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的图书市场能走出低谷吗?

图书

  2013年以来,台湾地区出版业的境况越发严峻,总产值从360亿新台币跌至180亿新台币;在与北京人口总量相近的前提下,每年有多达4万本新书出版上市;独立书店不断关闭;作家收入也持续缩水。更令人忧心的是,台湾地区每月平均出版101本书,可读者每月平均只看1.1本书,年均购书消费约为新台币2557元(约合人民币547元),而人均每天用在网络上的时间约为7小时。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社能做些什么,来维护台湾地区的出版生态?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报出版”)已经有43年的历史,累计出版图书6000多种。近两三年来,时报出版致力于开放授权,强化业务能力,拓展网络出版,扩大品牌影响力等。
 
  时报出版的六种转型路径
 
  在尝试转型的几年里,时报出版主要进行了6个方面的探索。第一,转型为作家经纪人,打造出版品牌。例如“黄色书刊”是台湾地区年轻插画家颜浩鹏的笔名,作品以黄黑两色为主,蕴含社会讽刺等主题。2014年我们推出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哀伤浮游》,紧接着又开发了手提袋、束口袋、笔记本等衍生商品,并策划了展览、发布会等相关活动。
 
  第二,开发文创产品。台湾地区治愈系插画家Dorothy的第一部作品《表白》在台湾地区售出5万册。出版她的第二部作品时,我们在礼盒中加入了卡片、笔记本等很多衍生品,成功吸引了渠道商的注意。但我们也逐渐发现,文创经营与图书完全不同,设计和制作成本较高,难以价格取胜。
 
  第三,经营杂志。时报出版每月出30-35本新书,共300多万字,按照授权,我们可以自由使用其中10%的内容。结合这些内容,我们打造了一本书摘型杂志——BIG(Business、Idea、Growth),意在激励大家抱有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杂志主要在便利店、高铁、书店、文创园区销售。
 
  第四,尝试代编代销。基于优质的编辑团队和广告宣传资源,我们还帮助北京的作者在台湾地区出版图书,过去一年共代编近20本书。
 
  第五,经营独立书店。通过自己的独立书店,在卖书的同时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并与社区互动,连接作者、编辑和读者。
 
  第六,试水策展业务。例如,我们与台湾地区新光公司合作,由我们做导览,将十余位作家作品陈列在商场的同一楼层,分设主题展、活动区、服务区和拍照区等,宣传效果良好。
 
  寻找出路并重新定义出版
 
  以上6种转型路径,我们仍在尝试和探索中。对时报出版而言,最关键的是,在台湾地区出版产值一路下滑的背景下,如何寻找出路、重新定义出版。
 
  在我看来,伴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出版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电子屏幕。出版社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除了上述6种转型尝试,我还总结了几点心得:第一,要降低出版成本。第二,要培育畅销书作家。第三,要开发网络销售渠道,并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活动体验。例如,国际知名激励大师、美国作家威尔鲍温曾受时报出版之邀来台湾地区演讲;白先勇曾出席《父亲与民国》系列活动,去年我们还举办过“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丹·布朗的《地狱》在台湾地区出版时,我们曾在台北捷运设置60公尺长的广告,为期一年;2016年,我们联合69家独立书店,结合村上春树的《身为职业小说家》组织了“这世界无论如何都需要小说”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提升售后服务,增强内容创造力,开发销售系统等重新定义出版。只要坚持聚焦内容、作家和读者,我们一定能在出版这条路上走出一个灿烂的明天。

[时间:2018-06-29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