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D打印产业市场分析:四大方面下功夫突破核心技术

3D打印

  3D打印产业进入真正产业化阶段

  过去3D打印只是“玩一玩”,现在则到了真正的产业化阶段。在5月9日的“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丝路行暨渭南国际增材制造产业合作恳谈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从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处获悉,去年全球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产值已经达到97.9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3.5%。其中,增材制造零部件的产值占比达12%,增材制造应用方式逐步从设计走向了直接制造,这意味着到了真正的产业化阶段。
 
  瞿国春表示,未来将推动3D打印在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从提升创新能力、推进行业应用、打造产业集聚区、深化国际合作上下功夫,突破专业材料、工艺装备等核心技术方面的瓶颈。
 
  当日,由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和渭南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丝路行暨渭南国际增材制造产业合作恳谈会”在渭南召开。
 
  瞿国春在会议上指出,增材制造作为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将产生深刻影响,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之一。持续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识。
 
  他表示,在此背景下,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3D打印产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8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增速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12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为23.0亿美元,同比增长35.29%,为近9年来最大增速。截止至2017年全球3D打印全球市场规模增长至73.4亿美元,同比增长21.12%。2016-2017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但仍然处于高位。进入2018年底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达到了97.9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3.5%,从三年来看,这个增速达到了24.4%。在经济发展放慢的情况下其他产业很难实现这么高的增长。
 
  瞿国春指出,增材制造应用方式也逐步从设计走向了直接制造。增材制造零部件的产值达到了11.8亿美元,占比达到了12%,这就意味着过去3D打印只是“玩一玩”,现在则到了真正的产业化阶段。
 
  3D打印开始实现大批量的制造,并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产业紧密联合,进入了机械制造零部件的阶段,未来的快速增长是可预期的。
 
  他指出,中国也非常重视增材制造的发展,将其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规划引导、专项扶持等方式,持续推进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应用。
 
  比如,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增材制造重点专项,2017年发布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计划等,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实现了高速度发展,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也形成了若干产业聚集区,增材制造也成立了国家级的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组建了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国家增材制造试点中心,服务支撑机构或者组织也相继成立,初步形成完整的增材制造产业生态体系。
 
  据前瞻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逐年增加,增加速度要略快于全球整体增速,我国3D产业占全球的比重在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仅达1.6亿美元。到了2016年我国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0亿美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6.7亿美元,较上年增加40.34%,首次突破百亿规模。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将超20亿美元。
  
  四个方面推动增材制造行业发展
 
  瞿国春指出,展望未来,我国增材制造产业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在专业材料、工艺装备等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突破,在标准体系、安全法规方面还有待完善,在商业模式、应用领域等方面还有待于拓展。
 
  为此,他认为,未来增材制造将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要着力在提升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政产学研用协同的政策指导创新体系。
 
  2、要着力在推进行业应用上下功夫。坚持需求为牵引,推动增材制造在工业、医疗、文化创意、教育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3、要着力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下功夫。要鼓励具有一定增材制造产业特色优势的地区,进一步完善资本,配套体系,惠及上下链企业,加快培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4、要着力在深化国际合作上下功夫。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与国际同行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开拓、资本运营、人才培养等方面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壮大,为全球经济持续向好注入新动能。

[时间:2019-05-10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