2019”专项工作发出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到要将质量检查情况纳入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价范畴,彰显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这一共同目标在宏观实操层面将不断强化。
除了管理部门的质量检查外,随着业内对质量管理重要性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构建更为健全高效的质量管控体系成为各出版机构探索优化管理的方向之一,如针对质量管理成立专门部门、制定专项章程、设立主题会议、创建培训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工具等……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强编校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出版集团近期开展了首届编辑技能大赛。来自中版集团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等20多家出版单位的114名编校人员参加了比赛。据悉,编辑技能大赛将作为中版集团的一项长期工作,并将之打造成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整体来看,出版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均、落实过程不畅、体系完善度参差不齐等现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出版机构究竟该如何守好质量生命线?质量职能部门在出版流程中有着怎样的角色定位?有哪些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创新举措?为明晰这些问题,记者特别采访了一些出版社质量管理负责人及实操者,探寻出版机构质量管理“软硬”兼施的路径。
认清痛点难点 质量管理挑重担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启的质量管理专项工作,每年会根据不同侧重点选取一定类别图书进行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分为出版单位自查、省级出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检查、国家新闻出版署抽查3个层面开展。
2018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质量管理2018”社科、文艺、少儿、教材教辅和生活类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涉及41家出版单位的65种出版物。而“质量管理2017”辞书、社科和文艺类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涉及25家出版单位的33种出版物。根据这些检查结果,不难看出,出版质量管理仍然是出版机构目前需要持续攻坚的课题。
出版质量管理是一项贯穿图书出版流程始终的系统工程。就行业整体而言,体量规模、人员素质差异等造成的不同出版机构质量管理能力差异,质量管理队伍优质人才的稀缺性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善性,以及质量管理部门在出版机构内部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质量管理工作涉及人员、流程的复杂性等,都是出版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出版机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也面临许多实操性的痛点、难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饶涛提到,书稿数量多、时间紧、学科跨度大,同时兼顾,易顾此失彼。针对这些问题,他觉得重要的一点是,应该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工作的权威性,否则效果难以显现。在出版转制、行业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出版社、出版从业人员心态有浮躁趋势,这既凸显出加强质量管理的迫切性,也昭示着质量管理的难度在增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审读质检部主任肖向阳认为,目前出版机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难点、痛点在于能力不足,存在质量管理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不同,如何把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转化成编辑应知应会的技能,是容易被质量管理者忽略的一大难点,这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质量管理部一直在努力的一大方向。另一大难点便是质量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提升。人教社质量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坦言,人教社的图书产品涵盖学科较多,这对质量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知识面的广度深度都有更高要求。让质量管理人员有足够的业务素质负责多个学科的质量管理工作并非易事。 此外,优质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也是出版机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遇到的难题。
“每天工作忙中有序,除了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还要应对偶然的突发事件并协调处理。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说实话,经常会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饶涛这样形容。他还提到,今年中宣部下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规定:“图书出版单位的出版物出现严重政治导向错误、社会影响恶劣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年度考核结果定为不合格。”国家对图书质量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作为出版社质量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
在计算机软件与人工智能可以越来越多替代人工劳动的当下,编校人员是否会失业一度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话题。然而事实证明,目前校对软件仍然只能作为质量管理的辅助工具,人工智能也远远达不到编校人员在图书生产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就记者采访情况来看,与交互式的审读加工流程、差错提示修改的线上校对流程及内容艺术性可读性的优化流程等环节相比,作者搜索、建档,书稿篇幅、创新度查验等处于前端环节的出版内容质量管理技术路径应用相对更为广泛。多数出版机构的内容、编校质量管理都仍采用相对传统的工作模式,不过,也有个别出版社正在尝试搭建编校错误积累及修改的数据库、面向编辑的知识服务平台等,探索出版内容质量管理技术路径的延展。
既要“硬”管理 也要“软”提升
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是整个出版业都从未间断思考的长效命题,难以一蹴而就。在出版管理部门的监督督促和自身提质增效发展目标的双重作用下,出版机构质量管理路径的探索也逐渐多方延伸,多数出版机构形成软硬兼备、多管齐下的质量管理提升路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果。近些年,除了部分出版社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尝试之外,关于加强质量管理的探索逐渐由硬规章、硬要求拓展到更具针对性的培训和人才培养,以及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质量管理意识提升和技能培训。
加强质量管理团队力量 优化管理流程
体系构建、制度建设、奖惩机制等无疑都是出版机构质量管理的“硬”措施,“硬”措施关键在于与出版社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与可实操性,因此大多集中在组织架构调整、管理流程优化等层面。例如,科学出版社除了形成分级管理责任制度,实行社级总控、各编辑部门为控制主体、责任编辑直接控制的三级控制体系之外,还在石家庄设置了包含170人团队的编、校、排、数字加工一体化的专业化编校中心。
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形成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质管部—各分社质量管理员三级质量管理体制。此外,人大社还在每个出版分社或出版中心设立1~2名质量管理员。质量管理员实行双轨制,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归各分社或出版中心领导,在质量管理业务上则由质量管理部统一协调。同时,人大社在出版部设置专职责任印制员,直接对纸张和出版物的制作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建立专家审读团队 管理向出版流程前期延伸
广西师大社设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审读质检部,并将审读质检人员由原来的 2 人增加至7人。肖向阳表示,广西师大社还形成了涵盖质量问题发现和处理机制建设、流程监管机制建设、能力建设三个层面的质量管理建设发力点。审读质检部的工作也由以前的清样、成书质量的中后期监控,向前延伸到对图书出版流程的前期进行监控;在选题论证阶段就介入,并对敏感选题的图书和重点图书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倒逼相关部门和人员将敏感选题的图书和重点图书审编校工作做细做实。
建立专家审读团队则能够为出版机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坚实支撑。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每年定期于11月下旬举行审读专家工作会议,邀请教育部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中心的相关人员和60~70位社外审读专家进行座谈。人教社也组建了强有力的质检专家委员会,为人教图书的质量把关增添保障。
专题会议、培训线上线下全覆盖
规范数字内容质量管理流程
随着出版机构对质量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近几年,质量管理专项会议、专项培训在出版机构愈加常见。例如,科学出版社创建了“质量大讲堂”这一培训形式,邀请社内外专家就质量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疑难问题进行讲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每年会定期举办2期以上的编校沙龙,每期沙龙根据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高频问题确定主题,进行专题交流。为了让质量提升和编校相关知识以更为潜移默化的方式输出给编辑等一线人员,人教社质量管理部团队还将沙龙延展到线上,创建微信群,轮值运营,不间断分享编校知识,并及时在线解答编校问题。除了专题会议、培训、沙龙等面向全社的培训和青年编校大赛、小组培训等面向特定人员的质量管理提升措施之外,人教社质量管理部门人员还将围绕每本书与编辑沟通反馈的过程视为一次一对一的培训机会,规定审读书稿必须当面交接,质量管理反馈相关意见必须与编辑逐条核对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越来越多出版社组织召开质量管理专项会议,切实突显质量管理在出版工作中的被重视程度。例如,大连出版社每年会定期召开质量主题会议,如印制质量会议,总结表彰上一年度印制质量情况等。针对日常出版工作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则会及时召开质量会议,总结质量管理工作,提出奖励或处罚建议。
作为出版社质量管理负责人和实操者,饶涛很清楚,出版机构加强质量管理需要常抓不懈,“图书质量无小事”。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专门成立了质量管理工作小组,领导牵头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除了每年定期和不定期的编辑培训,北师大社还建立了社内的图书质量交流qq群、依托书生问答的编辑线上问答等渠道,为图书质量保驾护航。
随着出版业融合发展进程的推进,出版机构打造数字内容的案例增多,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内容的质量管理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并构建专门的管理流程。目前,大多出版社数字出版部门都设置有针对数字出版内容的管理条例。据悉,除了与图书出版流程同等的选题论证制度和文字、音频等不同形式内容专门的编校审读流程之外,北师大社通过实行数字产品出版/上线前审查和成品抽查制度,定期通报数字产品质量检查结果,并实施奖惩。
发挥“传帮带”作用
明晰质量管理人员职业路径
出版质量管理的加强归根结底需要扩大出版人在其中发挥的能动作用。因此,加强出版质量管理,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加强专业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培育新生力量,构建稳固、高效的专业管理团队是不容忽视的层面。
在采访中,多位出版机构质量管理负责人和实操者向记者提及了质量管理优质人才的断层和紧缺,以及新人培养重要性这一话题。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专业的出版质量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有编校知识基础,还需要较为丰富的各学科知识积累,因此,大多数出版质量管理人员都有从事多年编辑工作的经验,初入职场的新人或者年轻编辑很难胜任。对此,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分社综合业务室主任郑寅堃觉得,日常的质量管理需要“传帮带”这一出版行业保持的良好传统充分发挥作用,而强调、督促作用相对有限,挖掘年轻编辑自身的能动作用更为直接。
清华大学出版社采取的也是“双轨制”的质量管理架构,除了总社的质检中心之外,分社设立质量管理人员。作为计算机分社质量管理负责人,郑寅堃认为,质量管理是全流程的,从作者撰稿开始就要关注。虽然不会直接与作者打交道,但要及时在选题论证、样章评判等前期阶段为编辑提供建议和意见,确保质量把控的全流程性。此外,针对质量管理人员在出版社职能划分中属于管理岗、缺少编辑能够借助图书获得的成就感和相关职称晋升途径的情况,人教社采取的做法是为质量管理人员“开绿灯”,让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同样通过编辑的业务晋升路径看到职业前景,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动性。
[时间:2019-06-17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