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原上海图书交易会的基础上举行了首届上海书展。由此,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正式以“书展”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今年8月,上海书展迎来了15岁的生日。
10余年品牌的塑造与积累,让上海书展从一个区域性的地方书市,逐渐发展成一个全国性的文化盛会,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和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随着在国内和国际上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越来越多的爱书人在每年的8月汇聚上海,让上海成为书香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上海书展也以高定位的价值引领,让“我爱读书 我爱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展览主题突出
营造主旋律书香氛围
每年上海书展主会场入口的序馆都堪称“点睛之笔”,除了设计感十足的上海书展标志外,环绕在四周的主题书展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
今年72岁的王桂芝已经是第六次参加上海书展了,她忘记戴老花镜,所以只能身体前倾,眯着眼认真地观赏以“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为主题的图书展。“这里的书都特别有意义、有思想,而且设计规划得也好。”
虽然王桂芝眼睛不好使,但她依旧在这个展览上看得津津有味,像她这样的读者上海书展上还有很多。上海书展以书为核心打造的主旋律磁场,正在辐射影响更多的读者。
2018上海书展集中展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点主题图书,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营造了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书香氛围。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书展用实际行动呼应着这个重要节点。序馆左右长廊分别特设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精品图书展和“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主题出版展书展。而上海书展开设的“静安理想书房”将“时代篇”作为自己的主题之一,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我们的四十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之“衣”等展览,从衣着的变化到普通人生活轨迹的变迁,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展现出版成就,促进高品质阅读也是本次上海书展的一个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陈伯吹童书屋”和“‘世纪最美的书’上海巡展”。其中童心、梦想、创意依旧是童书屋的三大关键词,“迷你”童书快闪店的设定充满了创意与童趣。而“‘世纪最美的书’上海巡展”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之美的窗口,为专业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另外,上海书展15周年回顾展也引发了一股读者的回忆潮。上海书展15年来服务读者、服务全国行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品牌塑造历程,在这个展览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上海书展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高质量图书
以精品滋养阅读土壤
作为行业的盛会,图书展示自然是上海书展的核心。今年,高品位、高质量图书纷纷亮相,让上海书展成为百花齐放的图书花园。
这直接体现在读者的购书热情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各个展区无论是图书收款处还是自助收款机前都排起了长龙。在中国出版集团的展位上,东方出版中心的编辑江彦懿一边忙着向读者介绍图书内容,一边忙着引导他们有序排队。在她看来,高品质的图书集中出现成为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各大出版单位都展示了最具品质的图书,让上海书展的口碑进一步发酵,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江彦懿所言非虚。记者发现,今年上海书展所展示的图书契合主题,回应社会亮点,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性与组织性。新华传媒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新华传媒精选2000余种图书,题材覆盖治国理政、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改革开放等,集中陈列解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图书,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图书,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著作、单行本等重点图书。
除了主题图书,上海书展新设“文学精品馆”,集中展示近年来国内外文学类畅销图书,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中外获奖图书,家书、家训、家信、家风等弘扬传统文化的图书,以及展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主题的文学精品图书。
中国外文局第一次大规模以集团形象参加上海书展,带来了众多热点图书,让他们的展位人满为患。记者发现,其展示的热点图书颇多,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及国际合作翻译出版成果专著,此外,“读懂中国”专架、阿加莎专架、午夜文库专架以及社长荐书、热销图书等板块,也引发了读者购买热潮。
展现地方文化的图书也为本次上海书展带来了一抹亮色。作为今年的主宾省,贵州展团带来了《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等精品图书,还将集中展示近两年新出版的《贵州文库》《清水江文书》《国魂》等精品图书,展示了贵州的出版特色。
活动引领
深入挖掘上海特色
上海书展精彩缤纷的活动也成为吸引读者的利器,同时也成为具有上海书展特色的品牌项目。这里面就不得不提上海国际文学周,其不断展现的国际性、专业性和公众性,让它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大平台。今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将以“旅行的意义”为主题,从文学的角度阐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文学周还邀请到包括瑞典文学院院士皮特·恩格伦、何建明、李敬泽、陈丹燕等在内的30余位海内外作家,相关的演讲引起了众多读者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
除了上海国际文学周,“上海首发”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各种活动。2008年,上海书展首次提出了“全国出版,上海首发”的概念,意在逐步把上海书展打造成新书首发的大平台,提升上海书展的国内领先地位。经过10年积累,“上海首发”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年,20余种重点新书在书展期间亮相、首发,为名家、名作搭建平台,田原、王召强、陈仓、白岩松、朱迅等大家名人纷纷亮相书展,引领了阅读潮流,也让上海书展引领了行业的交流。
上海书展的专业性并没有影响上海书展的参与性,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海书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兼具文化性与体验性。比如,参展期间,贵州展团不仅组织近20场新书签售会、读者见面会及文创产品互动交流等活动,还让读者在选购图书的同时,能够在会场欣赏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场表演,也能购买到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仙马尾绣、鸟笼旋转书架、古法造纸、夜郎古陶、银饰、蜡染、苗绣等非遗产品。
而今年首设的国学馆,推出了“七天七堂课”系列国学讲座,让读者在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文化专著时,也能体验到国学参与的乐趣。
[时间:2018-08-1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