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蔡伦”张美云:研制比钢还强的“纸张”

纸张

在中国,提到造纸,没有人不知道蔡伦;在陕西科技大学,一提到造纸,没有人不知道张美云。她造出的纸是一种罕见的“特种纸”,其中有一种应用在我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领域的“特种纸”,比普通钢的强度还要大,具有重量轻、绝缘性好和耐高温等特点,它的成功研制,突破了世界性难题,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扭转了我国在这类材料上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2018年1月,张美云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制备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尺讲台细耕耘,打造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

张美云,人如其名,温婉、美丽,即使现在到了当奶奶的年纪,依然是大家眼中的不老“女神”。1957年9月出生于陕西延安的张美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2月,她考入西北轻工业学院(后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造纸专业。

1982年,张美云毕业时,我国各行各业特别是科技领域急需大量人才。那时候大学生都由国家分配工作,按照当时的条件,她完全可以分配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然而,面对母校领导的挽留,加上对造纸工作的热爱,她选择了留校任教。

90年代,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许多教师不甘清贫与寂寞,纷纷选择出国或下海。张美云也曾犹豫过。让她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以数十万的年薪聘请她为研发中心主任,想到自己任教十几年依然比较清贫,她有些心动了,但转念又想到学校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与器重,还有身边那群渴望成才的学生,她不想辜负,也舍不得,最终留校至今。

她一门心思琢磨教学,针对“造纸原理与工程”这一核心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系统整合优化,大胆剔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及时增加反映最新造纸技术与科技成果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该课程的吸引力。由她主编和修订的《加工纸与特种纸》等国家级专业规划教材,不仅是我国最早的特种纸专著,还被作为全国轻工院校的教材广泛使用,深受好评。

同时,张美云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通过她和团队的努力,“造纸原理与工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轻化工程专业成为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还被评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其主持的“教学为主型地方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产学研相结合,致力于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科学的价值应该体现在生产实践上,科技工作者应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经济建设多做贡献。”这是张美云的科研理念。

她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特别是在高性能特种纸制造、秸秆无污染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一些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

张美云始终注重科研和技术推广。她努力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及时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目前,由她完成的多项科研成果都已成功转化。其中,新型高档育果袋纸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在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大量推广,进一步推动了套袋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对提高我国苹果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对“工作狂”张美云来说,加班加点如家常便饭。年轻时长期伏案工作,使她患上严重的腰椎病,有段时间只要弯下腰去就很难直起来,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2002年的一天,连续几天熬夜的她突然右眼失明,经医院确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经过2个月的治疗,病情还没有完全好转的张美云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又匆忙投入科研工作。

张美云的成绩得到广泛认可,她的付出更是有目共睹。2012年,组织拟提拔她为某高校校长。在征求本人意见时,她婉言谢绝了。广州的一所985高校高薪聘请她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她舍不得离开母校,再次谢绝了。对此,许多人不理解,有人笑她傻,有人说她“没脑子”。

“陕西是我的根,母校是我的家,造纸是我的爱,我要立足母校,扎根科研一线,把我的全部奉献给造纸事业!”这就是她的回答。

作为我国特种纸领域领军人物,拥有博士生导师、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等头衔的张美云,在生活中却低调得像个“隐身人”,以至于记者在网络上很少搜索到有关她的新闻报道。对此,张美云解释说:“搞科研的人,就要像黄大年那样,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还要淡泊名利,低调务实不张扬。”

一花独放不是春,努力培养更多“蔡伦”

2015年5月,张美云所在的陕西科技大学成了高校领导干部任期制改革试点单位。此时已经是副校长的她正干得风生水起,突然被免去了行政职务。这对许多人来说,或许是一盆冷水。然而张美云却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这下可以更专注地做科研了。”

张美云像学生一样,重新背起书包走进教室“充电”,夜以继日地泡在实验室和图书馆。2015年9月,她获得了第二届“中国造纸蔡伦科技奖”。2016年6月,她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2月,她又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一个个含金量十足的荣誉接踵而来。

特别是2017年,张美云和她的团队,获得四项国家级标志性成果,为陕西科技大学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由她主持的某高性能特种纸的制备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本人成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荣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由张美云领衔的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造纸人才,张美云先后引进了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组建起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并通过以老带新、专业互补等方式,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经她培养的一批科研骨干,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4人破格晋升为副教授、3人破格晋升为教授、8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人分别获得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新星和中国造纸蔡伦青年科技奖等。

2018年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张美云团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对她而言,这是一生的荣耀。

“三尺讲台上传播知识,灯火阑珊下潜心科研,世界难题前敢攀高峰,瘦小身躯后别样情怀。”从上大学接触造纸专业开始,到研制出应用于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的高性能特种纸,张美云这一坚持就是40年。40年的坚守,她在平凡的教学科研岗位上,为我国特种纸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当代蔡伦”。

最宝贵的青春、最美好的芳华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造纸事业,张美云告诉记者,今后她还会一如既往地坚守造纸领域,努力培养出更多的“蔡伦”,为我国特种纸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时间:2018-04-13  作者:袁战鸿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黄品青微站