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印刷行业高质量发展之浙江行(一)

印刷行业高质量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在中国迈进新时代、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转变发展方式、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当下,包含印刷行业在内的传统产业正面临深刻重塑。如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改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况,无疑是印刷行业在新时代的重大课题。

  带着对这一课题的思考,藉由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机,中国印工协组织印刷行业2018大调研,以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为题,由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副秘书长挂帅,分别率队深入走访东部及中西部企业,摸底行业企业及区域印刷的发展现况,探寻行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改造提升传统的有益实践,试图为印刷行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找寻路径,问道革故鼎新之思路与方向。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迈向未来,我们任重道远。

  活跃的民营力量历来被视作浙江印刷业的标签和代言人,对于后者仅次于广东的产业规模和体量,其贡献可以说居功至伟,而他们的活跃不仅仅体现于机制建设、市场反应、战术准备等层面,在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等象征企业软实力的层面,他们亦不遗余力。通过技术软实力的深刻锻造,他们中的不少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领先者,以及客户口中的那个“他”。4月24日,结束了此前一周的广东调研后,由中国印工协理事长徐建国、理事长助理孙德意、副秘书长李君组成的调研组一行奔赴浙江杭州。

  某种程度上,竖立在道路两旁的广告牌可以是访客们快速读懂一座城市气质的窗口。当我看到移动支付示范城市的宣传广告与某大型卖场庆典活动预告并肩相偎时,一种奇妙的感觉顿时从心中升起。两种商业形态,两种生活方式,出现于杭州这座据称中国最智能的城市,这幅颇具戏剧感的画面竟让人产生了一种久违的和谐。移动互联与传统的交融,催生了杭州除了诗和远方之外的又一张名片:创新之城。如此氛围之下,我们此番走访别具一番意义。

  下午,在浙江省印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瀚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王强陪同下,调研组前往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1月8日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浙江大学陈耀武教授担任课题负责人、宏华作为应用方的“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亦是宏华二度登上这一国家级大奖榜单——十年前,其承担的“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及其应用”项目也曾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宏华:创新赋能应用为道

  到访宏华已是第二次,上一次则在2016年3月—4月协会组织的“聚焦企业践行发展理念”大调研期间。而宏华亦是两次大调研走访企业中的唯一交集。此次走访,我们只为寻找一个答案,在几近被外资品牌所垄断的喷墨印刷技术核心领域,中国制造能否找到突破的空间?扎根于纺织印染行业的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之于面向传统印刷领域的喷墨技术开发及应用有无助力?

  创新 基因传承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数码印花技术的企业,印染分色制版起家的宏华担得上拓荒者之名。近二十年的深耕细作,这位国内数码印花先驱的创新动力依然绵延不绝——从单一装备产品到集装备、服务培训、生产管理系统等软硬件产品于一体的数码喷印整体解决方案,从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到全球第二,宏华在事实上承担了产业引路人与推动者的角色。

  创新是杭州的气质,也是流淌在宏华人身体里的基因。两百来人的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竟然超过了40%,如此人员配比,足见宏华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国家数码喷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主持国家级项目10项,行业标准2项……这些含金量十足的招牌,既证明了宏华人科技创新的成果,也透露出科技创新四个字在宏华人心中的分量:不是一句口号,需要付诸百分百的努力与行动,因此才能二度登榜国家级大奖。

  金小团,宏华总经理,向我们解释启动“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的初衷:超高速数码喷印机印花精度高、可个性化生产,特别是能大幅减少化工染料的使用和污水排放,是引领纺织印染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数据流量大、介质易形变、喷头易堵塞、喷印质量自动检测困难等重大技术难题,而相关技术又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宏华人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金小团找到专攻嵌入式系统、电子仪器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的陈耀武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寻求产学研合作。

  故事中的关键人物陈耀武教授,在结束授课后便匆匆驱车而至,专程前来与我们会面,而后他还将赶回良渚准备第二日的访美事宜。陈教授坦言对于具体行业自己不熟悉,但这个项目涉及的关键技术,与电子处理、控制及算法有关,这正是其所擅长的。一拍即合后,双方细化分工:陈教授团队负责研发视频与图像监控系统,宏华负责产品产业化技术攻关、产业化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和行业标准制定等落地层面的工作。

  长达五年的持续攻关路就此拉开序幕。针对超大流量喷印数据实时并行处理、喷印过程实时监测与控制、喷印质量缺陷自动检测三大技术瓶颈,项目组分解成多个技术攻关小组,经过数十次的方案设计和试验,最终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述三大核心关键技术。专业解读版如下:项目发明了基于众核处理器的超大流量喷印数据实时并行处理引擎,喷印速度达到1055平方米/小时;能够实时监测84992个喷孔的堵塞状态,自适应地对喷印图像实时矫正;可以就实时喷印情况,判定当前喷印图像是否存在缺陷,实时发出报警。

  五年磨一剑,据金小团介绍,该项目成果在喷印速度、喷印色彩等重要指标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在产业化方面,已出口日本、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0多家印花企业得到成功应用。

  宏华的这条科技创新之路其实也为产学研合作的高效、深入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与脚本:将技术瓶颈、应用瓶颈与高校科研方向结合,通过寻求技术突破、科技创新,推动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进步。

  应用 生存之道

  在宏华生产车间,我们意外见到了一款其自主开发、已进入试运行阶段的单色卷筒纸喷墨数码印刷机,上机试印的活件是一单教辅用书,两名技术人员正在密切观察并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据说此设备是应合作方要求“定制”而成,其实也可视作宏华进入书刊印刷领域的试水。尽管已然是款跨界产品,但对宏华来说,设备开发本就有相通之处,所以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这部跨界之作,在即将到来的5月份,该款设备将交付使用。

  本科自动化控制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应用专业出身的金小团认为,创新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发力之前,首先要确认市场的潜力。比如喷墨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国外品牌已经把技术和成本控制做到极致,再想撕开一条口,很难,包括其应用端的桌面打印设备,境况相似,反倒是工业级打印设备以及工业打印喷头,还有很大的空间。国外品牌在中国推广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成本高,体现在性价比和应用支持方面,尤其高端领域的应用成本相比胶印差距大。“工业化生产需要快速打印,处理海量图片数据。我们此次技术创新的最核心就是做出了整套高速数据处理系统”,金小团自豪地说道,这意味着理论上,宏华有能力开发面向任何应用领域的数码喷印技术与装备。

  做公司既要看未来,也要着眼于眼下的生存。从产业机会来看,中国是纺织品印花大国,其中60%的份额集中在浙江,而在当前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中国数码印花未来市场大有潜力。据预测,到2019年全球数码印花布的产量将达到21亿米,年增长率达25%,其中中国占30%。面对可以预见的产业未来,宏华人加足马力,全速前进,为公司销售额稳步增长定下长远大计。

  平台 做产业链生态

  有人说,大工业时代,一流企业做标准,互联网时代,一流企业则做平台。宏华人对此深以为然。打造快时尚平台型企业,围绕这一定位他们谋划宏华的战略布局。

  快时尚的关键在于“定制”,小批量、个性化、多品种是其具体表现。从织品的三大要素:色彩、款式、面料来分析,相比其他两个要素,面料的定制可以说是一个“难点”。像衬衫、制服、内衣类等产品是刚需,被大企业垄断,他们的成本控制做得很好,基本没有中小企业的空间,而时尚类产品,比如女装,中小企业则可以在小批量、个性化、多品种上施展宏图。对宏华来讲,可以通过智能设计平台、时尚大数据平台等智能化工具的开发,借助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对C端消费者进行引导,之后这些数据会传到合作方B端,进行定制生产,并确保成品达到优衣库的质量。

  形象一点的说法,如果把宏华比作一座桥梁,桥的一端连接智能化生产工厂,另一端则通过微商、内容提供商、网红、电商平台对接消费者、设计师。桥梁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批量化的成本和个性化的产品。金小团对此有一个相对严谨的阐释:以智能设计和数码印花为支点,通过合作共赢,打造数码印花面料快反柔性供应链。他希望用5-10年的时间完成供应链平台的构建,形成快时尚的商业模式。

  作为特别补充,金小团向我们展示了一款采用双面印技术的丝巾,其技术难点在于,丝巾上的图案位置与色彩,正反面无二致,据介绍,这项技术目前已做到世界第一,其拥有者正是宏华。在去年召开的杭州G20峰会期间,杭州著名丝绸品牌万事利正是采用这项双面印技术,成功完成了“国礼”丝巾的制作,赠送给各位元首夫人。

  交流中,谈及如何将高速处理系统这一发明成果应用到更广的领域,推动国内喷墨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印工协理事长徐建国建议宏华,与产业链制造企业联合开发生产线,以此加快喷墨技术的国产化进程。中兴事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敲响了警钟,换个角度来看,也促使中国制造迈出更坚实、更快速的步伐。在产品迭代、技术迭代都已加速的互联网时代,制造型企业必须先把产品、技术做出来、推向市场,通过市场实战检验再一步步完善,往前走。在铅与火时代,印刷的市场主要是出版物,在光与电时代,包装得到了大发展,在数与网时代,印刷走向更广领域,市场越来越大。徐理事长赞同金小团对进入市场潜力的看重,对于没有增量的市场,不要想着弯道超车,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中国市场独有的消费特征之上。

  重创新、讲应用、做平台,拓荒者宏华在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上疾步行走,孤单但并不孤独。

[时间:2018-05-02  作者:李君  来源:印刷工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