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纸质书
2019年是全国第41个植树节。植树节的初衷是通过植树来绿化环境,但环境的平衡是由供给端和消费端共同决定的。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绿化环境不再局限于增加供给量,位于消费端的纸张使用正在受到广泛关注,“无纸化”理念迅速发展。在此大背景下,摆在人们案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纸质读物最先受到冲击。与此同时,电子书因为阅读便利性强、知识付费产品因为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正在作为纸质图书的替代品,一步步蚕食它的用户基数。种种迹象显示,知识和信息正在以无纸化形式进行快速地传播。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纸质书会不会消亡?
有人说,纸质书是最好内容的载体,但却不是最好的载体。《数字化生存》作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更是在2010年预言,纸质书将在五年内消亡。
如今纸质书虽未消亡,但在知识传播体系的地位的确产生了变化。《亚马逊:2018年全民阅读报告》显示,在14000 多份有效问卷中,55% 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同时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而只读电子书的人群比例占 19%,只读纸质图书的占比是12%。此外,近年来新兴的有声书异军突起,12%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会同时阅读纸质书、电子书和有声书。
从这份数据中可以看出,纸电共读是受访群体当前的主要阅读方式。其中,数字类产品(电子书和有声书)作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正在蚕食曾经固若金汤的纸质书阅读市场。
今天是3月12日——中国第41个植树节,此前百道网以“电子书、知识服务产品作为知识传播新渠道,是否会取代纸质书的地位?‘无纸化’是否是知识传播的必然趋势?”为题,采访了多家传统出版机构以及新兴知识服务平台,从知识传播从业者的角度分析纸质书的现状,以及知识传播和阅读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各方观点不尽相同,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判断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都是这个变革时代的真实写照。
“落后的介质被先进的介质取代是一种必然趋势”
“如果全人类可以通过植入芯片,一秒内共享所有的知识,你愿意吗?”
这是2018年最火热的一集《奇葩说》的辩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传播的载体正在从过去单一的纸张,扩展为各种数字化手段,传播效率也许短时间内无法达到上述《奇葩说》辩题那样的不可思议,但仍在以指数级飞速增长。
“纸可能会以它的其他用途和价值被珍藏,但与知识传播可能不再有太多的关联。”豆瓣时间策划负责人肖丽媛告诉百道网,知识传播最重要的始终是知识本身,而非承载知识的介质,就像蒸汽机被内燃机取代一样,落后的介质被先进的介质取代乃是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对纸张、对墨香心生敬意进而神话了纸书本身对于知识传播的价值,其实是基于对手不释卷这件事长久以来代表着高雅、渊博、精神生活充实的刻板印象。
“无纸化”与纸质书对知识传播是互补关系
在数字化产品步步为营的当下,传统出版社正在向数字化转型,开始发展电子书、知识服务产品。
“‘无纸化’与纸质书对知识的传播应该是互补的关系。”喜马拉雅企业版负责人王莹告诉百道网,纸质书因为成本的提升,市场的冲击,许多出版方将会从之前的综合类出版,转型深挖某个领域或人群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经得起市场考验,或具传世价值的内容才更有机会出版为纸质书,同时其销售价值也随之得到提升。而“无纸化”很好的满足了市场需求,以及轻阅读、快阅读的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伍忠莲向百道网介绍:“目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亚马逊kindle、咪咕阅读、掌阅阅读、逻辑思维等电子书平台合作的电子书零售业务以及与电子书馆配代理商合作的馆配电子书输出,并自行开发的智慧书坊移动阅读客户端,解读敦煌APP、华师少儿APP、华狮小助手音频资源在线服务、华师微视移动客户端等。
针对“数字出版物是否代替纸质书过去在知识传播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伍忠莲认为并非如此。数字化浪潮不是今天一天才出现的。在数字化浪潮下,纸质书和电子书是相互存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形式。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翻阅电子书的群体在不断增加,但同时纸质书也并未消亡,而且因两者介质的优势,让阅读生活更多彩。
“在长途旅行中,或许一本或多本电子书可以免除的你携带纸质书的劳累,同时满足阅读需求。但是在静谧的图书馆或实体书店阅读书架,一本带着墨香的纸质书也慰藉了我们的心灵需求。”伍忠莲如是说。
纸质书和数字出版物各有市场,各有空间
无论是纸质书、电子书还是知识服务产品,归根结底是读者对更合适的阅读方式,或者知识获取方式的选择。“读者喜好、习惯都不尽相同。各有所需,各取所需,这是最好的方式。所以纸质书和数字出版物各有市场,各有空间。”上海译文出版社版权与数字出版总监汤家芳告诉百道网。
目前,上海译文出版社电子书上线品种总数近1600种,社内重点图书,甚至畅销书大都实现了纸电同步。目前市场表现最好的三本电子书,分别是村上春树的最新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于2018年3月纸电同步上市;普利策奖得主戴蒙德作品《枪炮,病菌与钢铁》;以及法国作家波伏瓦的《第二性》。汤家芳告诉百道网:“很有趣的现象是,这三本书电子书卖得好,纸书也卖得非常好!是不是可以说,纸书和电子书其实是正相关的关系呢。”
纸质书与“无纸化”数字出版的关系,究竟是相生相克还是相辅相成,至今仍无定数;谁会在这个变革时代的末尾坐上知识传播主流的宝座,甚至独揽市场笑到最后,也充满了未知。近2000年前,东汉蔡伦改进之前造价昂贵的造纸技术,使得纸张得以迅速大规模生产并投入应用;魏晋时代的文人墨客们因纸张便于携带,方便传播、共享知识,而大力提倡废除竹简,使用纸张。就像那个时代的人看不清竹简和纸张谁是未来霸主,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也将在变革和博弈中书写新的历史。
[时间:2019-03-13 来源:百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