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寻访之四十三丨北印罗学科:素质教育是前提,技能教育是保障

罗学科大寻访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牵头组织,联合地方印协及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五所院校,开展“激荡40年——中国印刷业大学生联合大寻访”活动,以此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0名大学生走进企业,探寻历程,用年轻人的视角纵观行业、展望未来。6月29日,走进北京印刷学院,对话罗学科校长。

微视频

新语境

  “人们在问这个问题时,喜欢把两者对立起来。”当我们提问罗学科校长,高校应当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学生还是受市场欢迎的学生时,他回答说,“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在他看来,这个问题是对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关系的讨论。家国情怀是一种素质的体现,任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具备这种将社会责任视为自身责任的素质。而受市场欢迎是因为学生专业技能过硬。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与知识。所以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是同样重要的。但素质的培养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知识的技能教育。“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没有家国情怀的话,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但是,对于北京印刷学院这类行业特色高校而言,行业的期望会更高。相关行业希望它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合业内的特定工作岗位,这样可以节省人才适应工作的时间,创造更多的利润。但这是不现实的。企业可能只是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工作岗位只是环节的组成部分。如果单纯为了培养从事该部分工作的人,技术学校的学习完全满足。“为了一个岗位去培训一个人半年就够了,但是你甘心这样吗?”罗学科反问。不论是行业特色高校还是综合类高校培养人才时都是在考虑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的教育要为人才一生的职业发展负责。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技能教育是为帮助学生更快进入社会生产状态,不让理论脱离实践。如何促成学生的综合发展是高校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印刷学院将发展目标转为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出版传媒类大学”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综合教育的思考与尝试。1978年印刷学院办学之初,印刷还处于“铅与火”的时代,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尽快实现印刷品产量的提升。而现如今,书报刊的印刷数量明显下降,但是其他形式的印刷增多了,比如包装印刷等商业印刷。印刷行业必然会和一系列的行业产生联系的。它作为一个综合应用的学科,发展方向是丰富自身的内涵,正如印刷学院将印刷放在了出版传媒的视域里的发展策略。这也就需要高校为印刷行业输送大量拥有高远视野的专业人才,帮助实现印刷行业的内涵扩展。故而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来印刷学院三年了,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你们印刷学院印不印钞票?’,另一个是‘印刷还有必要办一所大学吗?’。”罗学科笑着说,“这样的偏见是因为我们行业的特殊性造成的。”首先,印刷涉及的领域不止是书本、钞票等传媒类印刷品,更多的是集中在包装类印刷品。印刷产业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其发展转型帮助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满足国民审美需求。其次,印刷行业的科技含量正在逐步提高,行业培养的人才也不单纯停留在机械的操作层面上。越来越多的跨行业人才加入到印刷业的大家庭中,印刷教育的层次越来越丰富。但是社会对印刷业仍然存在类似“夕阳产业、重复型劳动”的刻板印象,要纠偏它们,需要让社会意识到印刷行业正在经历快速的产业转型,印刷越来越要求人才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而最快速的宣传方法便是让人才市场中出现大量综合型印刷人才。这也就要求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时将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

  “我觉得你有点懵,”罗学科突然停下讲解,“其实就是爱情和婚姻的关系”。素质教育保证了人才的职业生涯能够持续精进,就像爱情保证情侣关系的长期稳定与升温;而技能教育为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就像婚姻能够为恋爱关系提供基本保障。这两者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

  本期报道制作

  总策划:王立建

  采访 & 撰稿:魏志鹏

  摄影:蔡虎翼

  视频录制&剪辑:石晓林

  指导老师:袁宇霞  李君

  外联:刘雪飞

[时间:2018-09-17  来源:印刷工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