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会

阅读

  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而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略低于2016年的3.21本。

  会上还首次发布了我国国民年均阅读10本以上纸质书图书比重、我国城乡居民不同介质阅读率和阅读量以及我国阅读指数,经测算,2017年我国阅读指数为68.14点,其中,个人阅读指数为71.65点,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4.90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主持发布会。

  记者从此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中了解到,我国成年国民中,10.2%的人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5.4%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33.62期(份),低于2016年的44.66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3.81期(份),高于2016年的3.44期(份)。

  我国城镇成年国民不同介质阅读率和阅读量均高于农村居民,城镇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和阅读量均高于农村未成年人,城县居民阅读现状差异明显。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7.2%,较农村居民的72.2%高15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83本,较2016年的5.60本高0.23本;农村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35本,低于2016年的3.61本;城镇居民的报纸阅读量为49.36期(份),高于农村居民的15.12期(份);城镇居民的期刊阅读量为5.37期(份),高于农村居民的2.00期(份);我国城镇居民在2017年人均阅读电子书3.50本,较农村居民的2.70本高0.80本。

  针对城乡阅读现状差异,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提到,在推动全民阅读时,要重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农家书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当前的全民阅读活动在大中小城市较多,农村是一个短板,今后全民阅读活动可以适当向农村和农民子弟倾斜。

  魏玉山表示,农村的阅读是一个大问题,农民的阅读普及程度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的建设程度。农家书屋的建成为农村开展全民阅读提供了基础设施,但各地农家书屋推广情况千差万别,缺乏热心、喜欢全民阅读的推广人进行引领和指导。在建成书屋的基础上,下一步的重点是对农村阅读推广人的培养。城市的阅读推广人很多,需要探索如何通过政府、社会力量的参与把阅读推广组织和阅读推广人引向农村,激活农村的阅读需求。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比例为63.4%,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65.2%。农民的呼声更高,这与和农村的阅读情况有差距是相呼应的。

  为了综合反映我国国民阅读总体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引导各城市统一阅读指数标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经过八年研究,研制出我国国民阅读指数和城市阅读指数指标体系。阅读指数指标体系共包含25项单一指标,分为“个人阅读状况”和“公共阅读设施与服务”两大方面。问卷从读者的角度,调查个人阅读状况和对公共服务的认知、使用和满意情况。“个人阅读状况”包括国民个人图书阅读量与拥有量、各类出版物的阅读率以及个人阅读认知与评价等三个方面,综合反映国民阅读水平;“公共阅读设施与服务”包括国民对公共阅读设施、全民阅读活动等的认知度,使用情况以及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综合反映全民阅读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水平。经测算,2017年我国阅读指数为68.14点。其中,个人阅读指数为71.65点,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4.90点。

  徐升国介绍说,我国阅读指数是国家阅读发展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个人阅读指数体现了城乡个人总体阅读的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指数是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建设情况的体现。我国阅读指数68.14,代表当前阅读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良好水平但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个人阅读与公共服务指数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代表我国的公共服务是落后于个人阅读的,相对是短板。目前,多地政府发布了各地的阅读指数,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如果形成统一标准,对于综合评价各地阅读状况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

[时间:2018-04-20  作者:董琦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