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在京召开2019年全国印刷复制管理暨“3·15”质检活动座谈会。会上,中宣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田森总结了2018年“3·15”质检活动的情况。
一、总体情况
按照质检活动通知中明确的“补质检工作短板,促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主题,质检中心在2018年质检活动中,一方面,持续加大对全国出版单位、印刷复制企业的随机抽查力度,进行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全国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管理体系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部分地区进行了督导,协助各地相关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进行改进提高。此外,质检中心还按照原总局的统一部署,对2018—2019学年秋季国家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重点中小学教材进行了抽查检测,着手启动了出版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双随机”抽查情况
质检中心以“双随机”方式对北京、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福建、湖北、广西、云南、新疆10省(区、市),以及部分中央在京和军队系统共100家出版单位的图书进行了印制质量抽查,涉及238家印刷企业;对部分印有绿色印刷标志图书的环保质量进行了抽查,涉及17家出版单位和35家获得绿色印刷认证企业;对20家出版单位的光盘类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复制质量进行了抽查,涉及16家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检测结果显示,有133册图书印制质量不合格,单册质量合格率98.79%,有10种图书批质量不合格,批质量合格率98.00%;环保质量合格率100%;有12种光盘类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复制质量不合格,复制质量合格率72.09%。
同时,经“3·15”质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各省(区、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本地质检机构,对近340家出版单位进行了图书印制质量、环保质量抽查,共抽查了6300多种11余万册图书,涉及511家印刷企业。其中,426册图书印制质量不合格,33种图书批质量不合格。
(二)“补短板”提高情况
针对出版产品质检工作中存在的行政监管不严、活动开展不力、检测能力不足、问题整改不落实等短板,大部分地区相关单位能够深入查找质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力度进行整改提高。质检中心领导带队赴辽宁等地,了解当地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并与相关部门共同深入研讨分析,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一是加大能力建设力度。多地按照补短板的要求开展调研,借鉴其它地区质检机构建设经验,增加购置检测设备,扩大技术检测范围,规范抽样检测程序,积极申请认证认可资质。部分具备条件的省质检机构还向质检中心提交建设分中心的申请。二是加大问题处理力度。多地对主题出版产品的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进行重点抽查,并与文化执法部门协作,按照抽查结果依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底,各地已对21家单位进行了通报或行政处罚。三是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尚未成立独立质检机构的地区,行政部门能够积极与相关各方进行沟通协调,在资质、人员、场地、资金、设备等方面争取支持,力求取得突破,并积极组织专家按要求开展抽查检测活动。此外,质检中心针对重点质量问题,组织举办了印刷质量管理与技术检测培训班,对来自各地行政、出版、印刷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技术骨干共计380余人进行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重点中小学教材抽查情况
根据原总局部署,质检中心派员参加督查组或单独组织人员,对河北、吉林、辽宁、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16个省(区、市)2018—2019学年秋季重点中小学教材进行了印制质量和环保质量抽查,并对部分中小学教辅材料进行了印制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被抽查地区的三科教材单册印制质量合格率100%,批质量合格率100%,环保质量合格率100%,未发现严重印制及环保质量问题;教辅材料单册印制质量合格率99.20%,批质量合格率98.50%。
(四)启动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情况
受中央宣传部印刷发行局委托,质检中心启动了出版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工作。重点针对读者关注、涉及健康、标准不明、隐患突出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跟踪监测,计划用3至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逐步建立相关技术指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研判机制。监测结果可用于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定修改相关标准以及行业监督管理等,最终实现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有效防控与预警。2018年10月至12月,质检中心选择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图书纸张亮(白)度指标作为试点监测项目,开展了抽查检测工作。下一步,将扩大试点监测范围,收集更多相关数据指标,不断完善检测方法,建立科学判定标准,坚持效果导向,推动出版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落实。
二、活动的主要效果
2018年质检活动启动时,恰逢党和国家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不可避免对各项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各地均能够凝聚共识、克服困难、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抓住改革的机遇推动质检工作实现新的提升。
(一)凝聚共识,统筹抓好质量管理
质检活动启动后,绝大部分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迅速行动(陕西、青海两地受机构改革影响未开展质检活动),共有27个省(区、市)成立由局领导担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部分地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工作部署。如福建陈立华局长、重庆张洪斌主任、新疆古力先·吐拉洪局长亲自任领导小组组长,指导开展质检工作;江西杨六华局长、河南李宏伟局长对质检活动做出指示。在组织部署监督抽查工作中,各地均将质检活动作为强化行业监督管理、提升全行业质量意识的重要抓手,抽查范围不仅覆盖本地出版图书,还包括中小学教材教辅、农家书屋配书、各类图书交易会参展图书、报纸期刊、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等。其中,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湖北、湖南、四川、宁夏等地在质检活动中还对印制质量优良的产品进行了评选奖励,有效地扩大了质检活动的影响力。
(二)聚焦问题,着力补齐工作短板
针对质检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各地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整改提高。如北京、浙江、河南、湖南、重庆、甘肃等地完善抽样程序、规范检测标准,综合运用抽查结果,建立约谈和黑名单制度,并作为政策扶持的重要条件,强化管理机制建设;山西、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湖北等地积极申请专项资金,购置检测设备,充实检测人员,完善检测专家库,增强检测能力建设;北京、天津、吉林、江西、湖北、宁夏等地对质量不合格的责任单位,给予行业通报和行政处罚,并适时进行回头查,确保其整改落实到位。另外,江苏开发上线了“江苏省出版物印刷质量检验检测管理系统”和“江苏出版物质监”公众号,进一步用信息化手段助推质检工作深入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质量方面
从抽查情况看,图书印制环保质量、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制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严重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图书印制质量。印后加工问题较为突出,占全部印制质量问题的三分之二以上,个别样品出现书芯断裂、侧胶开胶,精装书壳开裂、堵头布开胶、环衬粘结不牢等严重质量问题,说明印后环节的质量控制落实不到位。另外,还发现个别品种出现乱码情况,说明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在印前未对内容进行严格核查。2.光盘复制质量。整体合格率偏低,主要问题集中在几项关键技术参数超标,可能导致播放器或者光驱识别困难甚至出现影像卡顿等情况。分析原因,包括原材料质量不稳定、设备维护不当、质量管理不到位等。其中,北京华信翔龙光盘有限公司生产的3个品种15片实测样品均不合格,占不合格总数的四分之一,反映出个别光盘复制企业质量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活动开展方面
从监督抽查情况及各地总结报告来看,尽管大部分地区在补质检工作短板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有些问题仍然值得注意。一是机构改革带来不确定性,个别地区质检机构隶属关系调整,导致质检职责尚未落实,给质检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二是部分地区对质检活动主题理解不到位,仅注重推动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忽视质检体系和技术检测能力建设。三是各地报送的活动总结中,存在抽检数据不够翔实,个别地区甚至没有检测结果,有的仍然将去年活动主题和内容写进总结,反映出对“3·15”质检活动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的部署和要求,在2019年“3·15”质检活动中积极推动加以解决。
[时间:2019-03-18 来源:必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