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 文化产业将如何变化?

文化产业

  未来十年,文化产业将如何变化?今天,我们从5G时代的数字文创、AI人工智能、互联网下半场、乡村文化消费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5G背景下的数字文创
 
  我国自2015年起就开始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对数字经济领域进行了宏观规划。数字文化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红利期。
 
  5G是什么概念?
 
  5G时代,高速率、高可靠低延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的特征已经不是让人们更加清晰流畅的观看视频这么简单,5G技术甚至有望进入无人驾驶领域。
 
  数字文化产业
 
  技术进步带来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又影响大众对文化消费的预期。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拍摄功能的持续优化,让我们进入“全民创作时代”,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升级,使得文化传播呈现辐射广、速度快、影响大的特点。不仅是文化生产,我们的未来生活因技术进步充满无限可能。  
 
  进入5G时代,我们的生活将可能会如何改变?
 
  ● 自动驾驶汽车更安全
 
  ● 远程医疗成为可能
 
  ● 实现全景视频
 
  ● 随心所欲的4K超清体验
 
  二、人工智能下的新业态
 
  最近十年,许多国家都预见到人工智能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因此专门做了智能化产业发展未来十到十五年的规划。中国政府也于2017年3月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标志着我们向人工智能迈出了步伐。
 
  文化产业如何借AI东风?
 
  ● 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驱动
 
  ● 前沿核心技术的多维应用
 
  ● 以技术为支撑的价值创造
 
  人工智能正在向不同的产业领域、文化领域渗透。未来,教育领域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后,在讲台上授课的老师都不一定是本人了。
 
  三、新型创业的新模式
 
  新型创业的新模式应引起大家的关注。如今B2C、C2C、B2B、C2B、O2O等多种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涌现,商业模式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同时需要注意这是一个不再讲究面向大众的时代,分众才是我们要考虑的。
 
  数字文化产业
 
  现在,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普遍共识。互联网下半场注定充满风险和竞争,我们要摒弃传统的互联网经济经验,重新审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思考新的商业逻辑。在互联网下半场,谁掌握了粉丝即用户、内容即品牌、媒介即渠道、分享经济、社交众筹和游戏化思维者六大定律,谁就掌握了未来。
 
  四、银发经济中的文创蓝海
 
  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有数据预测,中国老年产业的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和22万亿元,对GDP的拉动将分别达到6%和8%,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
 
  面对银发经济,除了思考基础层的养老护理、养老保险等,还应该涉及产业的延伸层,如老年文化消费、老年精神慰藉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所谓良性发展中,老年文化消费的供求失衡问题仍然突出。老年人可以消费的场所和产品十分单一,市场对老年人的需求了解不足。
 
  怎么抓住老年人的心?
 
  ● 定位老年细分人群,抓住行业痛点。
 
  ● 提供定制化、个性化老年人文化产品与服务。
 
  ● 发展康养产业,拓展文旅领域新业态。
 
  五、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文化消费展望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十年定会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转移。随着农村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习惯的培育提升,农村将成为巨大的经济蓝海。在互联网影响下,农村生活方式发生巨变,一部分留守或返乡的居民,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其消费行为和城市无异,文化消费等逐渐在农民家庭支出中占据了相当比重。
 
  农村文化消费与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居民收入偏低致购买力不足
 
  2. 文化消费观念落后受传统消费观的影响
 
  3. 文化消费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
 
  4. 文化消费市场供给单一
 
  农村居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如何协调?
 
  思考农村居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时,首要考虑农村居民的文化需要,同时应该让这两亿村民与城市居民有机交流;把握城市大量有闲有钱阶级到农村创业的群体,他们将互联网新内容、旅游新业态带到农村,这是很惬意的事情,应该给予关注。

[时间:2018-12-18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